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畫名家賞鑒」誠請您的添加關注,感謝您的支持轉發!!!祝吉祥、順意!!!
清聖祖仁皇帝 愛新覺羅·玄燁(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即康熙帝,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後第二位皇帝。年號康熙 。是歷史山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康熙手書「福」字:多子、多田、多壽!被書法史奉為「天下第一幅」
康熙帝治國理念,尊奉儒家文化,此匾額被懸掛於 紫禁城 中和殿
八歲即位,年號康熙。親政後,智捕鰲拜,永停圈地,出旗為民,發展生產,加強皇權,平定三藩,平噶爾丹,驅逐沙俄,鞏固一統。精於儒學,對算學、水利、測量亦多造詣。設館纂修《明史》、《古今圖書集成》、《康熙字典》等。
蒙古人稱為恩赫阿木古朗汗(Enkh Amgahan)或阿木古朗汗(蒙語"平和寧靜"之意,為漢語"康熙"的意譯)。
康熙帝書法造詣很深,一生摹寫和頒賜臣下的書法作品很多。
清代內廷書法,從康熙開始走向興盛。康熙從小接受漢文化教育,在位期間,重視文化建設,組織編纂了《古今圖書集成》、《全唐詩》、《佩文韻府》、《康熙字典》等大型圖書。
玄燁曾以擅長書法、專學董其昌的沈荃為師,受其影響,亦極其推崇董其昌的風格,將「海內真跡,搜訪殆盡」。
康熙本人的書法也完全出於董的路數,軟美中涵有博雅的氣度,但卻失去了董書的神韻。他對自己的書法十分自負,經常作書頒賜大臣和外國使節,嘗書寫「清慎勤」三大字,摹刻石上,以拓片分賜內外諸臣,又曾為山東曲阜孔廟書「萬世師表」四個大字,為江西廬山白鹿書院題寫匾額,並以「學達性天」四字頒賜天下各地書院。另有多處勝跡都留下了 康熙的墨跡,承德、北京的三山五園、杭州多處名跡,還有許多寺廟、宗祠等等.......
弘揚中華文化經典,傳播中華書畫藝術.......
向歷代 藝術家致以崇高的敬意!!!!!!
————刊文編輯:朝海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