對於大部分人來講,最理想的房子,相比是一套市中心的新房。不過,這樣的房子是什麼價格,想必大家心中都有數,並不是所有人都能承受得起。
城市在擴張,周邊的新興板塊也不斷崛起,新盤一個接著一個,價格也比市中心的新房便宜不少。所以,很多追求小區品質的人,也願意往外走,去買在他們看來性價比更高的房子。
東、南、西、北,四個方向都有新區,甚至不止一個,買房餘地還是很大的。這時候,很多購房者就不知道該怎麼選了。
所以今天,我們要講講身邊的一些買房案例,看看他們為什麼會選擇那個方向,給他們帶來了什麼。
當然,這些案例,我們排除了兩類,一類是原住民、地緣性居民,另一類是工作單位在那邊的。
01、往東:看好城市發展的方向
H先生是鹿城人,家住水心,婚後和父母同住。自從生了孩子之後,家裡略顯擁擠,所以他需要再買一套房。
那時候,附近某高端新盤剛剛開盤,離他現在住的房子很近,其實是最好的選擇。然而,3萬多元的房價,他感到壓力有點大。
他父親先開始出去找房子,先後看了中央湖公館、將軍華府、城市之光等等,都是偏西向的新交付樓盤,離水心比較近。
但是,這些房子都被他否定了,他認為,城市在向東發展,平時越來越多的生活都是往東,極少往西,應該往東買。更何況,即使是自住,也要帶著投資的思維,去買更有潛力的地方,以後萬一賣掉也更值錢。
於是,他去了濱江商務區、中央綠軸,發現房子都不便宜,於是繼續向東走,進入龍灣區境內。
機場大道。據百度全景
在機場大道,當時有兩個新盤同時在賣,是同一個品牌房企建設(代建)的,定位都比較高端,相距3公里,周邊繁華程度也略有差異。由於兩個樓盤的樓間距都比較大,為了價格實惠一些,他都看2樓的房子。
其中,離市中心稍近一點的那個樓盤,樓間距更大,且有溫州極少有的中式園林,讓他很喜歡。向東3公里的另一個樓盤,樓間距也不小,各方面品質也不錯,只是園林景觀沒那麼個性化。兩個樓盤2樓差不多面積的房子,總價相差70萬元。
中式園林。來源:網絡
花70萬元,離市中心近3公里,並享受中式園林,到底值不值?他猶豫了很久。最後他想,其實另一個樓盤品質也很不錯,3公里從開車的角度來講,問題不大,再加上買房本來就有一定壓力,最後還是選了便宜一點的。
02、往南:回老家的方向,老鄉比較多
H先生是蒼南人,大學畢業後前往溫州市區。除了覺得溫州市區發展空間更大之外,他的很多親戚,都已經搬到溫州市區來了。
土豪一點的,住曼哈屯,但大部分都住在梧田一帶。於是,他也在梧田買了套房子。
梧田。來源:百度全景
很快,他找到了一份工作,就近分配到了梧田,同事也大多都是梧田當地人。在工作業務中,他所接觸到的客戶,除了梧田當地人,也有很多溫州南部郊縣人,蒼南人很多,瑞安、平陽、文成、泰順人也不少,在市區南片形成一個圈子。畢竟,這裡離溫州南高速口近,這是他們回老家的必經之路。
梧田。來源:百度全景
他覺得梧田挺好,一個小範圍,能解決幾乎一切生活問題。後來,梧田以南的南湖,開了萬象城,生活更加滋潤。在許多鹿城人看來,對萬象城這樣的選址感到很詫異。但在他看來,這個選址非常好。
不過,梧田慢慢老了。最老、最破的一批房子,大部分都拆掉了。剩下一些輪不到拆遷的房子,就略顯蛋疼,尤其是走樓梯的。他也覺得,自己的房子略舊了,想換一套新的。
不過,他的選房範圍,依舊在南部,畢竟在這裡習慣了,親戚、朋友住得也近。他一開始看中了南塘府,但是早就開過盤了,只剩2樓的房子,擔心採光,所以沒買。
南湖新區。來源:溫州水利
不過梧田,後來還真沒什麼新盤了,要麼梧田往東走,翡翠天地的價格實在太高,所以只能繼續往南,去南湖,比起中央綠軸便宜太多了。
其實他也想過,要不要買得更中心一點,比如橫瀆。但是,這個價格還是讓他望而生卻,覺得南湖更現實一些。現在,他還在南湖一帶看房子。
關注「樓市溫州」
閱讀更多原創爆文
03、往西:改善就學同步解決
D先生,此前家住過境路,家裡兩個孩子,兒子即將上小學,女兒即將升初中。當前,女兒就讀的南匯小學,教學質量、校風等方面並不好,再加上初中關係到中考成績、高中學校問題,所以打算買學區房,改善居住環境,同時解決兩個孩子的讀書問題。
優質的學區房,基本上都在老城區,房子以「老破小」為主,居住條件比當時住的還要差得多,價格還極高。當然,周邊也有老式的大廈和安置房,價格更高,而且居住條件也不見得改善太多。
老城區「老破小」學區房與安置房。
這樣看來,在有限的金錢面前,想同時滿足改善居住、優質學區兩個條件,似乎是天方夜譚。怎麼辦?
