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介紹從播種或扦插到最終定植的養護流程(滿滿乾貨)

2019-11-29     春來花樹

詳細介紹一下從播種或扦插到最終定植(下地)的流程(經歷幾次換盆、施肥的種類和時間點、普遍的修剪、宿根植物的花後護理)

播種扦插到定植,一般換盆一次就可以了;換盆需要注意的,不需要太大的盆,一般控制在口徑10cm以內的小盆,由於扦插或者播種用的基質是不需要養分的,換盆用的土需要增加養分,個人建議在小苗上盆的基質里直接添加氮磷鉀均衡的緩釋肥,不建議小苗直接使用大量氮肥,不利於定植前發展成壯苗。定植適宜時期是根系旺盛,一般從育苗盆底部看見大量根系就可以進行最終定植了。

這是一個錯誤的例子,根系長到這種程度定植就比較晚了。

關於修剪的問題,這個話題量太大了,我只說一下基本的吧。大部分植物在生長期都是可以修剪的,減去殘花,枯枝,病葉,弱枝,不喜歡的枝都可以,儘量挑選在天氣晴朗的天氣進行,傷口不會因為雨水造成感染,修剪要剪到葉片生長的部位,不要保留既沒有葉片,也沒有芽點的一小段枝條。

宿根植物的花後管理,可以進行稍微重一點的修剪,剪掉三分之一左右的枝條,尤其是開花枝條,沒有收種子的打算的話,一定不要讓其結實,稍微增施氮含量較高的肥料復壯一下,不要過度的施肥。


2.土壤的調配,酸鹼度的測定和改良,以及中藥渣在土壤改良中起的作用

土壤的調配,通用的栽培基質,一般含有基質比如泥炭,椰糠,腐葉土5-6成,4成左右的顆粒,比如蛭石,珍珠岩或者樹皮塊,可以適用於大部分的盆栽植物,多肉植物需要增加顆粒的含量到7成作用,蘭花以及其他比較偏門的植物有專門的栽培介質;

酸鹼度的測定可以在網上買ph試紙,將需要測定的土壤加少量水浸水一天,然後測定ph值,當然這個測定的ph比較籠統,強酸,弱酸,近中性,弱鹼,強鹼,精確的ph值需要專業一些的測定工具,但是對於種植的參照來說,完全夠了。強酸強鹼性的土質不建議使用,弱酸性提高ph可以增加石灰岩顆粒,弱鹼性降低ph可以增加弱酸性的泥炭,那用杜鵑或者山茶專用基質添加降低鹼性也是可以的。

中藥渣改良土壤,如果是大田,直接撒,如果是花盆,直接丟,未腐熟的有機殘渣不適合盆花。


3.喜陽,喜陰,耐旱,耐陰植物的分類,以及需要大溫差或大致恆溫能獲得更好生長的植物。

喜陽,喜蔭,耐旱,耐陰的植物是沒有特別嚴格的分類的,不過可以講一下如何大概的去區分這些植物。

種植的花草來源於各種各樣的環境,高山,草原,森林,雨林,沙漠,沼澤,其喜好是和它們原始的環境相對應的這些植物在原生的環境里幾乎是暴露在完全的日照環境中,在種植過程中也是一樣的。

比如多數的多肉類植物,各種觀賞草,不管是水生的還是荒漠環境里的鳶尾類,產自高山區的鬱金香等等;


喜蔭植物大多數是森林的林下物種,雨林中層底層的植物,以及多霧地區的原生的植物,比如多肉類的玉露或者壽,其原生是在灌叢下,所以很奇異的這是一類習慣較低光照的植物,林下原生的苔蘚類,蕨類植物,蘭花,竹芋類,都是喜蔭的;



耐旱的植物有各種形式,一種是乾旱休眠,比如鬱金香這樣的球根植物,另一類是有儲水器官的植物,比如多肉類的仙人掌,另外還有很多根系非常發達的植物是非常耐旱的,比如觀賞草,需要大溫差的植物的原生地多數是季節明顯的溫帶地區和荒漠地區,比如大多數的多肉,以及各種一二年生的草花。


大致恆溫的才能生長的更好的植物有兩類,一類是原產熱帶雨林區的,需要持續的高溫,比如紅掌,鳳梨。一類是產於高山區或者近極地區的,喜歡持續的冷涼環境,比如綠絨蒿,長生草,岩須,高山酢等等各種,園藝上統稱這類植物為高山植物。



4.地栽如何澆水,怎麼判斷是否澆透?


地栽植物由於土壤環境比較穩定,澆水一次可以在比較長的時間內保證土壤的含水量,所以一般不用澆水很頻繁,一般沒有落雨的情況下10天一次完全可以了。剛下地的小苗可以每天澆水,直至沒有萎蔫現象就可以了。


5.出芽期間到底要不要澆水,澆透還是潤濕,芽根部細弱怎麼回事?


播種育苗出芽期間是需要比較高的土壤含水量的,需要澆透,出芽根部細弱比較高是因為環境光照比較弱引起的,播種的種子一旦破土,就需要比較高的光照環境。



這是浸盆播種,托盤裡的一直有水,圖片所示的水太多了,一點點就行,整個托盤放在光照很好的條件下,避免了重複澆水衝倒小苗,也能保持播種基質一直有比較高的含水量。

播種一般長真葉就不需要特別高的水分了,這時候可以規律性的澆水。

希望以上內容對你有幫助,可以收藏起來慢慢看噢。也可以關注我查看更多園藝內容。有任何問題可以隨時私信我。你的關注是我前進的動力,持續更新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vCnevm4BMH2_cNUgGCQ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