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虎撲中國籃球專區
文/付政浩評論
宮魯鳴曾在1996年將阿的江從國家隊開除。
如果說宮魯鳴通過孫軍和阿的江兩件事已經讓隊員們領教了他的魄力的話,那麼他破格將當時才19歲的王治郅列入奧運12人名單並委以首發重任則進一步彰顯他唯才是舉的原則。最終,在外界的質疑聲中,中國男籃卻迸發了強大的戰鬥力,從而出人意料地在死亡之組突圍殺出、挺進八強,因此也有人稱讚這屆男籃為96黃金一代,而宮魯鳴本人也就此成為一代名帥。當此之時,賽前的那些詬病質疑頓時一掃而空,取而代之的則是鋪天蓋地的頌揚,此種情形和日後的2015年長沙亞錦賽開賽前後的輿論反轉有異曲同工之妙。
在回顧了宮魯鳴首次執教的經歷後,你會發現,宮魯鳴在1996年創造歷史絕非是靠「摘蔣興權果子」那般簡單。在懾服人心方面,他用一軟一硬兩種截然不同的策略處理了孫軍和阿的江的違紀事件;在臨場用人方面,他拒絕按資排輩,敢於重用王治郅這種新人;在戰術方面,他沒有一味地沿襲蔣興權的小快靈策略,而是有針對性地把小快靈和陣地戰這兩種風格迥異的打法有機結合在一起。所以,1996年的宮魯鳴能夠大獲成功自有其成功之道。
一個可以和宮魯鳴放在一起對比的例子就是,在宮魯鳴1997年初因為個人事務辭職出國後,另一位少帥、時年才36歲的張斌接手了男籃卻立馬遭遇了滑鐵盧。這支在世錦賽和奧運會上雙雙挺進前八的王者之師居然在1997年亞錦賽半決賽中被韓國隨意羞辱,直接無緣1998年世錦賽。
要知道,當時的那支男籃比1996年要更成熟,幾乎每名球員都達到了個人戰鬥力的最高峰,張斌甚至還請回了被宮魯鳴開除的阿的江,總之,單論帳面實力,1997年亞錦賽的那支男籃比1996年要更強一些,媒體輿論賽前也都十分看好他們,甚至還有媒體稱讚性格溫和的張斌比宮魯鳴更能激發球員的戰鬥力。不過,曾經和宮魯鳴鬧過小矛盾的孫軍自有話說,他在日後的自傳《籃筐的記憶》一書中專門談到張斌的最大失誤就是「很講情面,在隊內管理上下不了狠心,任由我們的歪風邪氣橫行。」孫軍儘管和宮魯鳴有過嫌隙,但他還是認定,宮魯鳴是那個時代最適合執教中國男籃的教練,一方面治軍嚴格、鐵面無私,另一方面又極富儒雅氣質和人格魅力。孫軍的態度在當時的男籃球員中無疑極具代表性,可惜,宮魯鳴卻在創造奧運前八紀錄後一去不回頭,直到三年後女籃遭遇低谷,宮魯鳴才毅然回國救火……
第二次起&落:打造女籃黃金一代 雅典兵敗遭扔黑鍋
在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坐擁鄭海霞等巨星的中國女籃成績斐然,曾連奪奧運會(1992年)和世錦賽(1994年)亞軍頭銜。但隨著鄭海霞等人的老去,中國女籃這支世界級強隊居然開始在亞洲範圍內連栽跟頭,從1997年開始亞洲冠軍連年旁落,最可悲的是,1999年亞錦賽上,中國女籃居然接連敗給日本、韓國、中華台北,最終僅列亞錦賽第四,直接無緣2000年奧運會。而在女籃接連遭遇沉痛打擊後,幾位名帥也都先後下課,女籃一時間成為了無人肯接手的爛攤子。在這種情況下,時任籃管中心主任的信蘭成想到了遠在加拿大潛心學習國外先進籃球經驗的宮魯鳴。
