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棒噠!這個鎮上線智能平台,環境更美村民更幸福~

2020-06-03     蕭山發布

原標題:棒棒噠!這個鎮上線智能平台,環境更美村民更幸福~

本文鳴謝 戴村鎮

千畝野生映山紅似火綻放,與滿目翠綠相映成趣,這是 初夏時節屬於戴村鎮 大石蓋村美麗一景。 與一年多前相比,大石蓋村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原本荒蕪雜亂的空地,變成了一壟壟阡陌分明、整齊劃一的菜地,村民們整合了零散資源,還原了農村的原貌。

大石蓋村的這些喜人變化,都要從戴村鎮的「映山紅計劃」說起。戴村「映山紅」數字信息平台是一個數字評分體系。「2019年5月啟動搭建,8月內部測試,目前在大石蓋村開啟環境衛生公開評分,得到村民廣泛支持,取得了良好成效。」戴村鎮平安辦主任袁江濱表示,接下來,還將把治安巡邏、交通勸導等項目納入進來,並逐步向全域推廣。

「映山紅計劃」,賦能鄉村建設

去年,大石蓋村裡啟動美麗鄉村提升工程,騰出了不少閒置空地、房前屋後的零散土地,還有農戶的自留地。

閒置土地該怎麼辦?利用 「映山紅」數字信息平台,打造美麗菜園的新思路就此應運而生。

很快,大石蓋村600多畝閒置土地通過「映山紅」數字平台「找到了新主人」。同時,所有菜園實行有償認領制和末尾淘汰制,讓農戶「競爭上崗」,誰種得好,誰就有優先選擇權,還有優先售出權;對於品質管控,數字化追溯系統也有用武之地。

如今,在大石蓋村的一畝畝菜園裡,各類農作物長勢喜人。每一塊菜園前,都有一張印有村民姓名和二維碼的標識牌,「標註」出菜園的主人。「用手機掃一掃二維碼,這塊菜園種了哪些蔬菜,生長期多長,是否有用過農藥,便一清二楚。」浙江省科技廳成果轉化處副處長金聰介紹。

同時,村民們通過微信里的「映山紅」小程序,點擊「我要評分」可為他人的菜地、美麗庭院等進行實名制評價賺取積分;通過「我要發起」,還可自己組織公益活動贏積分。村民的積分每月會進行排名,並根據排名高低獲得實物獎勵和相關政策傾斜,讓村民實實在在擁有獲得感和幸福感。

集思廣益,推廣「映山紅計劃」

「映山紅計劃」的試點成功,讓戴村鎮思考如何讓該模式具有可複製性,如何「映山紅計劃」走出大石蓋村。

對此,浙江省數字經濟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章豐認為,該模式必須要能接受市場的考驗。「我們要運用好『碼農+菜農』的模式,同時挖掘出更多的市場因素,除了蔬菜外,也能有其他讓村民增收的途徑。」他說。

想要具有複製性,還必須堅持「未來鄉村」概念。在紹興上虞區丁宅鄉顧問應鋒看來,打造一座「未來鄉村」,需要內外兼修。「要讓村莊有外在美,同時也要培育詩情畫意的鄉村情結。」

浙江省華夏民生與公益研究院執行院長張立旦則認為,「未來鄉村」要有個性化建設,不能照搬都市化建設。要發揮好鄉村中房子、土地、勞動力單者的最大動能,盤活資源,找到一條市場化道路,不僅解決農村空心化問題,更能為鄉村引入新住民。

「黨建引領鄉村治理,就是要讓老百姓既做好人,也做富人。」在《共產黨員》雜誌社原副總編輯、高級編輯江潤秋說。鄉村治理要有數字賦能,黨建亦是如此。如果戴村鎮在利用數字賦能的同時,找到一條讓農民致富的途徑,「映山紅模式」將會有更強大的生命力。

運用好智慧化文章,找準定位,明確「映山紅計劃」的主打品牌。「『初心菜園』的不可複製性到底在哪裡,這是個值得思考的問題。」浙江省民政廳基層政權與社區治理處處長李愛燕認為,智慧化文章是「映山紅」模式的獨到之處,需要擴大這個優勢,但同時該模式要想走出村、走出鎮,還需要有品牌化意識,打造獨一無二的品牌。

「打造『映山紅』品牌,就要建設一個公共品牌,不僅可以應用在農產品上,還能應用在文化旅遊、基層治理等方面,都要能叫得響。」對於品牌的打造,《小康》雜誌社副社長賴惠能這樣說。他認為,要想將盆景變成風景,要抓好品牌建設這個「牛鼻子」,同時也要建設好黨員這支隊伍,發揮模範帶頭作用。

下一步,戴村鎮將繼續推進數字化平台建設,同時整合資源,讓「映山紅」品牌能應用到文化、旅遊等更廣的範圍中。「未來,映山紅不只在戴村綻放,還將漫山遍野。」

部分來源:浙江新聞客戶端

文字:諸飛英

通訊員:陳澎勇

編輯:諸飛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wlCEenIBd4Bm1__YMsb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