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方有劇透,慎入哦!
「我們生活在陰溝里,但總有人仰望星空。」
——《少年的你》
對於「青春」這兩個字眼,或許大多數人都會給它賦予夢幻、純美的色彩。然而,《少年的你》這部影片,卻給我們呈現了青春的另一番景像:艱難、殘酷、隱忍、痛苦。
或許這些詞彙讓人一看就生厭,根本談不上美。
但我認為,在殘酷之下,若還是心存希望,不放棄,不拋棄,那麼,這將是一種更有韌性、更有張力的美,遠勝過一覽無餘的美。
1
電影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
陳念所在的學校,某一天發生了一起跳樓事故。
陳念看到屍體後,上前為其蓋上衣服。
沒想到,她成為「校園霸凌」的新對象,被三個女孩追著欺負。
放學路上,她無助、恐慌,因為她的媽媽不在身邊,沒人可以保護她。
有一天,放學路上她看到幾個男孩群毆一個男孩,就打了110,沒想到被發現,也是在那天,救下並認識了男主人公小北。
陳念將被霸凌的事實報警了,但仍然沒有救下她自己,因為警方需要搜集證據,沒有有力證據之前,霸凌者還是會趁機施暴。
有一次被欺負,陳念有幸逃脫,就跑到了小北家,並且哀求他:「你能不能保護我啊,不過我沒錢付給你。」
此後,就開始了小北尾隨陳念上下學的故事。陳念終於不再被欺負。
但小北作為強姦犯的嫌疑人被叫到公安局指認時,三個女孩趁虛而入,再次欺侮了陳念。
剪頭髮、毒打、拍裸照、拍視頻、撕書……
令人髮指的霸凌行為,陳念幾近崩潰。
當小北闖進家門,陳念在默默粘貼被撕毀的書頁。
氣急敗壞的小北想衝出門去報復,陳念阻止了他,因為她忘不了自己的北京夢,生活越是殘酷,她越是想走出去!
於是,他們倆都剃了光頭,準備迎接另一段新生。
從那之後,兩人的生活似乎變為了一體,互相守護,那種感情高於愛情。
終於,陳念順利進入了高考的考場,然而在考試過程中,霸凌她的「頭頭」魏萊的屍體被發現。很快,警方將陳念列入了嫌疑人。
實際上,魏萊是陳念失手推下樓梯致死。
當時魏萊為了阻止陳念報警,一再糾纏,才讓陳念犯了大錯。
為了保護陳念,小北與她約定,將罪名加到他頭上,讓她好好去讀書。
「你保護世界,我保護你。」
最後,雖然陳念取得了高分,但仍然沒有戰勝心魔,她選擇向警方坦白,與小北共同進了監獄。
他們從此真正得到解脫,在經過不算長的判刑後,二人共同開啟了新生。
整個故事讓人看到人性的醜惡,與苦難中明滅的希望,讓人慾罷不能。
主演有顏值,更有演技,哪怕不說話,只透過他們微妙的表情,就能感受到那種無奈、痛苦、懦弱,與撕扯。
2
校園霸凌,離我們很遠嗎?
不,他就在我們身邊。
而且現實往往比影片中呈現的還要殘酷。
就像人民日報發文評價的:「電影《少年的你》上映,把校園霸凌話題帶入公眾視野。相比劇情,現實更殘酷。」
犯罪心理學專家李玫瑾教授說,校園霸凌已經成為世界青少年的難題。
中國人民大學一項調查結果顯示,中學生遭受語言和身體傷害的校園暴力比例,分別高達49.6%和19.9%。
而校園暴力還不只是動手打罵,據《中國校園霸凌調查報告》顯示,語言霸凌是校園霸凌的主要形式,發生率明顯高於關係、身體、以及網絡霸凌行為,占23.3%。
美國教育協會更是指出,每天都有超過16萬孩子,因為害怕被人欺侮而不敢上學。
遭受了霸凌會怎麼樣呢?
