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發展網訊4月18日清早8點不到,在奉賢區八字橋路南超大樓里,排起了長長的隊伍,熱鬧非凡。在這裡,開春後南橋鎮首批農民相對集中居住項目正式啟動了。
來得早的老百姓,已經在簽約點等候。8點15分,家住在南橋鎮華嚴村的何金龍,拿著他的宅基地使用證走進了簽約點,一套流程後,他上交了住了40年的宅基地房子的鑰匙,成為南橋鎮第一批農民相對集中居住項目的第一個簽約者。拿到了選房卡,何金龍如釋重負地笑了起來,這些天他已經將房子清空,就等著交鑰匙這一天了。
「終於要住進新房子了,我能不高興嘛。」何金龍說,雖然拿房還要等上一年,但他現在拿到選房卡了,就等於「成功」了一半。同樣喜悅的還有前一天凌晨4點就來排隊的張士春。「早點來排隊就可以早點拿到選房卡。」她揮舞著手中的選房卡告訴記者,希望自己到時候能選個好樓層,能儘快搬進環境優美、配套設施齊全的城市居住小區。
許多村民則沒有張士春那麼幸運,來得晚的他們只能在二樓的等待區域,這裡人頭簇擁,不乏有張士春這樣「連夜排隊」的村民,就為了拿到可以優先選擇想要樓層和戶型的選房卡。不過好在現場,可以看到安保維持秩序和人性化的小凳子配套,許多等待已久的村民也覺得非常滿意。簽約工作小組負責人張嶸表示,給每個村民提供一把椅子,既能夠讓他們很好的休息,又能夠起到防疫作用。「而且我們每個間隔都有1米左右。」
據悉,南橋鎮第一批農民相對集中居住項目涉及南橋鎮的華嚴村、吳塘村、江海村、靈芝村四個村,共簽約328戶。這批集中居住的安置房又稱「150」基地,定位高於普通商品房。東至滬杭公路,北至華園路,南至規劃解放西路,總占地面積148畝,總建築面積25萬平方米。有意思的是,南橋鎮「上樓」方案相對多樣,除了選擇安置房和17100元每平方的貨幣置換以外,村民們還可以選擇股權化的安置。吳塘村的聞阿伯就是其中一個,他宅基地上的房子大約230平方米,按照政策可以拿到2套安置房,剩餘下來的,聞阿伯選擇「買一股股金。」實現了自己農房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民的夢想。
而聞阿伯口中的股金,就是南橋鎮在全區首創推出的宅基地股權化。村民投入30萬元的股金,即可購置上海南悅鄉村經濟發展有限公司在悅晟新苑配套沿街商鋪的一份股份,每年至少有5%的保底收益。在自己的權益範圍內,能夠像「超市」一樣,自由靈活地搭配選擇,正符合了南橋鎮村民們的「胃口」。
推出了宅基地股權化政策之後,「老百姓幾乎是搶購的狀態。」南橋鎮分管副鎮長張峰坦言,接下去鎮里也將陸續推出優質的集體物業,讓老百姓再去認購股權。他說,「在拿到房子,拿到貨幣的基礎上,又能夠拿到股權,股權能夠確保他在今後過程中長期得到穩定的現金收益,這也是我們對老百姓長期權益的一種保障。」(通訊員:吳口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