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發燒,這幾種常見藥千萬別給寶寶隨意吃

2019-12-31     父母在線

最近發燒感冒的寶寶多了,這些常見藥的名字又經常出現了:好娃娃、護彤、優卡丹、惠菲寧、小兒氨酚黃那敏顆粒等,很多寶媽都給寶寶吃過,有的甚至會同時服用。而美國食品藥品監督局(FDA)規定,禁止2歲以下兒童使用復方感冒藥,同時不推薦4歲以下兒童使用。為什麼在中國一感冒就得馬上吃的藥會被禁止?


寶寶生病了帶去醫院請醫生明確診斷是非常必要的。但如果醫生的診斷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病毒性感冒),並告訴你目前沒有特效藥,沒給寶寶開藥就讓你回家,你會不會覺得這個醫生是庸醫?很多人會有這樣的錯誤認識,於是馬上換家醫院再找個「好」醫生,開一堆雜七雜八的感冒藥,不乏廣告里每天推薦的好娃娃、護彤、優卡丹、惠菲寧、艾暢等兒童感冒藥。這一類感冒藥真的能讓感冒好得快嗎?


感冒藥並不能治癒感冒

感冒屬於病毒性感染,屬於可以自愈的疾病,吃不吃感冒藥都不會縮短感冒的病程,而且感冒藥不是針對病因進行治療的藥物,所有感冒藥都只是用於緩解感冒伴隨的發燒、流鼻涕等症狀。


有了這個基本概念,再來分析一下上面提到的感冒藥。從藥品組成上看,這類感冒藥都屬於復方製劑,即一個藥品里含有多種有效成分,比如護彤,也叫「小兒氨酚黃那敏」,它的藥品說明書里有效成分這一項中標明它不僅含退燒止痛成分對乙醯氨基酚,還含馬來酸氯苯那敏等成分。再比如氨酚甲麻、氨酚烷胺、氨金黃敏、美敏偽麻、酚麻美敏等藥品,裡面的有效成分都不止一種,因此這些都是復方感冒藥,也正是歐美等已開發國家目前不推薦給4歲以下兒童使用的藥品。目前更有呼聲建議把不推薦的年齡擴大到6歲。


感冒發燒,這幾種常見藥千萬別給寶寶隨意吃


美國FDA關於對乙醯氨基酚的警示


感冒藥帶來的巨大風險

事實上,在過去,歐美等國也曾經廣泛使用過這一類復方感冒藥,但大規模臨床證據表明這類藥不僅沒多大作用,反倒容易帶來更大風險。


因為當時復方感冒藥用於兒童的臨床數據很少,所以沒有適合兒童的標準劑量,通常是根據成人劑量推算的兒童劑量,沒辦法保證兒童用藥安全。另外,不同的復方感冒藥雖然有不同的藥名,卻可能含有相同的有效成分,比如「好娃娃」和「優卡丹」,藥名不同,但含的有效成分都有對乙醯氨基酚和金剛烷胺,如果家長沒有注意到這一點,將「好娃娃」和「優卡丹」同時給寶寶吃,就容易造成重複用藥,相同有效成分過量。



美國曾經有多名兒童由於過量服用復方感冒藥死亡的報道,因此2007 年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下令撤回市場上所有用於兩歲以下兒童的復方感冒藥,也就是說禁止兩歲以下兒童服用復方感冒藥。同時修改了用於其他年齡段兒童的感冒藥說明書,在藥品說明書上明確規定不推薦給4歲以下的兒童使用復方感冒藥。

現在,美國藥店裡出售的兒童復方感冒藥的說明書上都標註了限制使用的年齡段:2歲以下禁用,4歲以下不推薦使用,4~6歲之間的兒童可以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只有6歲以上的兒童才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自主使用。


這些感冒藥千萬別同時吃

由於中國還沒有對復方感冒藥進行年齡上的限制,因此中國仍然在各個年齡段廣泛使用這類兒童復方感冒藥。如果中國的家長一定要給寶寶吃這類藥的話,務必對症選擇正規藥廠生產的兒童劑型藥品,而且要注意含同類有效成分的藥品也不能重複服用。

比如復方感冒藥里通常含抗過敏成分,用於緩解流鼻涕症狀,這類成分在一些感冒藥里用的是氯苯那敏(俗稱「撲爾敏」),但在另一些藥里用的卻是苯海拉明。氯苯那敏和苯海拉明看上去是不同的藥,但卻屬於同一類別的藥,也不能同時吃。

還有,這兩種成分都不能再同時與其他抗過敏藥一起吃,其他的抗過敏藥包括賽庚啶、氯雷他定、地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左西替利嗪、非索非那定、氯馬斯汀等。


中成藥未必安全

可能有家長會因此認為西藥副作用大,中成藥天然,沒有副作用,所以選感冒藥時,傾向於去選中成藥。其實這樣的做法也並不完全正確。

中成藥也會有副作用,只不過多數沒有在藥品說明書里標註而已。另外,有一些藥,儘管聲稱自己是中藥,拿到的藥品上市許可證是中藥的批准文號,但它配方里卻可能含有西藥的成分,對這類藥尤其要當心。

例如999感冒靈顆粒和維C銀翹片,它們的有效成分裡面除了中藥成分外,還同時含有西藥的成分對乙醯氨基酚和馬來酸氯苯那敏,如果同時服用含這兩種成分的其他感冒藥的話,容易過量中毒。

