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種一粒粟,
秋收萬顆子。
今日是秋分,
也是第二個中國農民豐收節。
資料圖 :江蘇揚州萬畝晚稻開鐮。孟德龍 攝
作為中國最主要的社會群體之一,
農民在不同的歷史階段,
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資料圖:位於祁連山下甘肅張掖小米種植專業合作社的農戶正在忙碌著收割成熟的綠色有機無公害穀子。王將 攝
中國的農民群體有多龐大?
目前,中國的鄉村人口仍超過5.6億人
這也就意味著,
每5個中國人當中,
就有2人生活在農村,
他們是中國社會不可或缺的一分子。
除了擁有龐大的數量,
中國農民還靠勤勞的雙手,
創造了無數奇蹟。
他們用全球7%的耕地,
養活了全世界1/5的人口。
你我桌上的每一餐飯,
都有他們的付出。
資料圖:湖北宜昌「曬」豐收助力鄉村振興 周星亮 攝
1949年,
中國每畝糧食產量僅69公斤,
如今這一數字提升至375公斤,
是70年前的5倍多。
資料圖:8月底,新疆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大河鎮麥田裡收割小麥。達吾提·熱夏提 攝
2004年到2015年,
中國糧食產量實現「十二連增」,
此後連續穩定在1.2萬億斤以上,
中國糧食產量多年位列全球第一。
正是中國農民讓中國人的飯碗,
牢牢端在了自己手上。
當然,
如果你對中國農民的印象,
還停留在面朝黃土背朝天,
那就錯了。
他們的生活也在發生巨大變化。
資料圖:2019年7月26日,廣西龍勝各族自治縣樂江鎮地靈村侗寨舉行一年一度的「百家宴」民俗活動。潘
過去對很多農民來說,
吃一頓白饃饃是夢寐以求的事,
如今,他們的餐桌上也有了雞鴨魚肉。
空中鳥瞰福建省新羅區小池鎮美麗的新農村,一棟棟小洋樓錯落有致地矗立在稻田周邊。 王東明 攝
乾淨明亮的小樓房,
取代了破舊的土坯房。
平整的柏油路,
代替了簡陋的土路。
農民用上了家電,
開上了自家的小汽車。
資料圖:農家圖書館 葉清暉 攝
改變的不僅僅是物質生活,
如今,村裡的孩子有了更明亮的教室,
老人看病就醫報銷也更方便,
不少村子還有了閱覽室、文化館,
農民通過網際網路也能買到各地商品……
農村與城市的生活差距正在縮小。
農民這個職業也在轉變。
農業機械化水平日益提高,
農業科技日新月異。
衛星大數據服務農業,
人工智慧選種和檢測……
新一代農民玩起高科也能得心應手。
在中國,「農民」兩個字
不能再和「窮」、「土」劃等號。
他們是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
資料圖:9月中旬,甘肅高台縣黑泉鎮十壩灘上1200畝辣椒喜獲豐收,戈壁灘成「紅色曬場」。 中新社記者
當然,
中國農民依然有不少期待。
他們和所有中國人一樣,
希望未來的生活越來越富足,
希望家鄉的環境越來越美,
希望下一代有更好的發展,
此時此刻,
他們也正在這條道路上不斷前進。
資料圖:農民在收割水稻,收穫豐收的喜悅。 鄧和平 攝
今天,是他們的專屬節日。
在這裡,
由衷地向每位中國農民道一聲:
節日快樂!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