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被派駐到村之前,我就已經有想到農村基層鍛鍊的想法,現在有這個機會,不管多難,我都要好好乾。」2019年2月20日,接到正式派駐到海南省萬寧市萬城鎮賓王村委會任鄉村振興工作隊隊長的任命時,張立忠有種如願以償的滿足。
「我是主動申請駐村的。」今年36歲的張立忠原本在海南省軍供站任辦公室主任,聽說單位里要派人到農村去駐村,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他主動向單位報了名。「我是2005年到的海南,之前一直在機關工作,漸漸萌生了想到基層去的想法,想真正了解海南,了解海南的農村。」念頭一出,他沒有耽誤,立即跟家人表明了自己的想法。
「一開始只有父親支持我。」張立忠說,家裡母親年紀大了,身體不好,孩子又小,如果他真的駐村了,家裡的壓力都會壓到妻子身上。這麼一想,他心裡有點不舍。「我父親說,你想去村裡鍛鍊,這是好事。」有了父親的支持,他認真地做通了母親和妻子的工作,在接到任命後,到了萬城鎮賓王村委會,開始了鄉村振興工作隊駐村隊長的工作。
初來乍到勇擔鄉村振興職責
「剛來時,千頭萬緒,不知從哪開始,後面慢慢沉下心來,想著,既然我是個黨員,那就先把黨建工作抓好。」於是,張立忠開始積極建設賓王村的黨支部,嚴格落實支部「三會一課」制度,每月召開支委會議或支委擴大會議,組織學習《中國共產黨農村基層組織工作條例》,加強黨支部成員的理論知識學習,同時督促完成村黨建材料重新進行整理歸檔。
「自從張隊長來了以後,在理論知識、工作方法上都教了我們很多,我們獲益很大。」賓王村監督委監督員肖春亮滿是真摯,這個50歲的阿叔樂呵呵地說,「在年齡上,我是他的老大哥,可在工作理論方面,他是我的老師。」
早晚巡村鄉村重新煥發光彩
「剛駐村時,最大的問題就是語言不通,和村民無法交流,跟村民打招呼時,好多年紀大的老人都會一臉茫然地問『魯做密』,我就敗退下來。」想起剛到村裡時的場景,張立忠還是有些無奈,「那時候工作開展得慢,我就一點一點來,先把村子的情況摸透。」於是,每天一大早和晚飯後,張立忠都要圍著村子繞圈走,一邊走一邊和村民們問好聊天,查看村裡的情況。
在村裡走多了,張立忠對賓王村更熟悉了,對於村裡一些髒亂差的情況也越來越看不過眼。「村裡散養家禽的太多了,衛生死角也多,人居環境條件較差,我就想要改變這樣的現狀。」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是鄉村振興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於是張立忠就帶著駐村隊員和村幹部們,組織村民們,一起打掃村裡的衛生,整治歷史存量垃圾,消除衛生死角,定期對村內衛生進行檢查。功夫不負有心人,在他的帶動下,村民不再隨手亂丟垃圾,人居環境有了很大的改善。
張立忠在村民精神風貌方面很重視,駐村後,通過走村入戶或廣播宣傳解讀黨的十九大精神以及中央12號文件精神,讓農民群眾更加了解黨和國家的政策。通過邀請萬寧志願者服務隊協同村「三委」幹部、鄉村振興工作隊下村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宣傳活動,營造整治工作宣傳氛圍。
走家入戶他成了村民的家人
在賓王村,張立忠不僅是鄉村振興工作隊隊長,還兼任脫貧攻堅中隊長。用他的話來說,「雖然多了一個職務,一樣認真做就是了。」
賓王村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戶17戶78人,其中,已脫貧15戶71人,未脫貧2戶7人,貧困發生率從3.32%降到0.39%,將在2019年實現全部脫貧。
「我家的孫子看到他就高興,平時他還會給小孩輔導作業,帶小孩出去玩。」原來,自到了賓王村,張立忠一直住在賓王村黨支部書記、主任肖亞超家裡,吃住一起,和肖亞超親如一家。肖亞超說,「張隊長不僅在工作上認真,對待村民也像對待自己家人一樣。」
賓王村常住人口有512戶2034人,但張立忠卻說有2035人,他笑著說,「因為我也是賓王村的一口人。」
「在忙啊?房子裝修得怎麼樣啦?」在貧困戶肖小月的家裡,張立忠和他拉起了家常。張立忠說,肖小月是他的幫扶對象,也是讓他覺得很勵志、感動的人。「肖小月家的房子基本上是靠他們夫妻倆用自己的雙手蓋起來的,我晚飯後在村裡散步時,晚上7點半了還看到他們在自己給房子貼磚。」「他們夫妻倆人非常勤勞,如果大家都能像他們這麼勤勞,脫貧攻堅工作就不會那麼艱巨。」在肖小月的家裡看到,正在貼磚的肖小月,瘦小的身軀幹起活來仿佛充滿了無限的能量。
「張隊長基本每天都來我家,了解我家裡的生活情況,給我們講解扶貧政策,幫我們核實各種補助是否發放到位,鼓勵我努力工作,還經常關心我蓋房的情況。」肖小月笑著說,「雖然我已經脫貧了,但他對我們家的關心一點不少,他是一個熱情又有責任心的好人。」
貧困戶楊澤勇一家對張立忠的評價也很高。「張隊長經常會來看我,關心我的健康情況,了解我家的建房進度,鼓勵我們加快建房,早日住進新家,早日脫貧致富。」楊澤勇的妻子肖映輝說。肖映輝患有精神焦慮症、疑病症,張立忠會開解她,給她說一些小笑話,鼓勵她對生活要有信心。
要實現鄉村振興,產業發展是關鍵。張立忠介紹,他們想在村裡養殖泥鰍,發展集體經濟,讓村民都富裕起來,這個計劃目前正在深化中。「下一步,我們要根據村裡的情況再做調研,制定適合村裡發展集體經濟的產業,讓賓王村變得越來越好,讓村民的生活富足起來。」張立忠滿懷信心地說。(陳燕清唐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