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想省電不開空調,小心得這個病

2019-07-30     GET資訊

要說最近什麼最熱?

那當然是天氣了!

事實上「熱死人」還真不是隨便說說,長時間暴露在高溫下是很危險的。



合肥一五旬市民中暑身亡

從安醫大一附院高新院區獲悉,昨晚,有一位50多歲的合肥市民中暑後送到急診,雖全力搶救,但患者仍不幸死亡。近期,中暑案例不止這一起!

上海天氣炎熱,浦東新區周浦醫院近日接診了5例重症中暑患者,均為中老年人,最大的80多歲。其中兩人暫時脫離危險。

位於川沙地區的浦東新區人民醫院也接診了一例50多歲的熱射病患者,經救治情況好轉。

專家提醒,氣溫持續升高,「熱死人」不是一句玩笑話。

市民尤其是老年人應當做好防暑降溫工作,不要因省電而不開空調,也不要長時間在烈日下活動。



合肥老人突發熱射病正在搶救

上周,合肥一位老人,在戶外突然昏迷被送往醫院搶救,最終醫院診斷,老人得了「熱射病」!

老人今年72歲,長豐人。上周三中午,姚大爺在農田裡突然暈倒,當即送到醫院救治。

經過醫生診斷,姚大爺屬於重度中暑,也就是熱射病,情況非常危險,目前仍在ICU救治。

那麼,熱射病是什麼?和中暑有什麼關係?真的會有新聞說的那麼恐怖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了解一下!

熱射病又稱為重症中暑,是一種非常兇險的急症,死亡率非常高,可達40%至50%,對於50周歲以上的人,死亡率甚至達到70%左右。

人體有個體溫調節中樞,正常情況下會調節機體產熱與散熱平衡,讓體溫維持在37°C左右。

當環境溫度高於皮膚溫度時,人體就只能依靠蒸發、出汗來帶走熱量,但當溫度過高時散熱能力會下降,體內產生熱蓄積,導致器官特別是大腦「失控」,出現中暑。

熱射病就是熱量在體內急劇蓄積導致的。

隨著高溫來襲,類似的中暑患者不斷增多。一些人以為中暑只是小毛病,在家裡休息休息就好了。然而如果是重症中暑,情況就不一樣。中暑如果發展到最嚴重的「熱射病」,致死率可達40%至50%,對於50周歲以上的人,死亡率甚至達到70%左右。



重症中暑按嚴重程度依次分熱痙攣、熱衰竭和熱射病三種,其中熱射病是最嚴重的中暑類型。

「熱射病」典型症狀是體溫超過40℃。如此高的體溫會對大腦造成不可逆的傷害,導致腦細胞大量死亡。

患者常會出現局部肌肉痙攣、高熱、無汗、口乾、昏迷,呼吸困難、甚至呼吸衰竭等症狀,是中暑中最致命的一種。

大腦在全身器官中產熱量最大,熱量消耗占全身的1/3。同時,腦細胞也非常嬌嫩,承受不起40℃的高溫。一些經過搶救倖存下來的熱射病患者,有的長期處於植物人狀態。

除了個體因素之外,熱射病發病與3個因素密切相關:高溫、高濕和密閉無風環境。

哪些人群 要尤其注意熱射病?

熱射病最易發生在老人、兒童、孕婦或是有基礎疾病(如心腦血管病、肥胖)的人群身上。

老人的身體機能下降,在高溫環境下心輸出量等調節不過來,導致因循環障礙而出現中暑。而小孩多是因為出汗反應能力比較差導致的中暑。

除此之外,感冒發燒、胃腸炎導致腹瀉產生低血鉀的人也會容易中暑。



遇到中暑 我們應該怎麼做?

將患者扶到陰涼處躺下;

補充水分和電解質,最好是淡鹽水;

用濕毛巾、冰袋、冰塊、風扇降溫;

把患者腳部抬高,有助於靜脈回流,緩解休克狀態。

如情況嚴重,將患者送至醫院,醫生會採取更專業的綜合與對症治療措施,處理併發症,防止腦水腫和抽搐等特殊情況。

強調一下,中暑症狀較重時,千萬不能大意,真的會要命!千萬不要拿小病不當回事,防暑工作不可忽視,記得轉發提醒身邊親朋好友!

醫生提醒,高溫天一般上午10時至下午4時之間室外溫度較高,持續高溫易引起中暑。

高溫預警時,儘量少出門。

真的會要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weOGQmwB8g2yegNDMNA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