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委書記張勇(右)做客深圳廣播電台「民心橋」節目。龍崗融媒記者 鍾致棠 攝
昨日,龍崗區委書記張勇率區衛健局、區教育局、區水務局、區城管局、市交通運輸局龍崗管理局和龍崗交警大隊等單位負責人做客深圳廣播電台「民心橋」節目,圍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全力推動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優質化,打造高水平深圳東部『民生高地』」主題與市民開展互動交流,在線接聽回復老百姓關心的民生熱點難點問題。
談龍崗近年民生變化
教育醫療環衛等取得成績,離不開群眾支持和幹部職工共同努力
「特區40年發展,龍崗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尤其是民生得到不斷改善,人居環境得到很大提升,這些成績的取得既離不開群眾的理解支持,也離不開龍崗區廣大幹部職工的共同努力。」張勇對近年來全區民生事業發展娓娓道來。
在教育方面,港中大(深圳)醫學院、深圳音樂學院規劃建設順利推進,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新校區9月正式投入使用。完成仙田九年一貫制學校等6所學校新改擴建項目,新增公辦學位1.05萬個。深入實施「引進名校辦名校」,引進上海外國語大學、南京師範大學等知名教育品牌合作辦學,拜仁全球首個全日制國際化足球學校順利奠基。12所公辦幼兒園正式開園,新增學位4050個;新增民辦幼兒園8所,新增學位2520個。在醫療方面,22個公立醫院和社康中心項目建設順利推進,8家社康中心投入運營,全區社康中心100%實現副高職稱以上專家坐診。「香港中文大學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醫院(研究院)」項目正式列入粵港澳大灣區健康合作項目。龍崗中心醫院、區人民醫院成為港中大(深圳)附屬醫院籌建單位,市吉華醫院成為香港中文大學直屬附屬醫院,區婦幼保健院創建成為深圳大學臨床教學醫院。在市容環境衛生方面,全區各級幹部職工都在「行走龍崗」,同時對環衛保潔的履業企業加大考核力度,使全區各街道環境衛生均發生了巨大變化,尤其是龍城街道去年有半數時間獲得全市74個街道環境衛生評比第一名。
談民生短板和解決方法
摸清底數全區「一張圖」,一件一件事情干,一年接著一年干
「由於歷史原因,龍崗基礎設施和公共配套比較薄弱,歷史欠帳較多,而且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也比較突出。這些年雖然我們很努力,但民生服務均等化、優質化水平與群眾期待差距較大,距離打造深圳東部『民生高地』的目標還任重道遠,需要我們加倍努力,一件一件事情干,一年接著一年干!」張勇誠懇地表態。
針對龍崗區目前實際管理人口超過500萬的現狀,張勇表示,龍崗區大數據中心和區委政法委網格辦合作,現在每個月都會對全區人口信息進行梳理,通過人口信息的大數據採集來支持城區規劃建設,使對民生配套的規劃建設更加精準到位、有的放矢,為龍崗區打造高水平東部中心民生高地打下堅實基礎。
去年以來,龍崗區對全區包括學校、醫院、消防站等在內的十大類基礎設施和公共配套欠帳進行了摸底,梳理出1406個公共基礎設施用地全部「落圖」,實現了全區公共基礎設施「一張圖」。同時,還根據人口、出行距離把全區388.21平方公里分成了78個圖塊,在圖塊里規劃布局學校、醫院、社康、文體設施。「可以說現在我們對全區的基礎設施和公共配套基礎數據『台帳』已經比較清晰,還建立了動態調整機制,根據人口的大數據分析,每年對這些基礎設施布局進行調整,以更好地滿足龍崗轄區居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張勇表示。
「鞋上有土,心中才能有譜。只有去現場看,才能清楚這個地方是不是該建學校、建醫院,該怎麼建,怎麼和周邊其他公共設施配套,更好地發揮作用。」目前,張勇已帶隊專門就民生問題調研了全區11個街道,基本確定了一百多個項目,根據龍崗現有的財力,按照輕重緩急,分近期、中期、遠期分步推進,對於存量問題克服各種困難先解決掉,增量問題也通過制度安排來系統解決。其中,對於學校、醫院的建設標準,龍崗區還專門制定了高於國標的「龍崗標準」,就是為了讓龍崗人民在這些與自己生活息息相關的民生項目上真切感受到「民生高地」的含金量。
談龍崗交通短板
一批軌道、道路正加緊規劃建設
未來幾年會有翻天覆地變化
交通問題是龍崗區繞不開的民生短板,也是老百姓最關注的民生熱點之一。談到這個「痛點」,張勇表示,近年來,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東進戰略」中高度重視交通工作,目前在現有已運行的地鐵3號線和5號線基礎上,已經開工建設了地鐵14號線、16號線,加快開工建設地鐵33號線。張勇透露,接下來在軌道的四期調整和五期規劃中,市裡也對東部片區高度重視,「屆時,通過軌道將極大拉近龍崗與市區和西部片區的連接。」
在道路交通建設方面,張勇表示,市交委正規劃一批連接東西部片區的道路,目前,外環高速、東部過境等重大交通項目進展順利,其中外環高速公路預計2020年通車,東部過境通道蓮塘口岸至鹽排立交段已基本完工。「相信未來幾年通過這些項目的實施,能夠使龍崗區的交通情況有翻天覆地的變化。」
談「民生高地」打造思路
圍繞先行示範區「七個有」目標
雙核引領、多輪驅動
給老百姓交上滿意答卷
民生事業的進步是一個長期堅持不懈的過程。談起龍崗區接下來打造深圳東部「民生高地」的思路,張勇表示,將緊緊抓住粵港澳大灣區、先行示範區「雙區驅動」的發展機遇,圍繞先行示範區建設「幼有善育、學有優教、勞有厚得、病有良醫、老有頤養、住有宜居、弱有眾扶」的「七個有」目標,以滴水穿石的精神逐項補齊民生短板,打造民生幸福新標杆。
張勇表示,龍崗經過建區26年的發展,目前11個街道分為西片區5個街道和東片區6個街道。今年初的區黨代會報告提出西片區以坂雪崗科技城為核心、東片區以大運新城為核心的「雙核引領」,同時在11個街道規劃「4+9」重點片區「多輪驅動」,來推動龍崗的發展。在民生方面,將繼續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各方面多傾聽群眾意見,把更多的財力投入到民生項目上,爭取在「十三五」結束時各項民生事業得到一定提升,「十四五」期間繼續更加努力,力爭到2025年,全區交通、教育、醫療等各項民生事業能有更大提升,給老百姓交上一份滿意答卷。
龍崗融媒首席記者 王晶晶
龍崗融媒編輯 鍾秀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