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7款面霜使用反饋!親身體驗傳授:學會2個技巧,從此不怕買錯

2019-12-03     MiyaShare


進入冬天,相信大多數人都和我一樣被乾燥所困擾。我一直也在跟大家強調:護膚,保濕真的很重要。當然,論護膚品的保濕,最好的單品當然是面霜。我最近兩年也算是一年四季都離不開面霜。

每次說到產品都有小夥伴讓推薦產品。但護膚品這東西真的是10個人用10種不同的效果,再加上地理環境、膚感喜好等不同,所以推薦產品真的不是明智之舉。但Miya今天會跟大家分享最近一年我自己使用的面霜類產品。


一、個人選擇面霜的重點;

首先在選擇護膚品時我最在意的是保濕力,其次是膚感。在這兩個維度選擇一個自己用起來最舒服的產品。

如果有時間我會在絲芙蘭或者去專櫃試用,通過試用選擇一款用起來還舒適的產品。也就是說:在專櫃選擇產品的時候我是完全憑自己的使用感判斷,不會因為導購說這款能抗衰老,這款能美白而購買。最重要的就是購買自己用著舒服的。

這裡劃重點:了解自己的真實需求+試用=購買到適合的產品!

當然,很多時候也會盲買。比如國外的一些小眾品牌,在國內沒有專櫃就無法試用。主要就是看詳情頁的產品質地,或者看其他人的反饋。一般這種情況下我會查一下產品的成分表,看看產品的保濕成分。當然,即使看了成分表也不能避免踩雷。


不過,護膚品的選擇和使用其實無論如何都存在一定風險性。在選擇時,就像之前說的:我會儘量選擇全球性的大廠、大品牌產品。

另外,我的護膚品使用其實一直蠻節制的,並沒有像大多數美妝博主一次性用很多。我的早晚護膚流程就是一隻化妝水,一隻精華(偶爾2隻),一隻面霜。面霜我也並沒有分早晚,一般是一次性只開一瓶,用完了再開新的。


這樣的好處:一方面不會給皮膚太多負擔,另一方面產品精簡不太容易出現產品成分打架的問題。即使使用過程中出現搓泥、過敏等問題也更容易排查。

二、本年度面霜使用感反饋:



️雅詩蘭黛智妍面霜;


雅詩蘭黛這款智妍面霜用了3瓶,幾乎同包裝還有一款叫精華霜。但兩款我使用下來其實覺得差異並不大。

智妍面霜以醇類作為保濕成分,所以在質地上不算油膩。同時成分中有較高的矽類成分。使用中確實有一定矽感,但相比小棕瓶眼霜來說好太多。我看也有很多人說用這款會搓泥,但我用了幾隻下來並未發現搓泥問題。

官網800+的價格,代購500+其實我覺得性價比並不算高。因為我並不很看重其他功效,所以但從膚感和保濕來說,有更好的替代品。

️雅詩蘭黛紅石榴面霜;


雅詩蘭黛的紅石榴系列之前沒用過。但這款產品用了還是蠻討喜的。從成分上來說:保濕成分依舊是以醇類保濕為主。當然,作為用矽大戶,這一款面霜貴的含量也不低。除此之外還有酵母溶胞物,也有一定幫助角質代謝的功能。

我買的這款是晚霜,相對來說質地稍稍偏厚(會比智妍面霜厚一些),但對於我這種30+的干皮熟齡肌並不算厚重。這個系列的日霜成分中很有氧化鋅,具有一定的防曬功效。當然,個人認為並不能替代防曬霜。後續的防曬還是必不可少的。

這款面霜官方售價590,代購價格不到300,相比智妍來說我覺得這款性價比其實更高。

️嬌韻詩煥顏緊緻面霜;



這款面霜老朋友都不陌生了吧。今年用了2罐都是用的超乾淨,一滴不剩。主要的保濕成分為合成酯,質地不算厚重,沒有粘膩感。但含有卡波姆,使用時偶爾會有搓泥現象。搭配產品和使用手法上需要注意。產品主打緊緻提拉、淡化細紋,有效成分以植物提取物為主。官方售價600+,代購價350左右。個人覺得性價比還是不錯的。

