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道桑榆晚,
最美夕陽紅。
鐘樓區西林街道是有名的戲曲之鄉,這裡活躍著一大批喜愛傳統戲曲的戲迷、票友,他們聽戲、唱戲、編戲、演戲,口口相授、代代相傳。
這其中,就有一位年近八旬的老戲骨,名叫鄒玉珍。
01
年輕時的鄒玉珍就酷愛戲曲,退休後,同齡人大多選擇了喝茶看報、含飴弄孫,鄒玉珍卻依然執著於戲曲。
所以,她加入了西林戲曲藝術團,並且挑起了藝術團各項演出的大梁,帶領退休的姐妹們一起,將晚年生活演繹得多姿多彩。
LOVE
「都是因為共同愛好走在一起的,有著更多的共同語言,在一起互相切磋、共同演出。」鄒玉珍說,和姐妹們一起追求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很開心。
每次演出,鄒玉珍總是提前一個小時到現場。外出表演常常是免費的,光車費一個月就要好幾百元。排戲時需要記譜,錄音機用壞了,都是鄒玉珍自掏腰包。
有人問她何苦呢,但鄒玉珍卻笑盈盈地說,「戲曲帶給我身心愉悅,豈能用金錢來衡量?」
02
既然乾了,就要干好。在戲曲團,鄒玉珍的職務不少,除了擔任指導老師外,還兼演出的主持人和演員。
LOVE
有一次,戲曲隊排練《沙家浜》選段「智斗」,期間一個演刁德一的隊員顧慮角色太壞,最後罷演。這急壞了鄒玉珍,接連做了幾天的思想工作,手機打得直發熱,終未能見效。勸不回老的演員,又找不到新的演員,鄒玉芬自己救起了場。
演出那天,她把那句:現世作惡罪惡深,現在販賣舊貨過光陰。唱的有腔有調,引得眾人聲聲喝彩。「只要群眾喜歡,演什麼都沒關係」。鄒玉珍說。
多年下來,鄒玉珍不僅演過京劇、越劇,還演小品、滑稽等,演的角色早已超過10個,還自己創作了宣傳小戲《繡紅旗》、《西林明天更美好》等多部文藝作品。
03
從2010年開始,為了傳承戲曲文化,西林街道聯合西林實驗學校在校內開設戲曲社團,由鄒玉珍在戲曲表演、唱腔、動作、調度等方面,對感興趣的學生進行訓練。
LOVE
課堂上的鄒玉珍雖然總是板著一張嚴肅的臉,對孩子們要求嚴格,可她打心眼裡欣賞這群小學員。每每看到孩子們身穿厚重戲服,頭戴沉甸甸的飾物苦練基本功,鄒玉珍常給予他們鼓勵。
「小孩子天性活潑好動,要讓他們定住造型一動不動,是個挑戰。但他們進步很快,在台上,也很有颱風。」鄒玉珍說。
如今的鄒玉珍依然神采奕奕,容光煥發。與她交談,那種對戲曲的熱愛之情總是被激發的淋漓盡致,那種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之情感染著身邊的每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