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後,再無人間水蜜桃……
25歲的雪莉,離開了。
據京畿城南水井警察署透露,今天下午韓國時間3點21分左右,雪莉經紀人發現她在城南市某庭院住宅的2樓死亡,隨後報警。
當時出動的消防署「試圖對雪莉做心肺復甦」,但無奈她的心臟已然停跳。
有警方相關者回應了大家的關切:
「據我們掌握的情況,雪莉是獨自在家生活的。雖然目前為止看起來是自殺,但我們會考慮一切可能性進行調查。」
無數網友大呼不敢相信。
文文大保貝兒的朋友圈也被「無法想像」的話刷了屏。
文文大保貝兒不追韓國明星,對於雪莉的了解,也僅限於她爆紅於網絡上的一些言行。
我僅僅知道的是,長期以來,雪莉因為「不穿內衣」、「走光」和「與網友互懟」,經歷了大量的質疑。
雪莉曾經在節目上宣稱過自己「是不穿內衣的女人」。
理由是,覺得這樣「舒服」、「自在」、「自己開心就好」。
這有什麼問題呢?
為什麼會有網友站在道德制高點指著她的鼻子罵:「這不就是故意的嗎?這和不穿衣服有區別嗎?」
我實在是理解不了這些邏輯。別人的快樂,管你什麼事呢?
每個人,都有權利選擇,以什麼樣的方式度過自己的一生,而不是按照別人心中所想去活。
女孩子們有沒有穿衣自由?
現在這個時代,女孩子把自己打扮的漂漂亮亮的,早已經不是為了取悅男人了,而完全是為了讓自己高興。
絕對不是給「鍵盤俠」們評頭論足的。
可是,那些不懷好意的人,總是無孔不入。
他們帶著有色眼鏡,站在道德制高點上,以上帝的視角,對別人進行著一次又一次的審判。
「神經病」「不要臉」「放飛自己」「好像是嗑藥了」……每一個不友好的標籤,都被那些鍵盤俠們死死地貼在女孩子們的身上。
雪莉是「網絡暴力」的受害者。
或者,每個追求自我的女孩子,都是和雪莉一樣的受害者。
雪莉有看似光鮮亮麗的外表,但是在她心裡,卻是「很小就進了娛樂圈,身邊沒有人把我當做小孩看,肩膀上的負擔很重,看不見未來,不知道自己堅持的理由是什麼,好像穿著不合適的衣服」。
知情人還道出了雪莉鮮為人知的一面:
雪莉的不安症狀從一兩個月前開始加重了,「平時一直患憂鬱症的雪莉最近因個人的事情心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原本打算退出JTBC綜藝節目《惡評之夜》」。
在結束自己生命之前,雪莉也曾經試圖求救。
她在接受採訪時懇求大家不要再對她網絡暴力了:
為什麼要因為我被罵呢,都是很善良又可愛的朋友,感覺有很多人唯獨對我戴著有色眼鏡,也更加了解我一些,觀眾朋友也請疼愛我一些吧,記者們請疼愛我一些吧。
請疼愛我一些吧。
你我皆凡人。
都是血肉之軀,誰會不在乎流言蜚語攻擊謾罵呢?
「當你開始死去,全世界突然愛你。」
終於,大家都在網絡上開始「疼愛」這個女孩,只是,她再也回不來了。
托爾斯泰曾經說過: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樣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其實,人生亦是如此。
你的一句話,就有可能成為結束別人生命的最後一根稻草。
就像郭敬明在《演員請就位》現場回復質疑的一段話,他說:「我們再對任何事情發表意見之前,我覺得至少有一點是我需要去了解它是什麼……你可以永遠不喜歡,但請允許它存在。你可以繼續討厭你討厭的東西,但請允許別人對它的喜歡」。
我們不知道雪莉是不是因為「抑鬱症」自殺的。
可是,她作為一個公眾人物,所承受的壓力與攻擊肯定比我們普通人多得多。
抑鬱症,離我們很遠嗎?
據統計,全球約有3.5億抑鬱症患者。中國約有 5400萬人確診抑鬱症,已成為世界第 4 大疾病。
目前,抑鬱症在我國的發病率大約為4%,而在一二線城市這一數字上升到了10%~15%左右,已與已開發國家統計結果相近。
自殺已經成為中國15歲到34歲的青壯年人群的首位死因,而在這些自殺的人群中,患抑鬱症的占了60%~70%。
世界衛生組織預測:
到 2020 年,它將成為僅次於心髒病的人類第 2 大疾病。然而,抑鬱症患者的實際就診機率,不超過 1/3。即便治癒,復發率也高達 75%~80% 。
抑鬱症,真的不是矯情;
他們承受的痛苦,我們永遠無法感同身受。
抑鬱症不是病,去辱罵一個有抑鬱症的人才是真的有病。
今天楠總在朋友圈發了這樣一段話,我轉發過來,作為和雪莉的告別:
當你突然死去,突然間,全世界都在惋惜,每個人都好愛你。第二天太陽出來,這些很健忘的人,重新歸於平靜、冷漠,而你已經不在了。好好愛你身邊的人吧,保持善良,保持寬厚。不要往別人身上扔哪怕一根稻草。不要為了任何人任何事情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你要哭、你要撒嬌、你要開懷大笑,你要真實地參與、感知這個世界。Live for yourself.
雪莉,下輩子,希望你做個快樂的女孩。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