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之夜,到成都小酒館走一走

2019-09-14     大羅言酒

關於成都一名的來歷,據《太平寰宇記》記載,是借用西周建都的歷史經過,取周王遷岐「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而得名蜀都。蜀語「成都」二字的讀音就是蜀都。「『成』者『畢也』『終也』」,成都的含義「就是蜀國『終了的都邑』,或者說『最後的都邑』。

公元前106年。秦末、漢初成都取代中原而稱「天府」。西漢時期,成都的織錦業已十分發達,設有「錦官」,故有「錦官城」即「錦城」之稱;古成都由於商業發達,早在秦時已成為全國大都市,而到西漢,成都人口更是達到7.6萬戶,近40萬人。

成都宗教信仰多樣,東漢順帝時張道陵創五斗米教於成都大邑鶴鳴山,為中國道教之始。佛教傳入也很早,東漢末即已傳入成都。伊斯蘭教於明代傳入成都,至今也有600多年歷史。天主教和基督教分別於明崇禎十三年(公元1640年)和清光緒七年(公元1881年)正式傳入成都。

川菜,菜式多樣,口味清鮮醇濃並重,以善用麻辣著稱,並以其別具一格的烹調方法和濃郁的地方風味,是中國四大菜系之一,成都作為四川首府,龍抄手、鍾水餃、韓包子、賴湯圓、軍屯鍋盔、九尺板鴨等都讓人垂涎欲滴。

兔頭

成都人啃兔頭可比上海人吃大閘蟹,不會吃的人覺得又費事又不頂餓,會吃的人吃的津津有味,樂在其中。

擔擔麵

擔擔麵最初是因挑著擔子沿街叫賣而得名。過去,成都走街串巷的擔擔麵,用一種銅鍋隔兩格,一格煮麵,一格燉雞或燉蹄膀。成菜麵條細薄,滷汁酥香,咸鮮微辣,香氣撲鼻,十分入味。

火鍋

好事者熱衷於將「成都火鍋」和「重慶火鍋」分個高下,實際上這兩個四川火鍋的流派,一個綿里藏針,一個劍拔弩張。「重慶火鍋」熱情似火,紅油滾滾,辣味十足,散發濃濃的牛油的香味。相比之下「成都火鍋」更顯其溫柔,味道不似重慶火鍋那麼厚重,更追求麻辣的均衡。

甜水麵

甜水麵是四川風味小吃中的「男子漢」。粗壯的麵條,具有硬朗、堅韌的風格,一上嘴就能感覺它的力度。之所以叫甜水麵是因為重用複製醬油,口味回甜。

夫妻肺片

夫妻肺片以牛頭皮、牛心、牛舌、牛肚、牛肉為料,用精製滷水滷好,切片後,把用紅油辣椒、花椒麵、花生末、芝麻末、芹菜末、香菜末等精心調製好的料汁淋在上面。一大青瓷盤新拌的肺片端上桌,紅油重彩,顏色透亮。

冷鍋魚

冷鍋魚顧名思義,魚是燙的,鍋是冷的。滿滿一大鍋香噴噴地端上來,看上去湯麵平靜悠然,其湯底卻是熱力澎湃,激情奔涌。入口後,緩緩可產生七種感覺,先是麻,接著是辣,然後是鮮,依次是香,接下來是嫩,跟著是滑,最後全部感覺升華為一個字:「爽」!

雞絲涼麵

成都傳統小吃,雞絲涼麵的特點是多味調合,甜、麻、辣、香,清爽利口,麵條有筋,適宜炎熱季節吃,令你胃口大開。

三大炮

三大炮是成都著名的特色小吃。在一張木板上,擺著12個銅盤,兩兩相疊,分排行。木板下面放著一口熱氣騰騰的大鐵鍋,裡面裝著煮好,又用木槌舂茸的糯米飯。一個身強力壯的漢子,不斷地從鍋里扯出一把糯米飯糍糅粑,分摘三坨,有節奏地打鈄出來。

糍粑從木板中彈跳而過,躍進放於木板上方的裝有黃豆面的簸箕內,發出「碰、碰、碰」三響,如炮聲然。然後從簸箕內把糍粑團每三個揀為一盤,澆上紅糖,撒上芝麻,即為「三大炮」名小吃了。

詩人杜甫和陸遊都曾客居過成都,這兩位愛詩也愛酒的外地人,是成都的老酒館為他們洗去了滿身的疲憊和創傷。

莫思身後無窮事,且盡生前有限杯。客居成都的杜甫築草堂於浣花溪畔,最大的賞心樂事就是能到附近的酒館裡「縱酒欲謀良夜醉」。身世的飄零,家國的破碎,宦海的風波,這些令老杜胸悶氣短的煩惱都在酒館精釀的美酒里稀釋。

騎驢兩腳欲到地,愛酒一樽常在旁。與老杜相比,陸遊似乎要洒脫一些,當他細雨騎驢入劍門,短暫的成都生活里,他愛上了這座詩酒溫柔的城市。

川人好酒,尤其喜歡聚眾而飲,正如詩云「三杯濁酒下肚,滿座浪子皆成英雄」一樣,成都美食與酒的相得益彰,為這座城市更增添了幾分愜意與豪氣。

*本文圖片部分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x7xxPm0BJleJMoPMm0l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