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歲前想要大格局,一定得逼自己讀懂《論語》

2019-12-12     喜馬拉雅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曾經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個問題:


為什麼到了今天,我們還要讀《論語》?


馬雲在一次採訪中,談到讀書時說的話,給了我們答案:


「《論語》中的人類智慧2000年而不衰,是我重複看、不斷看的書。可以說讀懂了它,就是讀懂了人。」


那麼,如何算讀懂《論語》呢?明白每句話的意思就算讀懂了嗎?


肯定不是。


關鍵是要結合我們的人生問題去理解《論語》,才叫真的懂。否則讀再多版本的《論語》都是白讀。


但這很難。


但有一個人迎難而上,想解決普通人「會背不會用」的問題,讓《論語》走出課堂。


他就是樊登。



莫言、黃曉明、劉璇等大咖力挺

他是「中國最會講書的人」

他是幫助2500多萬人養成閱讀習慣,被眾多書友稱為「中國最會講書的人」;


莫言、黃曉明、劉璇等明星大咖力挺他的「萬人讀《論語》」活動,微博熱度達8332萬。


金氏世界紀錄證書


可即便如此,他也曾經歷過焦慮迷茫、鬱郁不得志的職場低谷。


但他在《論語》中找到了生活的破局之道。


2001年進入央視,跟著崔永元做節目那會,是樊登人生中的一個低谷。


當時傳統媒體開始走下坡路,台里欄目被砍了一大半,樊登策劃的很多節目也都被領導給斃掉了。


那時常跟《實話實說》一群知識分子開會,人家常引《論語》吐槽、開玩笑,而他卻不懂其中三味。


在這種情形下,他每天提心弔膽,生怕自己被央視掃地出門。


那時候樊登還背著房貸壓力,總擔心還不上了,常常焦慮惶恐,無所適從。


焦慮又迷茫,樊登拿起了《論語》,一字一句認真重讀那些早以為熟悉的句子。


孔夫子告訴他,「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憂道不憂貧。」大白話就是,君子只怕自己沒修養、沒本事,不怕自己沒飯吃。


這句話,於普通人而言,讀上百遍,也就只是一句話。


但這句話之於樊登,讓他有著天啟一般的頓悟,那種醍醐灌頂、當頭棒喝的效果出現在了樊登身上。


他不再憂慮又或者安逸於清閒的處境,而是努力去提升能力:請教前輩、主動承擔更多工作、業餘充電……



每每有所懈怠,便默誦這句話,讓自己不至於太過墮落。


樊登說:「在此之前,從未想過《論語》一本書就可以解決生活里的煩惱。


  • 他遇到因為不了解而錯怪他的人,會想到夫子說過的「人不知而不慍」;
  • 每做一事前,他會想如果別人要求自己這樣,自己會高興嗎?此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 在學習的時候,再也不因為知識的無邊無際而焦慮,因為千年前的夫子跟他說:「學然後知不足。」


雖然《論語》不是靈丹妙藥,但在樊登這裡,確實起到了不可言喻的妙用,讓他從焦慮和迷茫之中擺脫了出來。


從焦慮職場人,到從容創業者

他說:「《論語》改變了我的生活」

後來他又花了一年時間讀《論語》,從翻譯版本開始看,到南懷瑾、李宗吾、錢穆,再到古人關於《論語》的各種註疏,讀的時候,跟自己的思考相互印證。


樊登發現,其實西方有很多書籍,《論語》中往往有類似的論述,愈發感受到論語的博大精深。


  • 比如稻盛和夫的《活法》說的就是「盡人事,知天命」
  • 一行禪師《正念》整本書都在講述「鮮能知味也」這個道理
  • 《終身成長》和「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的觀點一脈相承.....


樊登發現,《論語》看似沒有主線,其實要解決的其實就是一個人怎麼安身立命的問題。


由此,儒學成為樊登的底層知識架構。


正如一句流傳很廣的話所說,「半部《論語》可治天下,而剩下的半部《論語》,可修吾身。」


嘗到了讀《論語》的甜頭,樊登如饑似渴地看國學、經濟學、心理學……才有了後來他創立的「樊登讀書」,到現在,已經影響了超過2500萬人。


從一個焦慮的職場人,變成一個從容的創業者,《論語》貫穿了樊登的改變。


讀懂了《論語》一本書,再讀千萬本書,皆無往而不利。


現代人為什麼還要讀《論語》?

