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錢龜又稱「三線閉殼龜」,是龜界貴族的代名詞,也是龜界默認的「硬通貨」!它的價位在龜界中一直身處高位,即使如今龜市慘澹,金錢龜的價位相比於其他龜種的價位,它的下行曲線依舊是緩慢的。不可否認,金錢龜的價格確實在逐年下降!但,它真的如大眾所言將步入石金錢龜的後塵嗎?
金錢龜
爭論沒有意義,我們拿金錢龜和石金錢龜做對比,可以看出端倪!
一,金錢龜(三線閉殼龜)和石金錢龜(黃喉擬水龜)的准入門檻
米底金錢龜苗
金錢龜和石金錢龜在被大眾熟悉之前,養殖它們的群體還非常小,知道它們的群體就更少,這個時候的金錢龜和石金錢龜還沒有轉變成被人可以「投資」的角色,它們只是充當著最原始的、小眾化的寵物玩物及煲湯的原材料。在2008年經濟危機爆發後,龜市破天荒地被注入了大量熱錢,原本養殖戶的產能跟不上需求,所以,無論是金錢龜還是石金錢龜,都搭上了起飛的高鐵!憑藉自身的優勢,金錢龜無論從名字寓意還是外觀以及稀缺等方面,都把石金錢龜比得死死的(不排除有人惡意區分它們,以營造哄抬價格的氛圍作為炒作的目的),有言道「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這一對比下來,金錢龜在價位上遠遠超越石金錢龜,此時的金錢龜之於石金錢龜,猶如茅台之於啤酒,王者之於青銅!在資本運轉下,金錢龜逐漸演變成龜界的上乘階級,石金錢龜則變成平民階級!隨著跟投的群體擴大化,金錢龜和石金錢龜逐漸地被廣大群眾所熟悉,後進入龜市跟投的群體已經先入為主地對金錢龜和石金錢龜進行了區分,這個區分就是「金錢龜—貴!」「石金錢龜—沒那麼貴!」,如此一來,閒錢富足的人可以玩金錢龜,也可以玩石金錢龜,而資金不富足的跟投人,只能選擇「石金錢龜」,這樣一來,通過價格機制,直接把很多想玩金錢龜的人阻隔在外,於是,玩金錢龜的群體有限,而玩石金錢龜的群體卻可以無限擴大,這樣兩極分化導致的結果就是:金錢龜的產能之於石金錢龜的產能,猶如冰山一角之于海底冰川!簡而言之,金錢龜產能少,石金錢龜產能極多!最後,石金錢龜崩盤了,價位玩到高位後,沒人跟了!從這點來說,金錢龜的高門檻(價格高,跟投人被阻隔,跟進的人沒有財力進入金錢龜圈)讓它穩住了自己的身價,而石金錢龜則死於低門檻(產能過剩,十分嚴重)。
石金錢龜
二,金錢龜兜底的群體財力比石金錢龜群體的雄厚,換言之:金錢龜的壟斷權掌握在有錢人手上(有錢人畢竟少數),石金錢龜則沒有這種條件(泛濫成災,如洪水過猛,壩口擋不住)。所以,金錢龜不可能像石金錢龜那樣徹底崩盤!
金錢龜
金錢龜由於進入門檻很高,能玩轉得了它的,大部分是有錢的主,所謂每個階級有每個階級的遊戲規則,金錢龜在貴族階級里,完成了高端貨的使命,它的產量被牢牢控制!產量和市場需求均衡發展,對它價格的維穩,十分有利,這種好處直接體現在後來的石金錢龜崩盤後,石金錢龜掉到地平線以下了,而它—金錢龜雖然價格有所下跌,但總體還在高位流轉!但是,反過來看,石金錢龜就不是這麼一回事了,它從幾十塊一隻苗子,被跟到七八百塊一隻苗子,這中途加入了很多民間散戶資本(幾十到幾百塊錢一隻石龜苗子,大眾還是有能力消費得起的),由於進入門檻低於金錢龜,所以跟進的人很多,跟進的人越多,它的養殖群體就越大,一旦這個養石金錢龜的大群體正式出產的時候,推到市面上的石金錢龜苗,量級就特別大,在七八百一隻苗子的高價位運行下,能跟得起的人少了,接手高價苗子的人少了,那麼多的苗子怎麼處理掉?只能採取降價的方式獲取競爭力,如此一來,後果可想而知!從這個角度考慮,金錢龜不可能像石金錢龜那般崩到地平線以下!
石金錢龜苗
三,大眾的潛在認知里認可金錢龜的貴族地位,在龜界裡,也有階級高低之分,金錢龜雖然價格有所下跌,但餓死的駱駝還是比馬大,而石金錢龜已經是崩盤俠。在大家的認知里,成為價格平的代名詞!基於此,金錢龜高貴的品牌效應還會一直持續下去!即使未來它的價格跌破1000元/只,它也還是比巔峰時期的石金錢龜強!
金錢龜養殖基地
所以,金錢龜沒有理由步入石金錢龜的後塵!否則姓「金」還有什麼意義?
米底金錢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