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古詩詞大賞(ID_55afc179c9b5)
在宋代,蘇軾是一個全才。
他的詩詞,如《題西林壁》、《水調歌頭·把酒問青天》是千古傳頌的名作;他的《赤壁賦》、《後赤壁賦》是散文中的名篇;他的書法《寒食帖》受到書法家黃庭堅的稱讚……
除了蘇軾,宋代還有一位全才,詩詞、散文、書法、音樂,無不精善,他就是南宋詞人姜夔。
姜夔一生布衣,卻受到范成大、楊萬里等大詩人的推崇,范成大與姜夔結為摯友,他曾贈送姜夔一個歌女。姜夔與歌女攜手同歸,路上寫下一首詩,流傳千古。
這首詩就是姜夔的《過垂虹》。
《過垂虹》
自作新詞韻最嬌,小紅低唱我吹簫。
曲終過盡松陵路,回首煙波十四橋。
垂虹,是吳江縣一座著名的橋。
這首七絕,是姜夔在除夕帶著歌女小紅從范成大的石湖別墅回湖州,路過垂虹橋時所作。
詩中的歌女小紅,就是范成大送給姜夔的。
范成大與姜夔的相識之路,還有點曲折。
- 從楊萬里到范成大,無人不愛姜夔
姜夔一生布衣 ,沒有做過一天官,卻受到楊萬里、范成大等大詩人的推崇。
姜夔出生在一個破落的仕宦之家,他曾四次參加科舉考試,但是都落榜了。
仕途不順的姜夔後來結識與范成大、陸遊等人齊名的詩人蕭德藻。
蕭得藻十分器重姜夔的文才,他說: 「學詩數十年,始得一友。」兩人遂結為忘年交。
蕭德藻還把侄女許配給了姜夔,並介紹他認識了詩人楊萬里。
楊萬里讀了姜夔的詩詞,讚嘆不已,稱讚他 「為文無所不工」,酷似唐代詩人陸龜蒙,也結為忘年之交。
然後,楊萬里一想,這麼有才華的人,不能我一個人知道。
楊萬里專門寫了一封信,把他介紹給了另一個著名的詩人范成大。
范成大曾任參知政事,即副宰相,此時的范成大已經告老還鄉,住在蘇州的石湖 ,他讀了姜夔的詩詞,認為他高雅脫俗,翰墨人品像魏晉中人。
能得到楊萬里、范成大等人的交口稱讚,可見姜夔確是一個很有才華的人。
- 應范成大之邀,姜夔寫就名作《暗香》《疏影》
范成大非常看重姜夔。
公元1191年的冬天,姜夔來到蘇州,再次詣見范成大。這個冬天,在范成大的石湖別墅,姜夔住了一個多月。
范成大非常喜歡梅花。
晚年的范成大隱居在蘇州西南邊的石湖,在這裡,他修建了一個范村,其中三分之一的地,都用來種梅花,他還著有《梅譜》一卷,是一本專門講述梅花的書。
范成大邀請姜夔為梅花寫詞,還特地要求自創新調。為此,姜夔揮筆寫就了《暗香》、《疏影》兩首傳世的詠梅詞。
寫出來後,范成大命歌女演唱,音節清婉,范成大非常喜歡。
姜夔要離開石湖了,范成大將名為小紅的歌女送給了姜夔,兩人攜手同歸,這一天是除夕之夜,姜夔的船路過垂虹,他寫下這首《過垂虹》:
自作新詞韻最嬌,小紅低唱我吹簫。
曲終過盡松陵路,回首煙波十四橋。
讀完這首詩,我們可見姜夔心情的爽朗與自得。
這首詩像一組動畫片:一葉小舟,泛行在江南的水鄉,一座座彎彎的石拱橋,像一道道彩虹,架在河上,倒影在清澈的水波中蕩漾。
一個讀書人,站立船上,吹著洞簫,如泣如訴;一個明艷照人的美女,正低低地唱著歌,那動人的吳儂軟語,迴旋在輕煙中。
「小紅低唱我吹簫」是傳唱的名句,平實的語言,透出姜夔此時閒適自得的心情。
是啊,色藝雙絕的藝伎小紅,低聲吟唱著他製作的詞曲,清婉動聽,而姜夔坐在船頭吹簫伴奏,好一幅才子佳人琴瑟相合的美妙場景。
小七非常能夠體會姜夔此時的歡快心情。
姜夔一生都未做過官,卻得到了范成大等知名詩人的賞識,他心裡是極高興的,更何況,他應邀為范成大寫就的兩首詠梅詞《暗香》《疏影》,是難得一見的佳作。
有懂音律的佳人小紅在身旁,有知名的學者詩人賞識自己的才華,這個除夕的歸途,也顯得那麼歡喜。
讀這首詞,小七總是懷著歡快的心情。
如果你也有高興的事,你也正處在人生自得之中,不妨讀一讀這首詩,體會其中的自得和歡喜。
- 來源:古詩詞大賞(ID_55afc179c9b5) ,如涉版權請聯繫小編QQ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