林洋是畢業2年的職場新人,總能看到自己這個朋友成為了小網紅,那個朋友月入過萬……


而自己卻還是公司里的小透明,十分焦慮迷茫。


後來,他參加了樊登老師的一個講座,樊登老師問他:


「《論語》講『三人行,必有我師』,畢業之後,你的社交圈是越來越窄,還是越來越廣了呢?」



林洋仔細思考了一下,這才驚覺自己已經很久沒有認識新的朋友。


於是他開始鼓起勇氣,參加各類活動,一有機會就厚著臉皮和前輩們溝通請教,有什麼自己能幫上的就無償幫忙,只為多學點經驗。


沒想到,短短3個月時間,就因為在當助教時,幫助了一位海外房產投資的前輩運營新媒體,而被邀請過去工作,月薪翻了足足2倍


「生活的覺悟有時就在一瞬間,很幸運能夠在這個年紀,聽到真正將經典落地的解說,指導我走出生活困境。」


又比如朱月,今年正好30歲,被提拔為主管之後就一直不太順利。


到底要怎麼樣管理員工?為什麼下屬總是會犯各種低級錯誤,讓整個項目都搞砸?


一次上班路上,她聽到了樊登老師的《論語》解讀:


君子求諸己, 小人求諸人。


我們所能夠支配的範圍,只能在我們的影響圈當中,不責怪這個世界,也不要抱怨他人。


經過一段時間反思之後,朱月開始逐漸正視自己在管理中的問題:


  • 出一個流程自檢文檔是不是能降低錯誤率?
  • 活動最後一步讓所有人審核一遍會不會更好?
  • 內部溝通機制可以優化嗎?......


做好自己的工作之後,朱月發現,團隊里的每個人工作效率都越來越高,出錯率也越來越低,在季度大會上甚至因為業績優秀,還拿到了最佳團隊獎。


朱月說,現在已經很少因為工作而煩惱。


因為無論是自我提升、向上管理、向下激勵,《論語》中都能找到「參考答案」。



「只有我們用《論語》時,它才是一門活的學問」


很多人會問,「為什麼我也讀過一點《論語》,但生活仿佛沒有得到改善?」


樊登一語道破了其中的關鍵:


只有我們在用《論語》的時候,它才是一門活的學問。



比如,我們都怕交到負能量的朋友,如何看一個人值不值得交往呢?

交朋友只看聊了什麼還不夠,「孝弟也者,其為人之本與?」,如果他對待家人敦厚,工作認真勤勉,那這個人還是靠譜的。


又比如,生活中、工作中,如何更深層次認識一個人呢?

「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不看他說什麼,而看他做什麼。


樊登老師本人就是在《論語》的影響下改變了自己的生活。因此,「如何立足現世, 將經典落地,解決你的現實困惑」,正是樊登老師最擅長的。


從學習方法、職場進階、商業案例、家庭教育再到道德禮儀……樊登想帶你用《論語》讀懂中國人情社會,掌握做所有事情的底層邏輯。


你可能會問,《論語》真有這麼大作用嗎?


  • 少年成名的易烊千璽,在《論語》中讀到了謙遜的為人之道,《這就是街舞》中信口拈來「泰而不驕」;
  • 中國首富王健林在《論語》里讀懂了商業經營之道,不僅自己深入鑽研,還推薦萬達集團全體員工學《論語》;


每個人都能在《論語》中,找到自己生活的答案。


如果你也想:


  • 擺脫當下面臨的困惑迷茫焦慮;
  • 構建並掌握終身學習個人提升的底層邏輯;
  • 通過《論語》經典智慧,讀懂中國人情社會,提高情商;
  • 建立對閱讀的興趣,從此和古往今來最有大智慧的智者為伴。


樊登老師的《論語》解讀或許會給你一個改變的契機。




他將結合自己的生活見識經驗,以及多年讀書、講書經歷,細緻剖析上半部從《學而篇》到《鄉黨篇》,共10篇,125期內容。


結合原文+釋義+要義闡述+生活案例360°延展透析,帶你讀透《論語》。


莫言、戴建業、黃曉明等大咖聯袂推薦

樊登全網首次開講

學會處世之道,擁有破局思維

70小時精講論語,依託海量案例

透析原文原典

獲取終身受用的心力、心法

一本《論語》讀懂中國社會



1.立足現世, 將經典落地,解決你的現實困惑

在回歸《論語》原典的基礎上,結合21世紀當代生活案例,探求其在今天應該得到怎樣的應用。


2.拒絕枯燥晦澀的解讀,接地氣,能聽懂

非學術派講述,不掉書袋,以平等視角,像老友攀談一樣和你探討先哲之智,講人人都能懂的《論語》課,人人都能用的為人處世智慧。


3.課程重實踐、不空談,周末復盤,溫故知新

每個周末,樊登老師會布置課後思考小作業,活學活用。課程重實踐、不空談。不僅是教你學,還會教你怎麼用?


4.多重驚喜福利,限時免費大放送

優秀學員,更有機會獲得樊登老師簽名書籍,好書福袋,喜馬拉雅VIP會員等周邊福利...


《論語》是三千年來所有中國人識字讀的第一本書,早已成為中國人性格、思維方式、審美、處世方式的最大公約數,掌握這個公約數就是掌握中國社會的最佳路徑。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vKHJEG8BMH2_cNUgMSCR.html



我算是看透了

2020-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