另外,關於護膚品搓泥:很多人一聽到產品有搓泥現象就敬而遠之。其實搓泥並不能說明是產品問題,和產品搭配、護膚手法和皮膚狀況都有一定關係。當然,這裡並不是說搓泥沒問題。但不能用搓泥一個指標判斷產品好壞。

️雅詩敦盈沛靚源保濕面霜;


雅詩敦法國的品牌,其實這個品牌還是很厲害的。有自己的肌因防護專利技術,主要作用是抵抗自由基,提高皮膚耐受力。整個產品使用感也都不錯。但產品在國內一直銷售的不好,只有絲芙蘭有專櫃。據說要退出中國市場。

說說這款面霜:主打抗衰老、細嫩皮膚。有效成分除了角鯊烷就是各種提取物。面霜質地中等,不算厚重。味道是典型的法國高級調香,質地乳白色,不油膩不厚重。絲芙蘭售價600左右,代購價250以內。

整體從使用感來說還是值得購入的,性價比還不錯~但應該不會再回購。


️科顏氏高保濕面霜;

大名鼎鼎的網紅產品,但其實我對它並沒有太多喜感。這罐是125ml的,對我這個熟齡肌大幹皮來說保濕力其實不太足。

這一罐是9月份用的。北京初秋用它就已經保濕不足了。為了增強保濕所以用量比較大,但依舊於事無補。另外再說說膚感:普通用量保濕不足,增加用量又像是一層油糊在臉上實在不討喜。雖然是125ml但依舊1個月左右用完。


另外這裡說一句:有人說摳摳嗖嗖用大牌不如放開了用平價。我覺得這事兒不能劃等號。首先:用大牌時少量並不代表是用不起或者捨不得用。我相信幾百塊一瓶的面霜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就和平時吃飯一樣是正常消費。不存在捨不得用的問題。

其次,選擇正確的大牌產品是能讓你在少量的情況下就解決皮膚的保濕問題,是根本不需要過多用量。拿我自己舉例:科顏氏高保濕後接檔的面霜是資生堂百憂。雖然百憂只有50ml,代購價格400左右,但確實百憂只需要科顏氏高保濕一半的用量就足夠我保濕。

️資生堂百優面霜;


百憂系列算是資生堂的中檔產品。之前用過同系列其他產品好感度不錯。這款面霜依舊是醇類保濕成分,同時成分中含有維E,有一定去角質的作用。但從我那個人使用感來說,沒有刺激性。

官網名稱是乳霜,但質地不算輕盈也不厚重。延展性不錯。北京11/12月份我這個大幹皮用少量就能做好保濕。官方售價近700,代購價400左右。後期會考慮回購。


️Perfect one 帕斐雯骨膠原面霜;


去年年底這個品牌應該是找了很多博主做推廣,我也跟著買了。使用下來感覺是一款被吹噓過頭的產品。產品宣傳時面霜,其實是類似於冷霜的質地。或者直接可以說它是一款乳液。因為就是那種可以流動的質地。

由此可見:產品保濕能力其實是很一般的。像我這種干皮,基本是用不了的。另外,雖然查不到成分表,但我這個似警犬的嗅覺告訴我可能會含有酒精。

很多大人推薦這款一秒即吸收,沒有任何負擔感。確實如此,但濃重的矽感和假滑真的不能忍。雖然很便宜,但依然不推薦。

最後總結:

雖然一直在寫護膚重要的是清潔-保濕-防曬,但有人問我是不是就買最便宜的保濕霜就可以時,我依舊給出的是否定回答。雖然護膚最重要的是保濕,但並不代表大牌是智商稅。

同樣是一款面霜,大牌產品通過一定的配方能夠做到保濕好,膚感也好。為什麼很多20多歲的姑娘用Lamer經典面霜不會覺得厚重,有人說妮維雅是Lamer的平替,你買一罐妮維雅試試,使用感真的一樣嗎?當然不同。


當然,除了膚感重要的還有原材料、配方技術等等。也許你會說,我哪兒知道大牌的原材料會不會更好?但我相信大牌相比小作坊、小品牌來說,更在意品牌聲譽。

——END——

我是認真聊護膚的Miya,希望我的內容對你有幫助!請關注我,跟我一起理性護膚~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vUfK024BMH2_cNUg46b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