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讀財研習社
一
根據最新消息,多隻增強型ETF8月中旬已經受理,未來投資ETF產品會有更多種選擇。
我們都清楚,增強型基金主要集中在主流寬基指數,當前主要有滬深300、中證500、中證1000、中證紅利等指數有增強型。
這次申請上報的7隻增強型ETF,同樣集中在主流寬基指數領域,分別為招商基金、國泰基金和景順長城三家的產品。:
除了滬深300和中證500外,國泰基金上報的上證50增強ETF算是比較稀缺的類型了。
之前講過,增強型基金成立的初衷就是希望結合被動基金和主動基金的特色,追求市場超額收益。
增強型指數基金的大部分收益來自複製指數的收益部分,小部分超額收益主要來自阿爾法收益。
所以它的增強因子,從A股多年的運作來看,還是有效的,不過如今年上半年,偶爾也會出現增強基金都跑輸普通指數基金的情況。
如果增強型ETF面世,與傳統的場外增強基金不同在於,它能結合ETF的優勢和增強基金的策略,會進一步追逐超額收益的目標。
當下指數基金市場的頭部固化效應太明顯,很多ETF的先發優勢非常穩固,不少普通的ETF基金基本上沒有超越的可能。
所以這類不涉及加槓桿風險的創新產品,也是基金公司差異化的策略,畢竟隨著基金同質化越來越嚴重,想純粹靠普通的基金很難實現規模增長。
差異化就成了必然的策略,不過也要清楚,差異化的前提是回報能滿足投資人的需求,否則最終還是淪為雞肋。
根據Choice數據顯示,增強指數型基金平均跑贏同期A股漲幅近10個百分點,也跑贏被動指數型基金約2個百分點。
增強型的策略又開始發力了
當然,與下半年不錯的行情脫不開關係,所以希望各位能抓住最近的行情,畢竟現在還是熊市,誰知會不會來迷你型2018絕望的情況呢。
二
全球市場指數數據,主要是根據PE/PB/盈利收益率為評估值。
90%為國內A股的相關指數,海外市場指數則包含德國DAX、美股標普500和納指100、港股恒生指數和H股指數。
原油、地產信託基金等其他資產,可根據歷史價格或波動進行配置。
第579期全球市場指數估值表
點擊查看大圖更清晰
- 盈利收益率=1/PE*100%
- ROE=凈利潤/凈資產*100%(PB/PE可粗暴計算)
- 分位點:當前市盈率或市凈率在歷史估值數據中的位置
- -表示暫無數據
指數估值表說明:
1. 綠色部分為相對低估指數,安全邊際高,上漲機率大,定投可選;
2. 白色部分為正常合理估值指數,已定投持有,不買賣;
3. 紅色部分為相對高估指數,安全邊際低,可根據市場熱度,分批止盈;
4. 指數估值表包含A股、港股、歐美、日本等股票市場主流指數,同時納入石油、REITs相關資產類型;
5. 指數交叉評估維度:盈利收益率、市盈率、市凈率和凈資產收益率;
6. 歷史分位點參考界限:30%、50%、80%;
7. 部分指數不適用以上指標。
三
- 主投指數基金,尋找穿越牛熊的主動基金;
- 尋求高安全邊際基金,低估分倉買入,高估逐漸退出;
- 動態平衡策略和資金網格化管理;
- 基金組合配置,對沖品種風險;
- 中長期投資,忽視短期波動;
- 中低風險策略下的投資品種;
- 最實用的家庭重疾、壽險、醫療和意外保險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