無疑,從遭受霸凌的那一刻起,溫暖、信任、陽光這些美好的詞彙,會離那些孩子越來越遠。
取而代之的,是心理創傷、應激反應,甚至抑鬱自殺。
心理學家指出,在幼年受到長時間霸凌,抑鬱的發生機率是其他人的5倍,自殺的發生機率是其他人的19倍。
既然有這麼多孩子生活在「陰溝」里,那他們理應得到更多的關注和愛護。
《少年的你》將鏡頭聚焦於這些苦難中的孩子,呈現出他們身處的校園生態,真實得可怕。
從這個意義上說,這部電影也承擔了沉甸甸的社會責任。
反過來說,也可能看完電影的你,也至多至少地經歷或者目睹過校園霸凌事件,直擊了大眾隱藏的痛點,所以才能成為實力派爆款。
3
不得不贊一下易烊千璽和周冬雨的演技。
四字哥哥的表現,可謂驚艷。
印象中是乖乖男孩兒的他,沒想到演小痞子也這麼到位。
他飾演的小北,能隱忍,亦能張狂,但內心極其需要關愛。
陳念的出現,給他的生活帶來了一道光。
那句「陳念,你是第一個問我疼不疼的人」,瞬間讓人淚目。
他外表冷酷,內心卻堅忍強大,用盡全力守護自己喜歡的女生。
我這個人什麼都不是,
沒腦子,沒錢,也沒有未來,
可是我喜歡一個人,
我就要給她最好的結局。
可以說,通過這部影片,易烊千璽順利撕掉了「流量」的標籤,被稱為當仁不讓的「演技派」,後生可畏!
而周冬雨,生就一張18歲的面孔,即使是90後,演出也自帶少女感。
對於陳念,她奉獻了101種哭戲,讓觀者心疼不已,恨不得馬上穿過螢幕,為她拭去眼角的淚水。
她有懦弱,曾經不敢保護身邊被霸凌的同學。
也有堅持,被拍了裸照還不忘把書本粘好,剃了光頭立馬投入學習,因為她「一定要去北京上大學」。
更有撕扯,面對著心儀的大學和內心的良知,不知道是坦白還是隱瞞。
但最後,她還是選擇了勇敢,勇敢面對生活,勇敢面對自己的內心。
雖然不能到北京上自己心儀的大學,但她獲得了釋然,出獄後進入了新生活,竭盡所能保護身旁弱小的孩子。
4
世界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歌。
青春,既有埋頭學習的單調,也有懵懂愛情的青澀;
有家庭教育的失衡,更有校園霸凌的可惡……
如果青春的明媚、張揚會讓我們回憶起來時嘴角上揚,那青春的撕扯、痛苦、無奈就是我們一生都抹不去的烙印。
《少年的你》,讓我們在平視世界的時候,也能多去俯視世界,既能享受世界美好可貴的一面,也能窺探到疼痛殘忍的一面。
縱使青春會殘酷、黑暗,不盡如人意,但我們始終還是要相信:夜再長,天總會亮的。
當我們最終迎來破曉,那就叫作「成長」。
原生家庭無法選擇,學校同學無法改變,殘酷的環境也無法扭轉……
但是,只要我們堅定內心勇敢的選擇,在面對暴力、不公時,能夠以合理合法的方式,或者自己內心篤定的選擇,勇敢地與之負隅頑抗。
那麼,我們的青春,就仍然是值得經歷的!
我們一定可以肩並著肩光明正大地走在大街上。
成長的痛阻擋不了未來的光明。
世界很大,我們很好。
獻給正在青春里張望的,亦或是已然走過青春的,我們。
共勉。
作者簡介:孟小喵,90後小仙女,愛生活,愛寫作,專注心理和情感。希望用我真摯誠懇的文字,打動你柔軟善良的內心,陪伴你我悄然成長的每一瞬。
原創作品,歡迎轉評贊,盜用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