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孩子這兩個部位發涼,寶媽們別再弄錯了,說明寶寶已經很冷了

2020-12-02     爆炸母嬰課堂

原標題:冬天孩子這兩個部位發涼,寶媽們別再弄錯了,說明寶寶已經很冷了

最近幾天,各大地區雖然天氣晴朗但難以阻擋冷空氣襲人,被網友調侃「天氣真是冷晴冷晴的」,不僅大人添加了厚衣服,為人父母更是時時刻刻關注孩子的保暖問題。心想千萬不能讓孩子感染髮燒,孩子一生病折騰的可是全家人,可有些父母還是好心辦錯了事。

比如很多寶媽和老人都會用摸孩子手和屁股判斷是否給他添加衣服,如果發涼說明孩子冷,熱則是正常的。

摸手、摸屁股可以判斷孩子冷暖?‍

前陣子弟妹家孩子東東剛好2周歲,家裡人都想著給東東過生日買禮物,本來開開心心的一個生日卻以東東感冒告終。

原來當天家裡人都忙著做生日宴,只有弟妹婆婆一個人帶東東玩,東東剛在室內玩玩具沒多久,弟妹婆婆怕東東冷著摸了摸孩子手,察覺到發涼緊接著還摸了孩子屁股的溫度,兩個地方都發涼於是給東東添加了外套。孩子就這樣一冷一熱,體溫過高感冒了。

由此可見,摸手、摸屁股判斷孩子冷暖的做法並不可靠。很可能是傳統做法,或者是生活中的以訛傳訛,通過一傳十十傳百百傳千讓大人堅定不移,但實際上是錯誤的做法。

為什麼摸手、摸屁股判斷孩子冷暖不靠譜?‍

很多寶媽都不知道小孩子天生自帶「供暖」,尤其是剛出生幾個月的小寶寶,體溫調節中樞尚未完善,不管是蓋太多還是穿太多都是一件可怕的事。

科學研究發現:新生兒體內 「褐色脂肪」含量比成年人高出很多,即使在寒冷的冬天,體溫也容易升高。如果人為使新生兒溫度過高,更有可能增加 嬰兒猝死綜合徵的機率。所以,摸手、摸屁股判斷孩子冷暖不是正確的做法,即使孩子手和屁股發涼也不算冷。

正確的做法: 冬天孩子這兩個部位發涼,寶媽們別再弄錯了,說明寶寶已經很冷了。

第一後背發涼:判斷嬰兒冷暖多數人都習慣摸孩子手心,然而《美國兒科學會》、《中國營養學會》等育兒相關的權威機構都建議,1歲以內的寶寶冬天比大人多穿一層就可以了。

並且,相比於手心更準確的部位是摸孩子後背,如果孩子的後背以及胸口都是暖的,說明寶寶穿的正合適不用再添加衣服。如果發涼,說明寶寶已經很冷了需要再添加衣物。

第二後頸部發涼:孩子到了1歲以上,隨著寶寶身體發育逐漸完善,體溫調節能力變強,活動量小可以和大人穿得差不多,若活動能力大時可以比大人少穿一層。

很多寶媽們認為孩子腳心涼手涼是冷的信號,事實卻不是這種現象可能是孩子坐著的時間較長,四肢末梢神經血液不循環導致的手腳冰涼,不能作為判斷的依據。

在判斷孩子冷暖上應該摸後頸部,在後背和胸口都發涼後,後頸部也發涼說明要添加衣服了,以防孩子在外凍著誘發感冒發燒。

各位朋友,你是如何判斷孩子冷暖的?不妨留言分享你的做法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wldII3YBjdFTv4tABfG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