1999年深秋,宮魯鳴在信蘭成的幾次電話動員後終於同意回國接手女籃。那是後鄭海霞時代的女籃,一如日後姚明退役後的中國男籃一樣:隊內看似有不少知名老將,但臨場戰鬥力嚴重名不副實。至於當時剛剛起步的WCBA聯賽,除了苗立傑外,似乎也無法培養出來什麼像樣的人才。在這種情況下,宮魯鳴先用一個半月時間跑遍了WCBA的每個賽區,然後大刀闊斧地推動了女籃的換血。除了前一屆女籃的苗立傑外,他引入的幾乎全部都是新人:八一隊的陳楠和隋菲菲,瀋陽部隊的胡曉桃,遼寧隊的王玲,福建隊的陳鷺芸,上海隊的葉莉,廣東隊的潘巍和宋曉雲……
宮魯鳴通過大換血從而為中國女籃造就黃金一代。
可想而知,宮魯鳴這種推倒重建、大破大立的做法從一開始就引起了很多媒體和老球員的不滿。很多人也很清楚中國女籃已經到了必須換血的地步,但他們反對激進的大破大立,只希望能夠修修補補儘早重回亞洲巔峰。所以,在宮魯鳴推動女籃全面換血之初,他承受了極大的輿論壓力。在當時有家媒體的評論很具有代表性:「也許宮魯鳴的換血措施會很成功,但恐怕要到2008年才能真正見到效果,而我們需要的是立竿見影,我們已經無法再承受長期在亞洲沉淪的痛苦了。」
面對這些質疑,宮魯鳴只是一笑了之,毫不在意。鑒於WCBA訓練水平太差,宮魯鳴便將這批好苗子集中拉到柳州進行集訓,一方面認真雕琢他們的體能基本功和戰術素養,另一方面,宮魯鳴還加強了這批女籃在文化素質方面的教育。宮魯鳴請人為女籃創造隊歌,閒暇時請老師教導女籃英語和書法,還給這些年輕的姑娘們講人生道理和勵志故事。注重完美主義的宮魯鳴不僅希望女籃能夠練就高水平的籃球技術,還能成為一個高水平的社會人。
經過宮魯鳴的悉心調教,大換血後的女籃很快就展現出了驚人的戰鬥力。2001年女籃亞錦賽,就如2015年的男籃亞錦賽一樣,賽前,宮魯鳴和他的球隊壓根不被看好能奪冠,悲觀者甚至認為女籃會比1999年的第四名更差。但最終女籃強勢奪冠,隨後又稱霸2002年亞運會,同年還在世錦賽上斬獲第六名。這一連串的優異戰績讓人喜出望外,之前質疑宮魯鳴的媒體頓時盛讚宮魯鳴造就了女籃黃金一代。
女籃一路高歌猛進,大打翻身仗,而男籃則兵敗釜山,於是籃管中心打算讓宮魯鳴出任男籃主帥,消息傳來,女籃球員頓時哭作一團,最終體育總局的分管領導指示「不能拆東牆補西牆」,就此宮魯鳴才留在女籃。此後,外界對他和他的女籃期望值越來越高,2004年雅典奧運會前,體育總局和籃管中心給女籃下達的戰績指標是「保六爭四」。平心而論,這個指標對於當時年輕的中國女籃而言有些過高,但由此可見當時有關領導對連創奇蹟的宮魯鳴充滿了信心。
可惜,由於對對手的情報刺探工作開展不利,再加上當時幾名球員有傷在身,女籃僅獲第九名,這無疑與賽前領導們的超高期望相去甚遠,宮魯鳴一夜間從神壇又跌回凡塵。平心而論,競技體育就是以成績說話,當戰績達不到預期時對相關責任人進行批評實屬正常。更何況儒雅的宮魯鳴向來喜歡反躬自省,就如同2014年仁川折戟後宮魯鳴再三自我批評一樣,宮魯鳴在女籃失利後不僅主動承擔了責任而且認真看錄像反思,所以最初外界輿論都停留在合理的敗因探討範圍內。但很快,就有一些聲音指責宮魯鳴訓練過量,不少女籃球員都被他練傷了膝蓋韌帶和腳踝,這才是女籃飲恨的主要原因。但事實上,以《北京晚報》孫保生為代表的很多記者都可以證實,有些所謂的「被練傷的球員」其實是在WCBA賽季中受傷的。隨著這種指責宮魯鳴訓練不科學的聲浪越來越大,以致於平日平易近人的宮魯鳴也忍不住怒斥某些人在亂扔黑鍋:「是我的責任我背,不是我的責任我堅決不認!」
