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紫竹(富書專欄作者)
近日,看到網上一則「兒子舉報父親吸毒」的消息,不禁讓人拍手叫好。
4月13日晚,有個男孩報警舉報他爸爸吸食毒品,希望警察蜀黍能將他父親帶走改造。
原來, 孩子的父親曾6次因吸食毒品被抓,四次強戒前科,而且一去就是兩年,總共時長約8年,出來後又復吸。
現在,他更是無法控制自己,每天早中晚都要吸上一次,如果沒有錢購買毒品,就會威脅逼迫媽媽。
也不知道這樣的父親,會給孩子的童年中留下多大的陰影啊!
這次,孩子報警的同時,就發出他家的住址,迫切希望警察能幫到他,把父親帶回去改造。
網友們對此也是滿滿的支持,心疼孩子小小的年紀,就要承受父親帶給他的痛苦,點贊孩子「大義滅親」。
這哪裡是大義滅親,分明是救親啊!
但願這位父親早點悔悟,能夠明白孩子的良苦用心,重新活出一個父親該有模樣,陪伴孩子長大。
兒童教育家孫敬修說:「孩子的眼睛是照相機,腦子是錄音機,父母的言行都記在他們的心裏面。」
父親親手「導演的恐怖片」,或許給孩子帶來的是一生的傷痛。
一個不稱職的父親,毀掉的不僅是一個家庭,更可能是孩子的一生。
父親不負責,孩子的一生在療傷
英國有名文學家哈伯特說:「一個父親賽過100個校長。」
可見一個有責任的父親,對孩子的成長是有多麼的重要。
作家張愛玲漫長的童年期,除了弟弟張子靜,相處時間最長的親人,便是父親。
父親是晚清遺少,吃喝玩樂逛窯子,極盡揮霍享樂。
他對孩子,採取的是嚴而無情,動輒打罵的管教方式。
父親對自己極盡奢侈,卻對孩子極其吝嗇,不願送孩子上學,不願培養孩子的興趣,甚至連孩子的終身大事,他都不會過問。
女兒渴望得到父親的陪伴和關注,可父親對她從來是不聞不問。
父愛的長期缺失,女兒長大後,即使是人們眼中的清高孤立的才女,卻在婚姻中活得卑微乞憐。
台灣作家傅佩榮說:人如果沒有一個好的家庭環境,就不會有一個正常的生命。
如果父親沒有承擔起他應承擔的責任,孩子的得不到父親關愛,很容易喪失安全感,存在情感、自卑、心理等問題。
父親的角色是誰也無法替代的,而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錯過了就永遠無法再去彌補。
父親有擔當,孩子才會走得更遠
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格爾迪曾說過,「父親是一種奇特的存在,對培養孩子來說,是一種特彆強大的力量。」
在一期的《朗讀者》中,馬伊琍是受邀嘉賓。她與董卿的對話讓人印象深刻。
「對女孩來說,如果有一個非常愛她的父親,那麼這將是女孩活在世界上最大的底氣。」
馬伊琍笑著談起父親對她的嚴厲,「他從來沒有把我當成一個很柔弱的女孩子,他一直希望女孩子要做得不比男孩子差。」
馬伊琍出生在一個很普通的家庭,父母的文化程度不高,但依然會無私地保護著女兒的夢想,為女兒成為自己想要的樣子積極創造條件。
小時候,女兒特別喜歡舞蹈,酷愛表演。
於是,爸爸每天就盯著報紙中縫看,從豆腐塊中看到有藝術團的招生,不管路途多遠,總是立刻騎著自行車載著她報名。
女兒也特別爭氣,考取了上海電視台的舞蹈團。
每次去排練上課都需要兩個小時,而爸爸就在外面守候兩小時,等孩子下課,再騎著自行車帶她回去,風裡雨里從未間隔。
儘管她的家境並不寬裕,但是有這樣的父親給了她最好的愛和陪伴,才得以讓她走得更遠,活成了如今自信,獨立而有著強大氣場的女人。
董卿曾在節目《面對面》中說:「你希望孩子成為怎樣的人,你就先要去成為一個那樣的人。」
在父親的言行里,能看到孩子的樣子,更藏著孩子的未來。
好的父親,不會推諉責任,而是勇敢擔當起來,這比任何一種教育方式更為簡單和有力。
父親是榜樣,孩子前進才會有方向
美國心理學家發現:一個人取得成就,20%是取決於後天的努力,80%則來源於他的父親。
網上曾看到一則視頻,印象令人深刻。
在山東淄博,一位父親和3歲的女兒坐在廣場的台階上專心地讀書,一大一小兩個身影,看上去就感覺格外溫馨。
父親是一名初中數學老師,女兒在自己的影響喜歡上了讀書。
「女兒現在能認識500多字,不喜歡玩手機,每天以讀書為伴,現在不是我要她讀,而是她自己想讀書。」
孩子才3歲,就已經養成了愛讀書這樣的好習慣,可見父親對她的影響是有多大。
都說父母是孩子的最重要的老師,一言一行都對孩子的未來成長有著深遠的影響。
就像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所說:
「在某一瞬間,你看到了孩子,就像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便是在教育自己,同時檢驗自己的人格。」
只有我們自己當父母的對了,孩子自然而然地就對了。」
著名企業家柳傳志,小時候和父母住在中國銀行的宿舍里,那是一個有很多人住在一起的四合院。
四合院裡住著一位孤寡老太太,沒有親人,非常可憐。為了幫助老人,柳傳志父親就每個月給她生活費,以維持生活。
即使後來他們家出現變故,生活變得異常拮据。柳傳志一家還堅持給老太太每個月最低5塊錢。
柳傳志說父親對他的影響巨大,不會忘記他曾經說過的話。
「不論貧富或者社會地位的高低,我要求你必須做一個正直的公民。一個人有兩樣東西誰也拿不走,那就是知識和信譽。」
正是父親用自己行動做表率,為兒子樹立榜樣,成為一個正直善良的人。
父親如果以身作則帶頭作榜樣,孩子的未來才會有希望。
記得東晉政治家謝安說過這樣一句話:「最好的家庭教育,就是父母要做最好的自己。」
父親是父親,生活中不誇大自己,不逃避自己應盡的責任,更不要刻意隱藏自己的不是。
而是坦然地用承擔起責任,言傳身教地給孩子做好行動的榜樣,人無完人,可以有不足,但不能不進取。
一個稱職的父親,不是擁有他人羨慕的物質財富,才華橫溢的本領,而是讓自己的與孩子一同成長。
只有當自己成為孩子眼中憧憬的榜樣,孩子又怎會不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樣。
作者簡介:紫竹,富書持續投稿變現營付費2.0學員,富書專欄作者,喜歡學習思考,熱愛旅行,崇尚自由的中年少女媽媽,願不斷努力,終得所願,本文首發富書少年,版權歸富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
• 圖片源於網絡,版權歸圖片所有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x8CQ7XEBfGB4SiUwN3u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