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定不移地推進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

2019-12-26     朔城區法院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提高黨依法治國、依法執政能力。實現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深入貫徹落實到新疆法院,就是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切實增強貫徹落實四中全會精神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行動自覺;緊緊圍繞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在審判體系和審判能力現代化上下功夫,切實找准工作結合點、切入點,確保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確定的治疆方略不折不扣地得以貫徹落實, 堅定不移地推進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

一、堅持政治建院,加強治理能力建設,努力鍛造過硬法院隊伍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必須堅持實現黨領導立法、保證執法、支持司法、帶頭守法,健全黨領導全面依法治國的制度和工作機制,通過法定程序使黨的主張成為國家意志、形成法律,通過法律保障黨的政策有效實施,確保全面依法治國正確方向。」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確定,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要堅持黨對人民法院工作的絕對領導,切實把黨的領導落實到人民法院工作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深刻認識人民法院首先是政治機關,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從嚴治院、從嚴管理;自覺把講政治要求貫穿黨性錘鍊和司法業務工作的全過程,以廉潔保公正、以公正促公信,努力建設一支讓黨放心、讓人民滿意、清正廉潔的過硬法院隊伍。

加快推進審判體系和審判能力現代化,要把加強治理能力建設作為新時代法院隊伍建設的重大任務抓緊抓好。通過思想淬鍊和政治歷練,讓全體幹警充分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特徵和優越性;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通過司法實踐和專業訓練,把治理能力作為選拔任用、考核評價的重要依據,使全體幹警思想、理念、能力真正進入新時代,更加自覺主動地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堅決捍衛者、踐行者。

今年5月中旬,新疆高院黨組推出加強黨的政治建設、全面落實黨對人民法院工作絕對領導的18條措施,對全區法院建立政治輪訓制度作出規劃。高院每年組織全區法院領導班子和本院幹警政治培訓班,分院、中院組織本院和轄區法院幹警政治培訓班。班子成員每半年給分管部門上一次黨課、開展一次談心談話,每季度檢查一次分管部門黨支部「三會一課」落實情況,嚴肅黨內政治生活。當前,18條措施落地生根,推動了堅持政治建院、從嚴治院的剛性要求。落實審判體系和審判能力現代化,要在加強黨的政治建設基礎上突出政治學習,強化理論武裝,激發全體幹警履職奉獻的主動性、創造性、積極性,跟進黨中央治疆方略和自治區黨委戰略部署,為穩疆興疆部署貢獻力量。

要加強治理能力建設,緊緊圍繞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來開展、推動人民法院工作。面對人民司法事業,多一些敢為人先的創新,少一些因循守舊的套路;多一些干就干好的進取精神,少一些得過且過的混世心態;多一些久久為功的定力,少一些急於求成的浮躁;多一些「捨我其誰」的擔當,少一些「不歸我管」的推卸,凝心聚力、砥礪前行,努力把人民司法事業推向前進。

二、強化司法擔當,牢牢把握反分裂反極端反暴力鬥爭主動權

面對新疆穩定的嚴峻複雜社會形勢,只有穩定,才能粉碎「三股勢力」破壞民族團結、破壞祖國統一的圖謀;只有穩定,才能維護安定團結的大好局面和各族群眾安居樂業的幸福生活;只有穩定,才能保障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增強治理能力,要牢牢把握反分裂反極端反暴力鬥爭主動權,始終把維護穩定作為壓倒一切的政治任務、重於泰山的政治責任;高舉社會主義法治旗幟,下好嚴打先手棋、打好對敵鬥爭主動仗,震懾敵人、克敵制勝,堅決維護祖國統一、社會安定、人民樂業幸福。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新疆工作做得好不好,最根本的是要看反分裂鬥爭搞得怎麼樣,是不是保持了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和諧穩定的社會局面。新疆法院要始終聚焦依法治疆、團結穩疆、長期建疆,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施策,久久為功。持續深入推進嚴打暴恐專項鬥爭,始終把嚴打「三股勢力」作為刑事審判的重中之重,保持嚴打高壓態勢,全力遏制破壞各族群眾安居樂業的「三股勢力」,嚴厲打擊極少數蓄意破壞民族團結、煽動民族分裂、危害國家安全和祖國統一的犯罪分子,打擊敵人、鼓舞人民。以更高的政治站位,堅定政治立場,堅定鬥爭信念,堅決衝鋒在維護民族團結、維護社會穩定的第一線,堅定不移地打擊「三股勢力」。

充分發揮人民法院自身優勢,結合公開宣判據案釋法,深入開展「去極端化」宣講活動,宣傳、闡明非法宗教和暴力恐怖帶來的嚴重危害,堅決抵制宗教極端思想的蔓延滲透。深入宣傳貫徹根據憲法、民族區域自治法制定的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工作條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條例,以及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恐怖主義法》辦法,堅決捍衛國家安全和國家統一。充分宣揚社會主義制度和黨的富民政策,揭批極端宗教思想的反動本質,大力推進「去極端化」,保持警鐘長鳴,立起反分裂反滲透的堅強堡壘,把反分裂反滲透鬥爭進行到底。

在嚴格執法辦案的同時,認真貫徹黨的民族理論政策和民族政策,以馬克思主義國家觀、民族觀、宗教觀、歷史觀、文化觀指導司法實踐。同時在廣大幹部群眾中持續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強各族群眾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教育引導各族群眾增強國家意識、公民意識、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唱響共產黨好、社會主義好、 祖國大家庭好主旋律,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主題,高舉各民族大團結旗幟,使維護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一成為大家的共同意志和自覺行動。