這時候,一個朋友給他出了個主意,去甌海中心區買一套小戶型新房,加上拓展面積,也不會太擁擠。更何況,那邊新建了甌海外國語學校,同時包括小學、初中在內。
當時,他還在想,這所全新的學校,會好嗎,雖然名字聽著不錯。但這位朋友跟他講,這所學校雖然很新,但甌海中心區很多行政機關的公務員都住這裡,再怎麼也要把學校搞好。更何況,過境路那邊劃到的小學、初中,更差。
甌海中心區。
由於孩子急著讀書,所以他直接買二手房,反正甌海中心區都是全新交付的房子。最終,他買了一套建築面積89方的房子,加上拓展面積,套內超過100方,每個房間的尺寸都不小。而單價,僅老城區學區房的一半。
其實那時候,溫州大規模拆遷才剛剛啟動,學校也剛剛建成,房價上漲得不多,所以還能買得起。後來,甌海中心區的房價漲得還是蠻厲害的。他不禁感嘆,要不是當時咬咬牙買了,現在就買不起了。
畢竟,甌海中心區的各方面配套設施,比起其他大多數新區,確實要齊全很多。
04、往北:離老城區最近
L先生,泰順人,在溫州市區已經待了十幾年,之前家住梧田,在大南門上班。
從梧田到大南門,雖然從距離上來講,不算很遠,但一路都很堵。而且,梧田的房子也舊了,走樓梯、停車難,一直想換一套新房。不過,他女兒還在讀初中,需要近一點,免得每天在路上浪費太多時間,所以一直沒動。
後來,他女兒上高中了,住校,不需要每天來回。這時候,他就開始著手買房子了。
他想買得離老城區近一點,但那時候老城區的新房,基本上都是那幾個價格高、很難賣的樓盤,基本上也是剩下的尾房了。如果買這種房子,把梧田的房子賣了,還差一大截,需要繼續貼錢,不僅壓力大,而且還挑人家剩下的,覺得沒意思。
甌越大橋。來源:國家地理中文網
就在那時候,甌越大橋通了,三江離市中心一下子就近了。通車後沒多久,位於三江的立體城即將開盤。那時候,立體城號稱打造一座微型城市,住宅、商業、商務、酒店、學校、醫院等等應有盡有。
在他看來,學校、醫院到底什麼水平很重要,不過女兒已經讀高中了,對於邊上的學校好壞倒也無所謂,關鍵是生活方面要便利,只要商業能搞起來就行。
立體城效果圖。來源:網絡
後來,立體城價格出來了,自己看中的那一套單價大概14000元/㎡,比老城區那幾個賣尾房的樓盤,價格便宜了一半都不止,看著比較心動。
他一個永嘉的同事,打算買立體城的房子,說這算是回到老家地界內,但依舊沒脫離溫州市區的圈子。他覺得這說得蠻有道理,於是也跟著買了套。
立體城購物中心。來源:溫商網
如今,立體城最早的一期房子交付了,他已經搬過去住了。雖然三江總體上還比較冷清,但立體城內部並不冷清,邊上有小超市,也有商場,在小範圍內都能解決生活問題。每天開車上班,過橋後用不了多久,就能到大南門,比當年從梧田過來快多了。
以上只是樓Sir身邊的個例,並不具有普遍性。而每個人買房,都有各自的喜好與需求。那麼,大家如果買了哪個方向的房子,歡迎在下面留言,把自己的想法與做法,大聲說出來,給更多在買房迷茫中的人,帶來一些啟發。
更多原創深度爆文,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樓市溫州」,獲取更多精彩內容!
微信公眾號:樓市溫州(id:loushiwenzhou),戳文末擴展連結跳轉原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