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過三十,牢記五句話,漫漫人生路,越走越順

2019-09-23     聖度文化

人生四季,寒暑交替,匆匆忙忙幾十年,要學會靜心體味生活的悲與喜,笑看人生的起起落落。遇事不執著,不抱怨,牢記這五句話,三十歲以後的日子,會越來越好。

孔子說,三十歲是人生的而立之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這樣的人生何樂而不為呢?我們到了什麼年紀,就應該去做什麼樣的事。

第一句話:誰都有困難,誰都不容易。

俗話說:「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每一家有每一家的不容易,你覺得困難,別人也同樣困難,只是你看不到罷了,這就好像別人看不到你是困難的一樣。

面對人生的困難與其抱怨生活,不如快樂去面對生活,因為困難本身也是一種美好的人生體驗,沒有了困難也就沒有了喜悅。

第二句話:抱怨他人,不如自己努力。

幸福不是收穫的多,而是抱怨的少。與幸福有緣的人,一定是一個不抱怨的人,於人不苛求,遇事不抱怨,學會控制自己情緒和心態的人,才能獲得平靜、快樂、以及感受到幸福的味道。

抱怨什麼也改變不了,與其抱怨他人,不如自己努力超越那個曾經讓你去抱怨和嫉妒的人。

第三句話:路越難走,離成功就越近了。

人生的路,永遠都不是一帆風順的,彩虹總是在風雨之後才會出現,同樣的道理,你遇到的困難越大,你成就的也會越大,路越難走,說明你離成功就更近了一步。

第四句話:成功之後不要貪圖享受。

三十歲我們開始奮鬥,四十歲、五十歲,事業到達頂峰時刻的我們,一定要記住道德經中這樣一句話:「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佛家說世間一切事物,都是因緣和合而成的,沒有什麼是能長久存在的,成功了也就意味著失敗以及失去即將到來,這個時候一定要學會急流勇退,做一個像三國時期張良一樣的人,而不應該像韓信學習。

第五句話:放下才是人生的大智慧。

很快人生就來到了五十歲、六十歲的階段,這個時候應該學會一個「淡」字,只有看淡了,才能得到一個美好的晚年生活。

六十歲以後,我們應該學會放下一切,回歸簡單。只有心變得簡單了,生活才能變得簡單,否則,心越複雜,煩惱和痛苦就會越多。

放下不是失去,而是人生最高的智慧,因為能放下的永遠都是不屬於你的,也只有放下那些本就不屬於你的,才能找回真正屬於我們的東西,佛家管他叫做:「真如、自性。」

感恩閱讀與分享。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w_rmXm0BJleJMoPM2P3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