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的危機已不僅是脫歐

2019-10-05     中國網觀點中國

英國首相詹森

陶短房 旅加學者

10月2日,英國首相詹森向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提交了所謂英國脫歐「最終報價」,並表示「如果歐盟不接受,則英國已準備好在10月31日期限到來時無協議脫歐(即硬脫歐)」。

詹森的「新報價」主要集中在英國-歐盟間爭議最激烈的愛爾蘭-北愛爾蘭邊界管控和稅務安排方面。

按照原本達成的脫歐協議,英國和歐盟暫時通過一個類似「關稅同盟」的臨時機制,確保在脫歐後一段時間內英國-歐盟間仍維持目前的零關稅機制,這樣一來也就無需考慮在愛爾蘭和北愛爾蘭之間設立邊界管制的問題,雙方將在2020年7月前進行「充分協商」,以尋求解決方案,倘尋求不到,期滿後將恢復愛爾蘭-北愛爾蘭邊界控制,整個英國和歐盟間恢復互相徵收關稅的「前歐盟時代」狀態。這個方案實際上等於給英國設立了一個「關稅過渡期」,但又不讓英國單獨掌握這個「過渡期」的節奏。

而詹森「新報價」則建議在10月31日脫歐期限後,英國本土和北愛爾蘭實行不同的關稅政策,後者仍暫時留在「歐盟關稅區」,而從英國本土進出北愛爾蘭的貨物則要徵收關稅,這樣一來,愛爾蘭-北愛爾蘭就等於保持「脫歐」前的關稅互免現狀。北愛爾蘭和愛爾蘭間的「管制協議」四年一續簽,詹森建議這一「脫歐臨時安排」也與之同步,每四年審核並續簽一次,只有北愛爾蘭議會通過脫歐協議,才會在愛爾蘭-北愛爾蘭間恢復邊界管制和關稅。

問題在於,英國真的如詹森所言「準備好了」麼?

9月24日,英國最高法院剛剛裁定詹森親自向女王要求的、自9月14日起議會休會五周無效,而在此之前,由於多位執政黨(保守黨)議員倒戈,詹森內閣實際上已失去了在下院的多數議席支持,解散議會提前舉行選舉不可避免,之所以還未發生,只不過因為「倒詹森派」想等到一個詹森足夠狼狽、自己勝算更大的時機罷了。

詹森的「新報價」得到了北愛爾蘭地方性政黨——北愛民主統一黨的支持,這個在英國下院擁有10個議席的地方小黨是保守黨執政的唯一同盟黨,也是迄今唯一全數支持詹森「新報價」的黨,而其它政黨,不論工黨、自民黨、蘇格蘭民族黨等反對黨和其它地方政黨,還是保守黨這個四分五裂的執政黨,對這個「新報價」都表現冷淡,工黨黨領科爾賓更表示,「新報價」比原來的脫歐協議「更糟」。

問題是他們有沒有「更好」或至少「不那麼糟」的方案?並沒有。

下院連續表決四次杯葛了脫歐協議,並迫使前首相特蕾莎·梅辭職;他們在9月4日和10日兩次通過決議,不允許首相和內閣繞過議會表決程序自行脫歐,並要求英國政府向歐盟提出,在10月31日脫歐最後期限到期後,再將期限順延3個月——但再順延又如何?不論是脫歐與否、「硬脫歐」與否,還是要不要再搞一次「脫歐公投」,目前這個方方面面相持不下的下院都達不成任何共識。

事實上不論執政黨保守黨,還是最大反對黨工黨,在這些最關鍵問題上都莫衷一是,絕大多數議員僅僅能在兩個問題上勉強達成多數共識,一個是「現在的脫歐協議很糟、我們堅決不同意」,另一個是「現在的首相不行,需要把他換掉」,甚至現有協議怎麼糟、「不行」的首相如何換,也照樣達不成任何協議。

直接接收「新報價」的容克,恐怕是歐盟領導人中對英態度最「柔軟」的「布魯塞爾人士」,即便他也坦言,這份「新報價」並不能讓他感到「驚喜」,而歐盟負責英國脫歐事務的首席談判代表巴尼埃和歐洲議會脫歐指導委員會主席韋爾霍夫施塔特則乾脆認為,這不過是「詹森討價還價的把戲」,目的是利用期限將至的窘迫,逼迫急於了事的歐盟作出更多讓步。至於布魯塞爾(歐盟總部)、斯特拉斯堡(歐洲議會所在地)和其它歐盟國家首都,則更是一片不耐煩之聲。

一些歐洲分析家(如羅伯特.舒曼基金會分析家、基金會布魯塞爾辦事處主任莫里斯指出,歐盟的底線一共三條:防止愛爾蘭-北愛爾蘭間出現「硬邊界」;保護愛爾蘭經濟不受衝擊;確保歐盟內部「單一市場」,詹森「新報價」與之背道而馳,且如此一來等於讓英國、確切說,是讓英國北愛爾蘭議會大廈手握「脫歐」的否決權、和「脫歐」方式方法的遙控器,這是歐盟各國領導人、尤其愛爾蘭總理瓦拉德卡所絕不能接受的。

關鍵在於,詹森的威脅也並無多大意義:如今的議會「建設」能力不足,「破壞」能力卻綽綽有餘,議員們難以就任何一份脫歐或不脫歐協議達成共識,但足以杯葛任何版本的脫歐協議草案通過,現在的協議如此,「新報價」也如此,「新報價被拒後的硬脫歐」又如何可以例外?

當然,詹森還可以繞開議會直接行使行政職權「硬脫歐」——但他連議會「停擺」都吃癟,強推「硬脫歐」又會如何?

或許此時此刻我們只能等,等各方實在繃不住後終於「一拍兩散」下決心解散議會提前選舉,等著看新選出的下院和由此產生的下一屆內閣,能把「脫歐」這場肥皂劇,再折騰出怎樣的花兒來。(責任編輯:唐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vDYlm20BMH2_cNUg47Z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