三、找准工作切入點和著力點,察民情、聽民聲、惠民生

惠民司法推進改善民生,是加強治理能力建設的重要環節;在各族群眾訴求節點上發力,是新時代人民法院工作的必然要求。今年以來,高院黨組要求以轉變作風為突破口,針對當前工作中存在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突出問題,在全區法院開展為期一年的集中整治,著力解決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突出問題,取得了可喜成效。要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維護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放在首位,堅持以人民呼聲為第一信號,聚焦民生領域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及時關注回應人民群眾司法需求,力求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加優質高效便捷的司法服務,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司法為民公正司法是人民法院的工作主線,公平正義是人民群眾對司法工作的期待,是人民法院工作的永恆追求。要一如既往地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扛在肩上、放在心上,每一個案件的審理和執行都堅持民生至上,對於涉及各族群眾切身利益的事,要主動作為、善於擔當。要妥善回應環境保護、征地拆遷、醫療糾紛等民生訴求,解決好教育、就業、社保、居住等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諸多問題,做好農民工、殘疾人、未成年人、軍人軍屬等法律服務和法律援助工作。在開展惠民實事工程中,關注並處置好勞動保障、婚姻家庭、財產繼承、相鄰關係等與民生密切相關的事項,化解矛盾糾紛,凝聚民生溫度,彰顯公平正義的法治精神。在健全當今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公共服務制度體系中,以能動司法保障民生、順達民意、凝聚人心,讓各族群眾真實感受到人民司法的公平正義與火熱溫暖。

民族團結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線,是新疆發展進步的基石。自治區黨委部署開展「訪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動以來,全區法院幹警輪流參加駐村(社區)維穩、基層支教工作,全體幹警參與「民族團結一家親」結對認親,與各族群眾同吃同住同學習同勞動,深入開展民族團結聯誼活動,增進了交往交流交融。接下來,駐村以及結親幹警們要一如既往地深入宣傳鄉村振興戰略和黨的富民政策,幫助解決困難家庭成員就學、就業、就醫困難,教育引導群眾知黨恩、聽黨話、跟黨走。駐村幹警要協助基層兩委班子緊抓鄉村整治,嚴密防範、堅決打擊暴力恐怖和宗教極端主義活動。認真指導幫助鄉村法治化管理建設,大力培養鄉村「法律明白人」;積極參與化解基層矛盾糾紛,帶動村民自覺學法守法用法;持續加大政策法規、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生產技能等培訓,提升鄉村整體法治水平。

四、遵循以人民為中心,推動智慧法院建設,努力滿足群眾多元司法需求

加快智慧法院建設,提升訴訟服務保障水平,全面推進「兩個一站式」建設,有效預防和化解社會矛盾糾紛,回應人民群眾新期待,是當前提高審判質效、提高訴訟服務質量與效率的迫切需求。審判工作需要進一步利用高科技提升信息化,促進人工智慧與審判機制建設的深度融合與拓展應用,推動網上立案、跨越立案、在線調解、在線司法確認、案件分流、類案檢索推送、執行查控、監督管理,減少人工運行的環節和時間。

新疆高院黨組深刻認識在地域遼闊的邊陲加快智慧法院建設的極其重要性。今年以來,堅持頂層規劃,用力推動;同時要求全區法院將智慧法院建設作為「一把手」工程來抓,以信息化為依託,「線上」「線下」結合,打通便民訴訟的「最後一公里」。得益於最高人民法院的悉心指導幫助和全國法院的鼎力支援,信息化基礎設施支撐能力得以提升,「兩個一站式」訴訟服務中心建設在天山南北普遍展開;移動微法院、網上立案、跨域立案、電子送達等10餘項現代化訴訟服務體系應用上線運行,「一站式解紛、全方位服務」格局初步形成。本著加快智慧法院建設,要認真查找問題、補足短板,把加快智慧法院建設置於審判體系和審判能力現代化大局來謀劃和推進,使司法信息資源得到充分匯聚共享,讓信息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

堅持從新疆實際出發,突出工作重點,深入推進跨域立案服務,通過在線方式連結人民調解、行業調解、行政調解和司法調解。加強服務集成,選擇重點領域作為突破口,加快推進「分調裁審」改革,全面推進調解、仲裁、速裁多元解紛。通過線上一鍵點擊、線下統一窗口,為群眾提供更加優質高效便捷的司法服務,努力滿足人民群眾多元司法需求。

五、弘揚道德正能量,深入推進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

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公民道德建設成為立根塑魂、正本清源的根基。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全面闡釋了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的總體要求和重點任務。加強公民道德建設是一項長期而緊迫、艱巨而複雜的任務,人民法院要以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引領,強化職能延伸,堅持法德同宣同講,加強社會矛盾糾紛的源頭治理,有力促進和諧穩定。

道德是心中的法律,法律是成文的道德。社會矛盾糾紛的形成,不外乎偏離社會公德。推進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要努力增進司法擔當,力避就案辦案。每辦一案,都要弘揚新時代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和個人品德;既要據案講法,又要闡釋道德,德法並重,打開群眾心扉,激起心靈共振,樹立價值導向,維護公序良俗,共同營造誠實守信、向善向上的新時代社會風尚,推動全民道德素質和社會文明達到新高度。

法律實施有賴於道德支持,道德踐行離不開法律約束。把道德導向貫穿法治建設全過程,以法治的力量維護道德、凝聚人心。針對道德領域突出問題,有力懲治失德敗德、突破道德底線的行為,扶正祛邪、懲惡揚善;讓社會主義道德的陽光溫暖人間,讓社會主義法治觀念占領思想高地,努力把司法為民公正司法各項工作提升到新水平,更加有力地捍衛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wQIjQ28BMH2_cNUgiDO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