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今報·猛獁新聞記者 高冬麗 王姝/文圖
近日,一條「關於 『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英語考試題型調整』的說明」在朋友圈廣泛傳播,根據該說明,2020年及以後中招題型進行調整,將取消單選、增加語篇填空,增加完型和書面表達的分數比重。10月30日,該說法被「官宣」。河南省基礎教研室發布《關於 「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英語考試題型調整」的說明》,與所傳內容基本一致。
單選取消 增加語篇填空 作文分值提高
根據《說明》,調整後的試題分布為聽力理解(20分)、閱讀理解(40分)、完形填空(15分)、語篇填空(15分)、補全對話(10分)、書面表達(20分)。其中,單項選擇題取消,完形填空增加5道題,詞語運用12選10變成了10選10,增加了5分的根據語篇填空題,作文多加了5分,詞彙數量要求從80變到了100。
《說明》解釋,此次調整主要目的是遵循語言教學的普遍規律,突出語篇,強調運用,引導教師關注語言功能和語言運用,有效解決當前英語教學中普遍存在的因「碎片化」、「淺層化」導致的「耗時低效」問題。
據悉,2014年起,河南省高考英語試題(全國I卷)取消20個「單項選擇」、增加「語篇型語法填空」。此次調整,是在河南省高考英語 「單選選擇」已取消六年的背景下,保證小、初、高中英語教學的連貫性,落實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理念的選擇。
當然,此次改革也是有依據的。
《教育部關於進一步推進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教基二[2016]4號)明確指出:依據義務教育課程標準確定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內容,提高命題質量,減少單純記憶、機械訓練性質的內容,增強與學生生活、社會實際的聯繫,注重考查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也提到,應避免過分強調對知識的考查和脫離語言實際運用的傾向,以切實提高評價的有效性;對語言知識的考查應著重考查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不應孤立地考查知識點或對知識的機械記憶。
單項選擇逐漸被新的題型所取代是趨勢
據了解,目前,在新的課程改革形勢下,目前各省市都在積極地探索如何更加科學考查學生的語用能力。
從2017年開始,陝西省以及廣東廣州、湖北荊門、內蒙古赤峰、湖南常德、湖南衡陽、湖南婁底、山東德州、山東濟寧、山東泰安、山東煙台、山東聊城、山東威海、山東棗莊 、山東淄博、四川眉山、四川綿陽、浙江杭州、浙江湖州、浙江嘉興、浙江金華、浙江麗水、 浙江寧波、浙江衢州、浙江紹興、浙江台州、浙江義烏、浙江舟山等的中招英語試卷已經取消了英語試卷結構中的單項選擇題。部分省市如北京、山西、河北、吉林減少了單項選擇試題的數量。
這種試卷結構的改變進一步降低了客觀選擇題的比例,加大了主觀題的考查力度,順應了時代對英語語言綜合運用能力考查的要求。
而且,從未來英語測試的命題趨勢來看,單項選擇將會逐漸被新的題型所取代。
不用學語法了?不僅要學 還要會正確運用
沒有了單項選擇題,是不是不用學語法了?不少學生和家長都有這樣的疑問。
「語法是基礎。」河南省實驗中學初三老師王曉靜說,學生要學會在語境是運用詞彙,而不是單純的死記硬背。
在她看來,這次改革代表著學科進步。無論是增加的語篇填空還是書面表達分值增加,意味著對學生對於整篇文章的閱讀及理解能力要求提高了。
「英語的核心素養中提倡英語閱讀,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王曉靜表示,以前的單項選擇題,只是單個句子中看詞語的運用,沒有通過語境考察學生。一些學生可能也會看著四個選項蒙對答案。但這種方法以後行不通了。
此外,此次增加的題型——語篇填空,即給出一篇文章,五個空,每空一詞,沒有首字母,沒有備選項,需要學生通過對文章的理解來填空,這就要求學生必須在語篇中理解單詞。如果文章看不懂,根本無從下手。
當然,除了對學生要求提高,對老師要求也提高不少。
「無論是教學還是備課,老師們也需要做出相應的調整。」王曉靜表示,比如在教學要中注意學生提高語篇的理解能力、寫作能力等。
據她介紹,從核心素養提出來以後,河南省實驗中學就一直很注重學生的閱讀,比如初一開展有典範英語、科林英語等,初三每周也有一次的閱讀特色課。
那麼,目前的初三學生該如何備考呢?王曉靜給出了三條建議:
第一,還是要抓好基礎。英語的基礎包括詞語的用法等。有些學生作文得分低的主要原因就是存在語法錯誤,所以,語法不僅要學,還要學會正確運用。
只是,不用再單純記詞彙及語法,而是要通篇文章中來了解。
第二則是要擴充課外閱讀,增強語篇理解能力。
第三,要在老師的指導下有步驟的練習寫作。英語作文,是從句子到語篇的逐步練習。當然,有些學生喜歡背一些經典句型或黃金句型、萬能句型,雖然這些句子能為整篇文章「增色」,但是整體來看,如果其他句子語法錯誤多,作文依舊不能得高分。
來源: 猛獁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