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悅樓,湖裡老工業區里的海鮮排檔,其實也不錯
BY小企9999
一直以來,在廈門老土著的執念中:湖裡,不算市區。
所以,朋友們約飯局,幾乎都選在思明,很少會跑到湖裡區。托中秋的博餅習慣,得以有機會到湖裡吃了幾頓飯,感覺這幾年這個曾經的工業區發展得似乎比老城區還好,就海鮮排檔而言,也並不比老城區遜色。
海鮮粥:上桌時芹菜的清香感明顯,粥里有蝦仁、魷魚圈、花蛤,鮮味充分,紅蔥酥的香味隱藏在粥水中,依稀可辨。如果在粥里再多撒一些胡椒粉就更完美了。
蒜蓉蒸龍蝦:來自北美的這種龍蝦,肉質較粗,氣味較腥,要把它處理好不容易。這家排擋的師傅顯然很有經驗,用大量的蒜油平衡腥味,也讓蝦肉變得油潤可口些。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墊底的粉絲很好吃。
豆豉蒸鰻魚:經典的傳統做法,鰻魚肉肥腴中靠脊骨的部分還帶脆感,火候掌握得也很好。鰻魚吃得差不多時發現底下還墊著豆腐。用勺子舀來吃吃看,豆腐質地較實,本味混合蒸過鰻魚的豉油吃也蠻不錯。
白灼蝦:活蝦個頭不小,每一隻抓在手裡都有美好的抓握感,剝去蝦殼,蘸一下微辣的生抽,鮮、彈、微辣後回甜,美好的滋味體驗。
醬油水燒鯃魚:鯃魚是廈門本地土著比較喜歡的海魚,在食諺語中排名前列。這種魚肉質細膩,口感肥腴。這裡用傳統的醬油水燒,搭配蘿蔔乾去腥,紅蔥酥干辣椒增香,青蒜苗配色,經典中有帶有些許變化,挺不錯。
同安煎蟹:閩南風格濃郁的傳統海鮮大菜,煎過的膏蟹脂膏艷麗,油香十足,很受歡迎 。尤其是接待外地朋友,來一道這個既有面子又有特色。
薑母鴨:這種接近干鍋焗的做法主要靠麻油和薑片增香,鴨肉入味深透,肉質乾爽,撕扯著下酒,越嚼越香。
珍珠豆腐:近年流行的黑豆腐據說更具養生功效,口感滑潤嬌嫩,微微的蛋香融進豆香中,再加上咸鮮的醬汁紅燒,口感格外豐盈。
沙茶鍋:紅艷濃香的沙茶鍋里煮著肉羹,芋頭丸,鮮蝦,蟹腿菇,魷魚圈、魔芋結。有意思的是平常喜歡各種肉類配料的我居然覺得蟹腿菇更好吃,從鍋上那一撮鮮蒜蓉可見廚師對沙茶的理解和運用很是老練。
椒鹽豬蹄:椒鹽豬手,口感軟嫩中帶著彈性和韌性,軟硬剛剛好。滿滿的膠質感吃起來很令人滿足愉悅。如果豬蹄上色在下點功夫就更滿意了。
上湯豆苗:清爽不寡味的上湯豆苗,脆嫩多汁,皮蛋的咸鮮融進高湯中,更添一份層次感。
冬瓜蝦餅:這道菜我很喜歡,首先外形看上去團團圓圓,和中秋這個節日的寓意很搭;其次外面的那層冬瓜和澆汁味道不錯;中心的那輪蝦餃泥更是鮮美可口。
糖醋蝦球:糖醋味的蝦球團臥在乾爽的粉絲窩裡,顏值可以加5分;蝦球無需手剝可以囫圇吞,懶人再加5分;喜歡酸甜味的小朋友再加5分,這樣一道菜得分怎麼也不低啦。
沙貝冬瓜湯:這種有「天鵝蛋」美稱的貝類肉質肥厚,鮮味濃郁,用與燉盅極好。一大捧簡單搭配冬瓜片,蘿蔔片煮湯也非常美味,湯味清淡鮮美,在酒足飯飽的時候來一碗,感覺非常舒服。
總評:海鮮餐廳嘛,傳統菜肴品質和口味過得去,還能有幾道出乎意料的新菜,已經不錯的啦,況且這裡價格還比較實惠,這就足以令人滿意。難怪上樓梯時看到還有「必吃榜」等不少獎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