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營養很關鍵,牢記這三點,最後一點,促進胎兒大腦發育

2020-01-05     母嬰期刊

孕期是個非常特殊的時間段,飲食非常關鍵,營養好壞決定胎兒的健康,必定要慎重對待。

1、葉酸

很多人感覺懷孕之後吃葉酸,生完之後就不用再吃葉酸了。它有什麼作用呢?最主要的重點在於葉酸與細胞分裂相關。譬如精子與卵子結合之後,小朋友的細胞開始分裂,這與其大腦相關,葉酸欠缺可影響大腦發育,這是一個很嚴重的現象。

我們成年人都有器官合成了,但是細胞分裂還會進行,人體可以分裂好細胞與壞細胞,後者是腫瘤細胞。葉酸會影響細胞的分裂。從目前來看,假設女性有吃葉酸(非葉酸補充品),而是吃蔬菜較多的人,其細胞分裂長出壞的腫瘤細胞較少。因此,葉酸具有一定的抗癌效果。

2、碘

如果孕媽缺碘會有症狀嗎?專家強調,孕期缺碘的症狀就是甲狀腺低下,孕媽會感覺很疲憊。有的寶媽在生產後,檢測到甲狀腺低下,出現疲勞、水腫、便秘。有些女性認為缺碘平時不易發現,有的是因為飲食過於清淡的影響,燒菜時放太少的碘鹽,如果生活太健康也是不對的,選擇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很重要。

有的人平時吃鹽不多,但是他們攝入的鹽可能來自醬油或調料,有的人做飯不用鹽,放入醬油調味,裡面無碘,可以嘗到鹹味,不代表可以從鹽中攝入碘。重點來了,假設你不確定鹹味的來源,你要在每天的飲食中,要有一些海鮮類的食物,如紫菜、魚、墨魚、蛤蜊等,這些食物每天至少吃一次,而且不要等到懷孕後再吃,太晚了,真正有效的都在前面。我們聽起來很容易,可能有些人一天內都不會吃到這些食物,可能會吃豬肉、雞肉等。

其實,在煮菜時加些食鹽就可以了,不必刻意去補碘。

3、體重

懷孕期間的體重改變,有的孕婦減少10斤(以增加24斤為基礎),最後增加14斤,有的孕婦增加30斤(以24斤為基礎),最後增加54斤,哪個最有可能對胎兒大腦的發育構成威脅呢?醫生建議,孕期增加體重的合理範圍在20-24斤之間,體重增加過多或過少,都足以對胎兒造成傷害。

因此,以母體的體重為例,比如孕前為100斤,產婦的體重增加到114斤,另一個是增加到154斤,這兩種情況哪個對胎兒腦部發育影響最大呢?答案是後者。那麼體重為114斤時,會不會胎兒營養不良呢?孕媽也不知道飲食會補充到胎兒的哪些地方,寧願多吃,考慮到胎兒可以多吸收一些。

有的孕婦在孕早期因為一吐,吃不下東西,老公會買很多東西給妻子吃,即便吃不下了,老公也想讓多吃一口。看著老婆不吃了,他也開始吃,接著妻子就產生了食慾。所以,倒是把老公的體重漲上去了。她在孕七月去產檢,體重胖了30斤,醫生告訴她,體重需要控制一下,麵包、澱粉類的食物最後會胖在孕媽身上。因為後面考慮要自然懷孕,擔心生不出來。控制體重要看孕媽會不會區分,「長胎」的營養,加大力度吸收,胖在孕媽身上,關係也不大,產後想辦法去減肥就好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vF_kd28BMH2_cNUgQdz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