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燕西這麼渣,全是被這個女人刻意培養的

2019-08-11     林宛央

作者 ╳ 林宛央 來源公號 ╳宛央女子

配圖 ╳ 來自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

____

《金粉世家》的最後,金燕西的母親——金太太選擇了避世而居。原因是,她對所有的兒女都失望了。

金太太對女兒潤之說:「從前那樣轟轟烈烈,真是合了那句古話,鐘鳴鼎食之家,如今風流雲散,人都要跑光了,我真是做夢也想不到。說變就變,會落到這樣一個下場。」

還有一句話,是金太太自己想了好久,放在心裡未曾說出口的:「生兒養女,到最後落得這樣一種結局,又有什麼意思?」

金太太所謂的「落得這樣一種結局」,到底是什麼樣呢?

是金銓一去世之後,家裡的人便開始各懷心思,暗自勾連,全都在謀算金太太手裡那點錢,而後飛鳥各投林。

小說里明明白白寫了幾個兒子得知金銓病重和去世時的心理。三兒子鵬振想的是:「這個家庭,全賴老頭子一個人在那裡撐持著,他們弟兄們,才得衣食不愁,好好地過著很舒服的日子。倘若一旦遭了不諱,竟是倒了下來,事情可就大大的不同了。」

金燕西呢,一樣的,對於父親去世,確有悲傷,但並非純粹出自於感情,而是悲傷於自己以後沒地方弄錢了。

存著這樣的心思,金家的眾人,在金銓去世後,全都在想辦法如何再撈一筆,然後大家撂開手,誰也別耽擱誰。兄弟幾個,沒有一個想好好守住這個家,金銓的喪期還沒過,大家就已經都在打著分家的主意,生怕遲算計了一步,就會吃上個大虧。

當金太太開始著手分配家產的時候,沒有一個兒子替母親考慮,沒想過人至暮年的金太太到底需要多少錢傍身,而都是想著,怎麼樣能榨出金太太更多的錢。

比如兒子鵬振和兒媳玉芬面對金太太的分家,心裡想的是:「夫妻兩人,曾仔細研究多次,這一次分家,至少似乎可以分得三十萬上下。現在母親一手支配,僅僅只有這些(大概是十萬),將來是否可以再分些,完全在不可知之列。若是就如此了結,眼睜睜許多錢,都會無了著落,這可吃了大虧。」

「仔細」「研究」「多次」,這三個詞,一個比一個厲害,直教人看得心驚。原來骨肉至親,也有如此的算計。

從前大家對金銓前呼後擁,不過是看在錢的面子上;現在,沒了錢,就連親媽以後如何生活,大家也不管不問。

難怪金太太要始終捏住一部分錢在自己手裡。因為生死大事最見人心,喪禮也是各種人性登台表演的舞台,恐怕,在金銓出事的前前後後,金太太已經明白,到底還是只有自己手裡的錢最可靠。

但這場分家還是徹底傷了金太太的心,擊碎她對兒女們最後的一點期待。她獨坐屋中,想起自己的這一生到最後竟然是,兒子們不反對分家,兒媳們恨不得馬上分開,女兒們屬外姓,對金家的一切沒那麼在意,到了她最需要支持的時刻,原來沒有一個人會替她想個法子,振作家風。

終究落花流水,無可收拾。

「人生至於兒女都不可靠,何況其他呢?」

金太太是抱著這種想法徹底與兒女們決裂的。她從前最疼愛小兒子金燕西,可到最後,她也最厭煩金燕西,連金燕西要遠走國外,她也不願意給他金錢上任何支持,甚至,不願再見他。

