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共享那也共享,現在「自習室」也開始共享了。
大熱韓劇《請回答1988》里,有關自習室的戲份相當吃重,不僅讓男女主角在裡面睡飽了覺,也讓中國觀眾大感新鮮。
本以為就是個電視劇里的情節,沒想到已經悄然火到了國內。科技君所在的城市,在相關APP上搜索「自習室」,居然也出現了近百條相關結果。
浮躁的時代,尤其對於進入社會工作的成年人來說,能買到一處「安靜」實在是太難得了,付費自習室的悄然走紅,簡直是莫名其妙又理所應當。
花錢才學得進去
「儀式感」泛濫的今天,不得不說付費自習室的出現讓學習也鍍上了滿滿的儀式感。
網絡上,許多選擇付費自習室的消費者頗有些把自習室當做「健身房」的意味:認為自己在買了自習室的時間,就能在這樣的購買行為中督促自己抓緊時間集中注意力,更好地進入學習狀態。
「學習氛圍濃」「安靜」「隔離誘惑(手機、電視、床等)」等等,是他們決定在此消費的關鍵詞。
最重要的是,花了錢,讓他們催生出了學習的「動力」,自習室特有的環境氛圍,讓他們收穫了「努力的快感」。
目前付費自習室的消費主力人群為考研、考證黨,消費的模式有「次卡」「月卡」「年卡」等,每天的花費大多在30元左右,有些自習室為了吸引消費者,還推出了幾元錢的體驗券,消費比咖啡館確實便宜了不少,關鍵是,這裡的陳設完全圍繞學習為主題打造,有單獨的隔間、桌板、書架,環境比圖書館安靜,且考慮到消費者主要是下班才前來,開放的時間也會比咖啡館更久。
科技君查看了所在城市的自習室,它們主要設立在寫字樓林立的區域或繁華市中心,交通方便易找到,大有「鬧中取靜」的意味,周末更是大多需要提前預約,可見市場對其確實有需要。
但這種模式能長久嗎?
嘗鮮狂歡,曇花一現?
不同於日韓,在自習室文化根基尚淺的國內,目前想要培養這樣的消費習慣實在太難。
不少年輕人也承認,自己進入付費自習室主要還是因為好奇心太重。
畢竟,韓劇里積極投身自習室的主角們最後收穫好成績的結果給了年輕人一片正向引導,認為自己也參與了韓劇的一部分,同時也會像主角一樣收穫好運。
但是「自習」是個完全自主的行為,人若想要學習何必非得藉助外力以及刻意營造學習的壓迫氛圍?
另一方面,付費自習室進入門檻太低,很容易大批量湧入經營者,造成質量口碑參差不齊的情況,且目前監管不到位,安全消防方面也容易有隱患。
從自習室普遍的陳設可看出,為了容留更多的自習者,自習室的經營人員會在一間四五十平米的「教室」里擺上40張桌子左右,有許多自習者抱怨過人一多「空間很悶,想透透氣」。
並且,已經有經營者透露,目前付費自習室面臨的一個問題是,大家都沒有形成一個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模式上大同小異。但也有經營者提出了與購物商超、教育機構整合的規劃,讓付費自習室未來的商業化提供了更多可能。
如果是你,想學習會去付費自習室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