女籃兵敗雅典成為宮魯鳴一生的痛。
如果只是一些媒體這麼說也就罷了,但時任籃管中心主任的李元偉也對宮魯鳴的很多做法持有異議。李元偉日後在自傳《李元偉籃壇風雲路》一書中曾直言「(宮魯鳴治下的)女籃隊伍已經在實際上脫離了中心的領導和控制」(註:《李元偉籃壇風雲錄》第115頁原文)。李元偉曖昧的態度讓宮魯鳴的處境頓時變得微妙起來。雅典奧運會後,籃管中心曾就宮魯鳴去留的問題開會研討,但鑒於當時宮魯鳴在球員中享有極大的威望,所以籃管中心宣布宮魯鳴出任女籃主帥期間功大於過,將繼續留任。
宮魯鳴在獲准留任後一心只想雪恥,除了留住老搭檔陳德春外,他還招來了剛退役的國手范斌來輔佐自己,目標直指2006年世錦賽和2008年奧運會。但他沒想到的是,李元偉宣布讓他留任只是緩兵之計。因為之前男籃聘請的哈里斯和尤納斯這對外教組合在雅典表現不錯,所以李元偉希望也能為女籃選拔一名外教。這種選拔雖然一直都在秘密進行,但仍有一些蛛絲馬跡可循。事實上就連李元偉本人也都在自傳《李元偉籃壇風雲路》中透露自己早在2005年1月就已經在和國際籃聯的相關人士溝通中國女籃主帥的候選人事宜了。
最終在2005年3月15日下午,籃管中心宣布宮魯鳴下課,女籃將聘請在雅典小組賽中絕殺中國女籃的紐西蘭女籃的主帥馬赫。消息傳來,女籃球員哭作一團,輿論也一片譁然,有媒體不無譏諷地說,原來奧運的「秋後算帳」居然也可以延遲六個月。此外,《弟子下課老師憤慨:某些領導毀了宮魯鳴!》、《宮帥「下課」三問》等替宮魯鳴鳴不平的文章也被人們爭相傳閱。作為一名功勳教練卻被公開解職而不是更體面的友好分手,宮魯鳴本人也頗感意外:「說實話,我本來就應該在奧運會後主動引咎辭職,但我就是不甘心,希望能繼續帶領女籃打出優異戰績來證明自己,但沒想到會是這種下場。」
李元偉用「緩兵之計「拿下宮魯鳴曾引發爭議。
平心而論,如果在雅典奧運會後李元偉立即解僱宮魯鳴,儘管也可能會有媒體表示異議,但畢竟女籃戰績擺在眼前,誰也無話可說。但先宣布宮魯鳴留任又突然在六個月後將其解職,這種做法著實有些不妥:既讓籃管中心的決策威信掃地、有朝令夕改之嫌,也給宮魯鳴和公眾造成一種被耍了的錯覺。或許正是因為感到這種做法不太妥當,籃管中心在宣布解僱宮魯鳴的同時又對宮魯鳴給予了高度評價,並承諾一定會給宮魯鳴一個妥善的安置。
總之,當時籃管中心給予宮魯鳴的評價措辭充滿了讚揚的字眼,如果不了解內情的人看了,恐怕還會誤以為宮魯鳴是因功升職了呢。隨後,宮魯鳴被安排成為籃管中心訓練科研部部長,就此開啟了他韜光養晦的十年歲月。但無論如何,都無法抹殺宮魯鳴為女籃培養出黃金一代的這一貢獻,而宮魯鳴的這批人最終也成為了中國女籃2008年奧運會奪得第四名的核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