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海拔最低的盆地,也是中國最熱的地方



吐魯番盆地是世界上最低的盆地,也是中國最熱的地方。它位於中國新疆天山山脈東南面的博格達山與覺羅塔山之間,東經89度11分,北緯42度56分。東西長約245公里,南北寬約75公里,面積有50140平方公里。吐魯番盆地屬荒漠地形,呈環狀結構,盆地中部極度下陷,地勢極其低洼。許多村莊和農田均在海平面以下,最低處比海平面低154 米,是我國最低的地方。吐魯番盆地四周環山,海拔均在4000 到5000 米左右。

「吐魯番」系維吾爾語的漢語譯名,意為「最低的地方」。這個最低盆地的成因,據地質學家研究,認為在遠古的中生代,吐魯番這個地方已是個大窪地。之後在新生代喜馬拉雅造山運動興起,特別在距今一百多萬年的第四次新構造運動中,天山重新折裂上升,形成巍峨的高山,而吐魯番盆地卻造成強烈地陷落下去,大部分降到海平面以下,這就是造成它現在如此低的根本原因。此外,這裡的地勢為什麼持續沒有多大的變化呢?這與當地的氣候與地形有關。吐魯番盆地氣候極度乾旱,雨水極少,水流自然移運物的能力極差,故盆地中堆積物極其微小,這是一個重要原因。另外在第四次新構造運動中,盆地中部又形成了一條由東向西的火焰山,由於這座低山的阻隔作用,從天山被流水攜帶下來的風化物質只能在山北積累,而山南就受到了保護,避免了堆積,因而長期以來得以保持在海平面以下的地勢。吐魯番盆地的地勢特殊,四周環山,其北面的博格達山的主峰海拔達5445 米,而盆地中的艾丁湖面海拔-154 米,在這樣短的水平距離內,高差竟達5600 米,堪稱自然界中的一絕。

吐魯番盆地

「吐魯番」是維吾爾語「低地」的意思。它是一個典型的地塹盆地,是中國地勢最低的地方。大部分地面在海拔 500米以下,有些地方比海平面還低。 盆地中心是海拔為-154米的艾丁湖面,是中國大陸的最低點,也是僅次於死海的世界第二低洼地。

吐魯番盆地氣候極度乾旱,雨水極少,水流自然移運物的能力極差,故盆地中堆積物極其微小;另外在第四次新構造運動中,盆地中部又形成了一條由東向西的火焰山,由於這座低山的阻隔作用,從天山被流水攜帶下來的風化物質只能在山北積累,而山南就受到了保護,避免了堆積。正因為以上兩個原因,吐魯番盆地長期以來得以保持在海平面以下的地勢。

吐魯番盆地的地勢特殊,四周環山,其北面的博格達山的主峰海拔達5445 米,而盆地中的艾丁湖面海拔-154 米,在這樣短的水平距離內,高差竟達5600 米,堪稱自然界中的一絕。

吐魯番盆地內的氣候極其乾燥炎熱,素有「火洲」之稱,當地民間流傳著「沙窩裡蒸熟雞蛋、石頭上烤熟麵餅」的說法。每年夏季,氣溫持續在38℃以上,甚至有時超過47℃,每年日平均最高溫達40攝氏度以上的酷熱天氣就有25天左右。歷史上1975年在此測得49.6攝氏度。創歷史上最高氣溫紀錄,而地表最高溫度竟達82.3攝氏度。是全國氣溫最高的地區之一。盆地北側有一座紅色砂岩構成的山麓,這就是我國古典名著《西遊記》中描寫的「火焰山」。在這裡烈日高照, 地面被烤的煙雲繚繞,連氣也喘不過來,簡直好似火焰噴吐,故名火焰山。這裡地表溫度多在70℃以上,最高達到82.3℃。

由於吐魯番盆地四周的山嶺高聳,盆地內部受熱快而散熱慢,形成了那裡夏天高溫乾燥的氣候,其蒸發量是降雨量的百倍甚至是數百倍,夏天酷熱,最高氣溫曾達到過49.6℃。盆地北部有豐富的地下水源,當地人為減少水的蒸發,修建了著名的「坎兒井」,把地下水引出地面,澆灌莊稼。吐魯番盆地的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故那裡生產出來的瓜果十分香甜,深受人們的喜愛,最著名的有哈密瓜和葡萄。此外,盆地內還蘊藏著儲量可觀的油氣資源。

在氣象學裡,表示一個地方夏季炎熱程度有許多指標。但不管哪個指標,它的冠亞軍都在吐魯番盆地。

大家最關心的也許是這個地方出現過的最高溫度,氣象部門稱之為極端最高氣溫。吐魯番盆地中的民航機場在1975年7月13日曾測得49.6℃,亞軍是盆地中的托克遜氣象站,48.0℃。

極端最高氣溫是瞬間發生的,數值難免有偶然性。如果把最熱7月中每天的最高氣溫平均一下,稱為7月平均最高氣溫。吐魯番和托克遜分別是39.9℃和39.3℃。

不過,極端最高氣溫和平均最高氣溫都是在白天出現的,如果把夜間氣溫也平均進來,就是平均氣溫了。我國7月平均氣溫最高的地方也是吐魯番和托克遜,分別是32.7℃和32.3℃。

大家知道,午後最高氣溫達到35℃以上的日子是很炎熱的,不妨稱為炎熱日數。那麼全國炎熱日數最多的地方也在吐魯番盆地,吐魯番和托克遜分別是每年98.4和94.4天!

如果我們把日最高氣溫達到40℃以上的日子叫酷熱日數,那麼吐魯番和托克遜每年分別有38.3和31.4天,也是全國第一和第二。

實際上,吐魯番夏季午後的高溫,是地面高溫通過對流向上傳導的結果,因為空氣一般不直接吸收陽光熱量。因此吐魯番盆地夏季地面比空氣溫度更高。例如,有一次吐魯番氣象局野外考察,曾在沙堆表面測得82.3℃的高溫,埋下的幾個雞蛋回來時也熟了。

吐魯番盆地夏季之熱,主要有三個原因。第一是因為氣候特別乾旱,天上沒有雲彩阻擋強烈陽光熱量,地面沒有水分蒸發消耗熱量,所以陽光熱量得以全力用來升高氣溫;第二是吐魯番的盆地地形,白天陽光熱量不易向外散發。第三是這裡海拔低,在海平面附近,是我國內陸乾旱地區最低的地方。海拔越低則氣溫越高,平均每低100米上升0.6℃

火焰山

唐代詩人岑參曾多次駐足於吐魯番的火焰山前,留下了多首詩作,就中主要寫一個「火」字。在《火山雲歌送別》這首詩中說:「火山突兀赤亭口,火山五月火雲厚。火雲滿山凝未開,飛鳥千里不敢來。」

以上紀錄由世界紀錄愛好者遠山推薦,2009年8月29日,中國世界紀錄協會將其收錄為該項世界紀錄的候選紀錄。

來源:世界之最網 如果您喜歡此類文章,請關注或使用評論功能!!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