按道理講,人至暮年,兒女流散,我應該對金太太有點憐憫。

可回顧《金粉世家》的前半部,看到金太太對兒女們的教育,我又覺得:世間一切果,全看自己種了什麼因,怨不得,怪不得。

金太太在金銓去世後,忽而意識到,是該兒子們承擔起責任的時候了。然而,她卻忘了,她從未教過他們什麼是責任。

她對金燕西,對其他幾個兒子,向來是縱容寵溺,兒子們在婚姻里需要承擔的責任,金太太統統都忽略,因她永遠只站在兒子那一邊,認為兒子對妻子負責任,不是一件利己的事情。

大兒子鳳舉在外面養外室,鬧得昏天暗地,被大兒媳發現,兩人吵到驚動全家。金太太不怨怪自己兒子亂來,反倒心裡討厭起兒媳佩芳,認為她不夠大度,明明生在大家庭,卻一股子小市民潑婦的架勢。

後來清秋入了門,一開始對金燕西很包容,金太太還話里話外擠兌佩芳,說你看看人家對丈夫的態度怎樣,你對丈夫的態度又怎樣。

明明這件事,兒媳是最受傷的那一個,金太太卻搞得好像兒媳害了她兒子一般。金銓難得不忙公務,得知這件事,要管教鳳舉,金太太還攔在裡頭,替兒子百般說好話。

金燕西一開始對冷清秋很好,為了清秋開心,去廚房裡給清秋弄粥吃,金太太知道後,非常不以為然,認為兒子不能對妻子這麼好,有失體面。

再到後來,金燕西和冷清秋感情破裂,金燕西渣到為了自己的前程,不惜犧牲婚姻,甚至連孩子和老婆的生死都不管。家裡幾個姐妹都看不下去,說金燕西讓人心寒,但金太太仍然偏袒兒子,認為走到現如今這種地步,是清秋過於高傲,城府太深,自己兒子擱不住她折騰。

清秋決心自立,甘願與金燕西離婚,很真誠地和金太太談了自己的想法,金太太卻覺得冷清秋膽敢批評自己的兒子,真是過於刻毒。

金銓又是不管家事的,在金太太的這種教育下,金家的兒子們,沒有一個不是媽寶男——金錢上極度依賴父母,精神上一味自私,根本不懂得什麼是「對別人負責任」。

在金燕西以及金家兒子的價值觀裡面,有這樣一種聲音:我是全世界最特別的人,我自己爽就夠了,別人爽不爽管我屁事。

因為金太太的價值觀也是這樣的:我兒子開心才是正經事,兒媳婦算個屁啊,至於兒媳婦之外的其他女人們,那就更算個屁了。

金太太幾乎是不遺餘力地在慫恿著兒子們「不負責任」。

她把「母親」這個身份看得太重,認為自己生了他們,也就能牢牢把控住他們;她把自己想得太特殊,認為兒子們隨便對其他女人不負責任,但到了她這裡,就一定會做個盡職盡責的好兒子。

可是,一個男人,如果他對其他女人不負責任,對母親同樣不會負責任。

媽寶男是這樣的存在,他們會要求自己老婆為老媽犧牲,但一旦需要媽寶男自己付出點什麼,他立馬逃之夭夭。

金燕西,金家的每一個兒子,不就是到了需要自己盡責的時候,全都一鬨而散了嗎?他們如此自私與涼薄,金太太是有責任的。

我們在現實生活中,有時候總是會聽到一些媽媽抱怨兒女:「我對你們那麼好,你們就這麼對待我?」

我以前也不懂為什麼。但現在,《金粉世家》讓我有一點思考:所謂的對孩子好,一定要先剔除過分自私的愛,讓孩子學會善意對待他人和世界。如此,他才能懂得,用同樣的善意來反哺父母。

身為父母,如果從來沒教會一個孩子對社會負責任,也就別期待他對你負責任。因為空中建不起樓閣,當你讓孩子對別人自私的時候,其實也是在讓他對你自私。

本期作者:林宛央。瀟洒派生活者,暢銷書作者,未來知名編劇。一個不走千篇一律的人生,卻過得比誰都瀟洒的姑娘。忌矯情,治拎不清,喜歡你的不盲從。商務合作請聯繫微信:qiuxiangjie0122。

微博:@林宛央

個人公眾號:宛央女子(Apple1990-kun )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w2UXmGwBvvf6VcSZxFH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