賺錢的所有思路都在這了,別當最辛苦的底層
創新科技理念 今天
其實,人生上升途徑很清晰:
01
如果是純工資收入,那麼唯一的要求就是:工資要高!!
所以這個問題就是拆解開的:什麼行業工資高?哪些城市工資高?什麼工種工資高?怎麼漲工資?
結論很簡單:去工資高的城市/國外務工+進高利潤的行業(金融/房產/高端服務)+省吃儉用。
記住:行業>公司>崗位>老闆>個人能力。
挑哪些行業?行業利潤最多的是:銀行、非銀金融、房地產、交通運輸、傳媒、建築裝飾、醫藥生物。
如果有兼職工作,那麼應該是和你的興趣、工作衍生出的資源掛鉤的。(跨界越大牽扯精力越大)
副業里有一半跟主業相關的,甚至是因主業而生,用到了體制內的熟人和資源。
所以大多人不會離職,因為副業是財富,主頁是社會名片。
1、為何同在一個行業,工資差距依然很大?
同樣是高利潤行業,依然有人5千有人拿3萬,差距在哪?
入職之後的收入差距,是在下班後的4小時拉開的。每年的工資漲幅,取決於下班後的4個小時你都在幹什麼?
有個定律叫一萬小時定律:如果你堅持學習某領域超過1萬小時,你就會成為這方面的權威。
深耕、細作、死磕。(請默念3遍)
2、我漲工資了,是不是說明工作還不錯?
如果今年老闆給你漲了薪,先別樂。這錢可能不是老闆賞的,而是央媽放水才漲的。
每一個職業都有薪資天花板。你不妨反思一下,你的職位有多大的上升空間。
按平均數據來看,普通員工是年薪8萬,精英是年薪25萬,管理層是年薪50萬,高管是年薪100萬。
假如你一直處在一個職業天花板很低的崗位,比如公交車司機,你再怎麼拚命工作,時隔多年,也掙不到你想要的薪資。
所以,你要主動發展自己的職業。
記住:35歲+還當員工日子會很艱辛。一定要有清晰地職業規劃!!
我們再來說那20%創業的人。
02
創業/當老闆
出售往往是擁有某項東西的,而整合的人往往根本沒有所有權。
1、出售「商品」
常見的「出售商品」,包括有形的和無形的。凡是能在淘寶上能買賣的商品和服務都包括在內。包括衣服、食品、小黃片和陪聊服務。
2、出售「資源」
比如竇靖童是王菲閨女,天生獲得媒體的關注,就是資源;祁同偉通過努力當上了領導,他手裡的權力,就是資源;比如高小琴姐妹,臉長得好看,也是資源。
名人裙帶、煤老闆、官員,還有拆遷暴發戶都屬於這一類。這類財富,可遇而不可求,只能靠運氣。
最大特點就是:財富多少取決於擁有多少資源。煤礦一旦採光了停產了,馬上沒收入;官員一旦退休了、明星一旦過氣了,財富都不可持續。
3、出售「信息」
出售「信息」,比如招聘信息、車展亭電影海報、人民名義里那個香港情報販子,以及教你怎麼賺錢的付費課也在這裡。
出售信息,最典型的就是自媒體。微信大號、微博大號、頭條大號,生產內容同時靠內容變現為生。
對於「出售」型的創業來說,想做好,只有兩點:稀缺性、利潤空間大——並且無限追求更大值。
再來看這張圖裡,做整合的人。
a.整合人脈
北京有很多小廣告公司、小公關公司,你找他們,能同時對接300多個媒體。如果你遇到事自己又不認識人,是不是得從這個市場挨個去跑。什麼叫人脈?這就叫人脈。
天子腳下的辦事處、各種代理機構、各種校友會、飯局組織者,也都是這一類,只不過體量不一樣。
b.整合資本
自己沒有錢,但可以整合大家的錢。比如風投、P2P、銀行、還有各種騙子。
他們每天思考的問題是:誰有資本?哪些資本現在被閒置?哪些資本遷移到哪裡會產生更多的商機和盈利?怎麼創造更大的價值?
c.整合信息
換句話說,就是要有做平台的思維。
比如好123最大的成就,就是把網頁分好類放在一個頁面里,讓你檢索方便一點;淘寶呢其實就是做連接人和商品的平台;還有二手交易平台,58同城、易車網輕輕鬆鬆上市了。
老闆本質是尋找資源,然後整合資源的人,並不是擁有現成資源的人。
如果你看到這裡,希望想擁有更多的人脈、資源、信息的話。首先請你,走出自己的小圈子。
1、擴寬興趣,了解當官的、有錢人最近在喜歡什麼?
