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期的孩子有多可愛?網友的經歷讓人大開眼界

2019-12-20     柏柏育兒漫畫

每個人一生都要經歷兩到三次叛逆期,之所以有叛逆期這個設置,其實就是還沒有長大的孩子急於向父母證明「我長大了」。說到叛逆期,很多父母都感覺到頭大,因為他們可能會突然發現孩子跟以前不一樣了,通俗的說,就是各種不配合,各種不服管。

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叛逆期的孩子到底有多叛逆,可以說每一個叛逆期的孩子,都有一個逗趣的靈魂,哈哈哈哈!

叛逆系列兒童版:

@石頭530:兩三歲的叛逆娃,我喊他快點兒睡覺,她說不要睡覺,我靈機一動改口「那你不要睡覺!不要蓋被子!也不要閉眼睛!」她就很叛逆地蓋被子閉眼睛,五秒入睡了。

@小花籃:小學的時候覺得打招呼好沒意思,一點也不酷,做人要高冷一點,然後我在路上碰到我媽時只對她點頭示意了一下,我媽看到後驚了,然後我就結束了。

@小太陽123:小時候大腳趾頭被板凳砸了,過了段時間那個指甲蓋掉了,我偏要把那個是加蓋放在枕頭邊珍藏起來,我媽無數次偷偷扔掉都被我從垃圾桶撿回來了。

@蘭精林:小時候在農村,被隔壁家的大公雞啄哭了,然後我媽叫我進屋,免得再被捉,我偏不,就跟在大公雞後面哭,大公雞走到哪我哭到哪……給大公雞都嚇壞了……

叛逆系列青少年版:

@嘉嘉:我覺得我的叛逆期很奇葩,每次和媽媽拌嘴了,然後一生氣把所有家務全做了,後面洗乾淨家裡所有人的衣服。

@當時明月在:我叛逆時期,吃飯的時候跟家裡人鬥嘴,很生氣,當時碗在手裡錮著,立馬把碗往桌上一罩,碗在我手裡成兩半了……也會怕被家裡人打,硬生生把裝滿飯菜的碗兩半拼在一起假裝沒事吃完了這頓飯。

@喵小魚:在讀初中的我(女生),因為爸媽老師把我自己扔在家裡,一氣之下把沙發、茶几哐哐哐全堆在了門口(真不知道當時我是怎麼做到的),讓他們再也進不來。後來他們回來了,讓我開門,我死活挪不開沙發。結局嘛,很美好。

真是又好氣又好笑呀,不知道這些孩子們在想些什麼。想來小孩子們的叛逆期雖然讓父母很頭疼,換個角度來看,也是蠻可愛的嘛!

孩子處於叛逆期,給父母的小貼士

1、首先父母要認清孩子的客觀發展規律,比如孩子的三次叛逆期,一般都是發生在2歲左右、8歲左右和青春期,當孩子到了這個年齡,如果出現一些「反常」的行為,父母從思想上要表示理解,畢竟,不是自己家孩子是這樣,別人家孩子也這樣呀,都有一個這樣的過程。

2、其次,面對叛逆期的孩子,父母要懂得示弱,硬碰硬是肯定不解決問題的,多多理解孩子的感受,傾聽孩子的想法,充滿耐心地對待孩子,儘量採用「智取」,幫助孩子平穩地度過這個階段。

​3、最後,對於青春期的孩子,父母應該多關注孩子的社會交往情況,畢竟這個年齡的孩子身體已經成熟了,而心理上還不夠成熟,除了教會孩子基本的安全守則,關於交友的原則也要幫孩子明確,幫助孩子和同齡人保持良好的同伴關係,會更有利於心理的健康發展。

互動:來說一說你在叛逆期都做過什麼樣的奇葩事?

END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utdSLm8BMH2_cNUgrB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