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老師,今天忍不住又做了件好事,幫助了別人,是不是,我不適合學習權謀,一直克服不了自己做好人的慾望?
【解析】你狹隘的理解了權謀的價值觀,權謀是基於理性的計算,不受手段和道德約束的「無羈無恥」但卻不是到處的自私自利,我們看一下西方權謀家馬基雅維利在《君主論》第18章《論君主怎樣守信》中寫道:
【對於一位君主說來,事實上沒有必要具備我在上面列舉的全部品質。但是卻很有必要顯得具備這一切品質。我甚至敢說:如果具備這一切品質並且常常本著這些品質行事,那是有害的;可是如果顯得具備這一切品質,那卻是有益的。你要顯得慈悲為懷、篤守信義、合乎人道,清廉正直,虔敬信神,並且還要這樣去做,但是你同時要有精神準備作好安排:當你需要改弦易轍的時候,你要能夠並且懂得怎樣作一百八十度的轉變。如果可能的話,他還是不要背離善良之道,但是如果必需的話,他就要懂得怎樣走上為非作惡之途。】
在這一段論述中,馬基雅維利詳細解釋了,該不該做好事?
1、好品質是外衣,而不是約束
任何人都不會和小人壞人交往,都希望和有各種良好品質的人在一起,所以,作為權謀家儘可能的穿上道德外衣,但是如果真的用道德對自己全部要求,這樣的人就變成了老好人,也很難有大成就,所以,權謀家認為,好品質是個外衣,要讓人眼睛看的到,而不是對自己的行為約束。一旦一個人對自己的行為有所約束,那麼必然走向成功的道路上被束縛了手腳。
2、如果有可能,應該不違善良
人與人之間不都是劍拔弩張,不都是明爭暗鬥,因為人與人之間不都是有利益衝突。權謀家歷來講究非危不戰,非利不動。沒利益鬥爭,沒有到關鍵時候,是不會隨便出手的。天天算計,不僅僅利益格局太低,把所有人都當成假想敵,消耗自己的做大事的能量,還讓自己搞的很累,也沒朋友,更沒時間提升自己的價值。所以,如果有可能還是要做個好人,不違善良。
3、如果為形勢所逼,立即變臉
沒有人能真的做一個所有人認可的好人,舉個簡單的例子,如果你認可羊被狼吃掉是錯的,那麼狼餓肚子對不對?這對羊公平了,對狼公平嗎?所以,利益衝突的時候,弱肉強食,是基本生存規則而已,沒有善惡。利益對立的時候選擇自己的利益,這是基本原則,如果沒有利益衝突,自己做點好事,讓自己充滿快樂,這也是獲取了精神愉悅價值,有什麼不好?
所以,權謀家並不排斥在可能的情況下做好事,更加強調公開場合保持自己的道德形象,只是在涉及到自己的核心利益的時候,才會毫不留情的拋開羈絆。其實這篇文章就一句話,只要沒有利益衝突,做好人好事,有什麼不可以?本文源自「權謀智慧」微 信 公 眾 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