就算你不能直接去賣,也要知道哪裡有賣的?哪些品相是好貨?怎麼專業的點評?
通過興趣接近、全放鬆狀態親近,對方是最沒有警惕性的。(比如早晨在高檔小區附近跑步)
2、動用你的「強關係」:親戚、朋友、同學、同鄉、校友、戰友一切關鍵人脈。
利用一切聚會、紅白事、節假日,把自己代入其他人的人際網絡和社交活動里。
3、你可以做不同朋友之間的紐帶,要積極主動的介紹不相識的朋友認識。
人際網絡中會有四種角色,最討喜:
剛才做的是性質分類,但是不同行業賺到的錢是不一樣的,公司體量也是不一樣的。問題出在哪?
很簡單,那就是:風口/機遇的大小、盈利模式的優劣上。
「大錢必然蘊藏在大趨勢中」。如果你撞上了這個機會。擺在你面前有三條康莊大道:發現、抄襲、膽兒大。
03
1、先講講發現商機
哥在曾列過,要善於發現人性的弱點。
現代人懶,所以小家電市場一定紅火。年輕人窮,所以信用消費、借貸市場一定火。人本性好色,所以陪伴社交、直播一定火。
2、什麼叫消息不對稱?
再說,什麼叫信息不對稱?空調剛開始推廣的時候,換氟成本20多,可以要價400多,算嗎?
快遞代理權,一個15年的快遞省級代理權200萬,現在漲到500萬了。這算嗎?
那麼,不對稱信息,要從哪裡搞?
答:從你的行業、地域、身邊人下手,而且只能從這裡入手。
要相信,不對稱信息賺錢是因為知道的人少。如果希望別人口口相傳傳到你耳朵里了,那一定是無利可圖的。
還有一點,有些你已經知道的東西,其實就是不對稱信息。
你以為別人知道了,其實別人不知道。很多人玩膩了,而更多的人才知道,準備上手玩。
想要利用信息不對等賺錢,不光是有信息就足夠了,更是知道有哪些人沒有這個信息。你說這是不賺錢機會?好好復盤一下你知道的哪些信息吧。
3、打時間差法
哥講過乾坤大挪移。
哥當時舉了牟其中空手套白狼的例子:以貨易貨,拿罐頭去換飛機。
拿飛機作抵押去銀行貸款,拿到錢再給罐頭商,然後把飛機賣給川航。老牟一分錢沒出,卻賺了一個多億!(80年代的1個億哦)
這個道理,老祖宗兩千年前就講過了,「水時資車,旱時資舟」,利用資源在時間上的錯配,來賺取利潤。跟你夏天買打折羽絨服一個道理。
這種偏差,不僅可以用在時間上,也可以用在地域上。這行以前叫「倒爺」,現在改名叫「代購」。比如華為在海外市場賣的較貴,在國內買了華為小米,放到歐洲賣高價。
以前炒比特幣的時候,國內的比特幣價格比美國的高出5%以上,只需要在美國網站買入,然後在國內網站賣出,就可以套利。
4、反周期性行業
哥說過:反周期性行業。
就是經濟越不景氣,越容易掙錢的行業:文化娛樂、律師、軍工、安保、追債、彩票業...
04
遇上機遇,第二大法就是:膽子要大。
橫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當某個領域是一個從無到有的時候,誰能賺到錢?當然是膽子非常大的人。
一塊空地上,規則還沒樹立起來,可以用各種野蠻的方式開拓,不需要遵守任何的規矩,因為沒有規矩,隨便搞。
最先做起來的淘寶店、直播網紅、代購,用的都是最野的路子。用溫州人的話講,所有的改革都是從違法開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