其實,在2012年5月,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也下發了通知,要求所有含有金剛烷胺的復方感冒藥禁止用於1歲以下的嬰兒,理由是這些藥在這一人群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還不確定。從這一舉動可以看出,中國也在逐步規範兒童復方感冒藥的使用,說明我們國家也在朝著這個方向慢慢走。


以上整理自《冀連梅:中國人應該這樣用藥》http://baby.sina.com.cn/health/13/0412/2013-12-04/0835261914.shtml


感冒藥只起到緩解感冒症狀,並不能治癒感冒的同時,還容易因為有效成分過量給寶寶帶來巨大的風險。那麼,面對寶寶咳嗽、鼻塞、流鼻涕、發熱等這些症狀時,寶媽還可以怎麼做?


咳嗽

病毒性感冒引起的咳嗽,通常是無法用藥物消除病因的,得耐心等待身體形成對抗病毒的免疫力。一般來說,寶寶感冒後咳嗽1-2周很常見,不要急著用止咳藥,可以嘗試下面這些方法緩解症狀:
1.水蒸汽療法:

呼吸濕潤的空氣可以幫助軟化鼻腔的分泌物,有沖洗呼吸道的效果。可以在洗澡間關上門,放熱水,直到充滿水蒸氣,抱寶寶呆上數分鐘。或者給寶寶洗一個溫水澡也是不錯的選擇,還可以讓寶寶放鬆。

2.增加空氣濕度、通風:

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室溫以18-20℃為宜,相對濕度60%-70%,可以使用加濕器(要確保加濕器要經常清洗消毒、防止水槽資生細菌),或者掛濕毛巾,用水拖地板或在房間裡放一盆清水等方法增加空氣濕度。


3.多喝水:

咳嗽時多喝水不但防止寶寶脫水,還可以沖洗稀釋分泌物。同時,喝水能改善血液循環,使機體代謝產生的廢物或毒素迅速排出體外,從而減輕對呼吸道的刺激。

5.飲食:

少吃甜食或重口味的食物,容易刺激咽部導致咳嗽。

6.多休息:

寶寶需要足夠的能力來抵抗病毒。所以要給寶寶提供舒適的環境,氛圍讓他休息,減少劇烈活動,少去人多的地方。

7.頭部墊高:

用毛巾或枕頭把寶寶的頭部墊高,可以幫助他呼吸更順暢,還可以減少鼻腔分泌物向後引流,引起喉嚨搔癢,咳嗽加重。


8.自製止咳水:

加輔食後的嬰兒,可以喂蘋果汁(鮮蘋果榨汁)來治療咳嗽,每次5-15毫升,每天4次。

1歲及以上兒童及成人,可以用蜂蜜自製止咳藥,每次吃2-5毫升。蜂蜜可以稀釋分泌物,緩解咳嗽。如果沒有蜂蜜,玉米糖漿也可以。但注意1歲以內的嬰兒不能吃蜂蜜,否則可能導致肉毒毒素中毒。吃蜂蜜後應清潔口腔。


感冒發燒,這幾種常見藥千萬別給寶寶隨意吃

鼻塞、流鼻涕

鼻塞、流鼻涕最令寶寶感到難受,感冒引起鼻塞後容易導致呼吸困難,尤其是哺乳時,嬰兒往往啼哭、拒奶,甚至有時會出現口唇青紫。可以試試以下方法,能夠有助於緩解嬰兒鼻子不通氣的狀況:
1.熱敷:

用毛巾放在嬰兒的鼻部進行熱敷,這樣有助於嬰兒鼻子通暢。

2.蒸氣浴:

如果有鼻涕,而且引流不出來,蒸氣浴是好辦法,可以給寶寶洗個熱水澡。如果不方便,可將一條小毛巾用熱水浸泡後,擠出大部分水分,將毛巾摺疊後放在寶寶鼻子前面,使蒸汽進入。過一會就會流鼻涕出來了,但好動的寶寶可能抗拒這種方法,洗澡更適合。無論是蒸氣浴還是蒸汽熏鼻法,不要超過15-20分鐘。

3.滴生理鹽水:

如果有乾結的鼻痂堵在鼻孔口,可用消毒小棉簽沾溫水或海鹽水輕輕將其卷除,如果鼻垢在鼻腔較深處,可輕輕擠壓鼻翼,先在鼻孔內滴1—2滴海鹽水、植物油,或專業的通鼻噴劑,將鼻垢濕潤軟化,再輕擠鼻翼,可使鼻痂逐漸鬆脫,孩子打幾個噴嚏就出來了,再用消毒小棉簽將鼻痂卷除。

4.側臥按摩

寶寶一側鼻塞時,面朝另一側臥,雙手按住鼻翼兩側鼻唇溝中的迎香穴按摩,幫助鼻子通暢,同時,這樣的臥法喂奶也不易發生呼吸困難。

發燒

寶寶出現發熱的情況遵循38.5度以下物理降溫,38.8度以上服用退燒藥(推薦對乙醯氨基酚(泰諾林)和布洛芬(美林))的原則。

同時,用多喝水、適當減少衣物、洗熱水澡等方式增加散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wQGatW8BUQOea5OwtUp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