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的忻州,外面已是天寒地凍,代縣峪口鄉峪口村的「富峪輕紡廠」內卻呈現出一番熱鬧而繁忙的景象,工人們正將一批出口襪子縫頭、翻面、定型、包裝,周永平也在忙碌著出庫入庫工作。
「以前,我外出打工。現在父母老了,兩個娃娃又要讀書,就回來了。在家門口上班,既能照顧家庭,還能掙到2000元,真是太好了。」村民周永平向記者說著在家門口就業的好處。
「通過一個月的集中充電,我學到了技術,找到了工作。」能順利到家門口的「富峪輕紡廠」上班,周永平說還得感謝縣裡組織的職業技能提升培訓。
與周永平有同樣感受的還有五寨縣胡會鄉大胡會村的劉三英。今年7月,劉三英參加了五寨縣設在「家門口」的「家畜飼養員」專業培訓班。
一個月的培訓和單項職業能力鑑定後,劉三英9月通過第三方培訓機構——渾源縣北嶽高級職業中學校,與大同市源東商貿有限公司簽訂養殖合作協議。「等這批雞苗成熟產蛋後,我就可以通過公司的平台進行銷售了。」小小的雞苗增強了劉三英脫貧致富的信心。
「學習技能找工作,通過工作賺錢改變生活。」是村民們現實的想法,也是他們心中最真實的願望。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忻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聚焦就業、職業技能提升等熱點難點,在全市範圍因地制宜、因勢利導開展大規模職業技能培訓。
截至11月25日
全市共完成全民技能提升培訓任務5.4萬餘人,占全年目標任務5萬人的108.21%,其中,農村進城務工人員4.7萬餘人,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培訓1.3萬餘人。
忻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還從根本上規範培訓流程、嚴格培訓質量、規範補貼政策、強化安全意識,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制度體系。同時,先後將2500萬元省預撥的補貼資金和4604.14萬元職業技能提升培訓專項資金,按照計劃劃撥到各縣財政專戶,確保全市職業技能提升行動順利實施。
來源:山西日報
編輯: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