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不退,魯藍不退 山東藍天救援隊志願者完成任務回家

2020-03-29   二三里資訊濟南

救援隊隊員向歸來的志願者們敬禮

攝車輛整車消毒後才可以進入濟南本版照片均由新時報記者王汗冰

28日午後,陽光正暖,天空蔚藍。國際醫學中心高速收費口,146名山東藍天救援隊隊員戴著口罩,在路邊排成整齊的兩列,他們正翹首以盼,迎接最後一批援鄂藍天救援隊志願者歸來。當載有志願者的車輛通過消殺噴霧組成的「水門」時,他們齊聲喊出:「向英雄敬禮!」

山東藍天救援隊隊長王驍宙和其他21名志願者下車了,隔著一定距離站定,敬禮。望著分別已久的隊友,王驍宙哽咽良久,厚厚的鏡片下眼眶早已濕潤,「我們兌現了出發時的誓言,『疫情不退,魯藍不退』!」

消毒噴霧組「水門」146名隊員迎接志願者

「這是我們最高規格的迎接儀式。」得知馳援武漢的志願者順利完成任務平安歸來後,日照、聊城、濱州等多個地區共146名山東藍天救援隊隊員自發駕車趕來濟南參與迎接儀式。

因為高速堵車的緣故,原定志願者到達濟南的時間一再推遲,分成兩列站在路旁的隊員已經等了3個多小時,但他們身板依舊挺得筆直。4名身穿防護服,手持彌霧機的隊員站在最前方,準備第一時間迎接車輛的到來,「車輛從湖北回來,需要整車消毒後才能進濟南。」

28日,馳援武漢歸來的援鄂藍天救援隊志願者共有46名,其中22名在濟南參加迎接儀式。13:40,22名志願者乘坐的車輛到達高速口,經過一道道消毒噴霧組成的「水門」,等候多時的救援隊隊員同時轉身向他們敬禮。「我們兌現了出發時的誓言,『疫情不退,魯藍不退』!現在,我們順利返回,一個都沒有少。」至此,共109名山東藍天志願者用時51天圓滿完成了馳援武漢的任務。

時間回到疫情初期,大批量捐贈物資被運抵武漢一處應急倉庫,由中華慈善總會和湖北慈善總會共同管理,委託北京藍天救援隊負責倉庫具體運維和調運分發。隨著捐贈物資的增加,工作量劇增,為了保證人員及時輪換,北京藍天救援隊從山東藍天救援隊緊急借調志願者赴鄂支援。

2月7日,經過層層選拔後,30名志願者組成第一批支援隊伍前往武漢,其中有8名濟南志願者。出發時,沒有歡送儀式,沒有家人相送,他們只帶著隊友的叮嚀和自己的一腔熱血,自行駕車星夜兼程南下赴鄂。後期,又分別有三批志願者趕赴武漢。

消殺場景震撼如大片「最酷指揮隊長」爆紅

這次歸來的志願者中,有幾天前火爆網絡的「最酷指揮隊長」王驍宙,他帶領隊員身背消毒液,手執雙管脈衝彌霧機消殺的畫面被網友稱為「場面震撼堪比大片」。「當時我帶領著隊員們為關閉了50多天的漢口火車站全面消毒。」對於為何要在隊伍前方不停揮手和換手勢,他解釋,現場彌霧機開啟後聲音非常大,而且隊友們穿著防護服,面對面說話都聽不清,「如果用對講機還會影響防護效果,挨個找隊員下口令就會浪費時間。」

如何準確地下達指令?王驍宙想到可以利用軍用手勢,於是他與隊員商量出行走方向、消殺、停止等系列手勢。對於自己突然爆紅網絡這件事,王驍宙表示:「這是藍天救援的力量,是每一個無私奉獻的志願者的力量,我只是其中一員。這份榮譽屬於藍天的兄弟們,屬於千千萬萬做公益的志願者,不只是屬於我。」

到武漢後不久,山東藍天救援隊就承擔起了對武漢城區的消殺工作。「2月中旬,我們向華中師範大學集中隔離點送物資時,先對堆放區進行消毒,後來物業找到我們,希望能對教學辦公樓進行消殺,當時我們主要任務是運維倉庫,人手及消殺設備比較少,但最後還是加班加點做了。」淄博藍天救援隊志願者李華回憶,之後,他們又對華南海鮮市場、火車站等多個公共場所進行消殺。

「大家穿上隔離服消殺,通常一干就是十幾個小時,為了避免穿脫隔離服,節省防護裝備,工作期間都不喝水不吃飯,也不上廁所。」李華說,外出消殺工作需要格外仔細,「哪裡疫情嚴重,我們就在哪裡多消殺幾遍。」

運維足球場大的倉庫16分鐘卸了16噸貨

「14個人,16分鐘,16噸。」提起應急倉庫中的工作強度,濟南藍天救援隊裘磊脫口而出這一組數據。他是山東藍天救援隊首批馳援武漢的志願者之一,裝車、卸車、清點數量,他在應急倉庫中「連軸轉」了10天。「很多物資裝卸車只能靠人工,我們一組14人就用16分鐘卸了16噸貨。說不累那是假話,但是大家都咬牙堅持,因為一線的醫護工作者可能正急等物資呢。」在等待隊友們歸來的隊伍中,裘磊回想著在應急倉庫時的工作場景。

和裘磊一樣,李華也曾在應急倉庫「戰鬥」了15天。到達武漢的第一天,他便與隊友們投入到了緊張的搬運工作中。「我們是2月12日凌晨到的倉庫,休息了3個小時就開始了工作。來了車就趕緊卸車、分發、碼放,根本顧不得休息,那天我們一直忙到第二天凌晨。」李華回憶說,第二天同樣是接連不斷的工作,隊員們已經累得筋疲力盡。「為了給大家打氣,我帶頭一起喊『武漢加油!中國加油!』的口號,然後大家繼續咬牙堅持。」

藍天救援隊負責運轉的應急倉庫總面積7300平方米,相當於一個足球場大小。據中華慈善總會統計,這一應急倉庫累計收轉防疫物資4012萬件,配送投放的救援物資達2000餘萬件,覆蓋湖北全省3000多家醫院和單位。

據公布,全國各地藍天救援隊的518名志願者先後參與了應急倉庫的統計、消殺、轉運、後勤等各項工作。其中,109名志願者來自山東藍天救援隊,他們為武漢及湖北地區的捐贈物資送達一線,打通了「最後一公里」。

應急倉庫就是「家」帳篷墊上硬紙殼睡覺

在山東藍天救援隊支援武漢的51天裡,應急倉庫既是隊員們的「戰場」,同時也是他們暫時的「家」,只是「家」中的條件比較艱苦。隊員們剛到應急倉庫時,晚上都是在倉庫就地搭建帳篷休息。武漢天氣濕冷,他們便在帳篷下墊上硬紙殼,下雨時雨水流進倉庫,他們睡醒才發現自己睡在濕透的硬紙殼上。

為了保障隊員們的飲食,濟南藍天救援隊在2月7日前往武漢時特意攜帶了一輛野戰炊事車。在那之前,運轉倉庫的隊員們基本全靠盒飯和泡麵度日。炊事車到達後,一百多名隊員的「伙食」終於有所改善。後勤組的隊員們工作並不輕鬆,他們每天需要處理四五百斤蔬菜,而且還要不斷變換菜式以滿足來自不同地區隊員的飲食習慣。如今,成功完成任務的野戰炊事車也與隊員們一同回到了濟南。

吃住條件艱苦,隊員們始終咬牙堅持,但提到對家人孩子的思念時,他們繃緊的臉上不禁露出了柔情。萊蕪藍天救援隊的劉希玲是兩個孩子的母親,她在應急倉庫的統計組工作了47天。「從來沒和孩子分開過這麼久,休息的時候就和他們微信視頻,兩個孩子都很懂事,這段時間他們一直由家裡老人照顧著。」提起孩子,劉希玲忍不住抹著眼淚。

返回居住地後,援鄂歸來的山東藍天救援隊隊員將按照相關要求進行隔離。「隔離期間我們會關注國外的疫情情況,如果有需要,我們會馬上整裝,隨時準備出發。」王驍宙說。

原標題:「疫情不退,魯藍不退」山東藍天救援隊志願者完成任務平安回家 山東藍天勇士:馳援武漢的51個日夜

值班主任:李歡

來源:濟南舜網

來源:濟南舜網

聲明:本文已註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聯繫郵箱:news@ersanl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