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諺講,過了臘八就是年。春節將至,老百姓的重要「菜籃子」產品豬肉的供應是否有保障?政策扶持生豬生產收效如何?怎樣保障舌尖上的肉品安全?
在農業農村部1月8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農業農村部副部長於康震和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局長楊振海對此進行了回應。
生豬出欄實現止跌回升
為促進生豬生產恢復,我國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在政策的支撐和保障下,生豬市場供需矛盾持續緩解,生豬出欄首次實現止跌回升。
「從生產供應看,生豬生產繼續保持恢復發展的良好勢頭,一些養豬場戶前期壓欄的肥豬,開始集中出欄上市,春節前肥豬上市供應量大幅增加。」于康震說。
農業農村部最新監測顯示,2019年12月,全國生豬出欄比11月增長14.1%,改變了8-11月生豬出欄持續下降的態勢。
做好豬肉保供穩價,最根本的就是要恢復生豬生產。多個數據表明,我國生豬基礎產能正在持續恢復——2019年12月,全國能繁母豬存欄環比增長2.2%,連續3個月環比增長,比9月份增長7.0%;12月豬飼料產量環比增長2%,已實現連續4個月增長。
農業農村部監測表明,全國規模豬場的產能恢復迅速。2019年12月,全國年出欄5000頭以上的規模豬場生豬和能繁母豬存欄環比分別增長2.7%和3.4%,均實現連續4個月增長,能繁母豬存欄環比增幅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前期生產恢復較早的東北、西北和黃淮海地區生豬產能進一步釋放。12月,內蒙古、黑龍江、山東、陝西、甘肅和寧夏等省份生豬出欄環比增幅明顯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春節豬肉供需將總體平穩
生豬生產逐步恢復,離不開政策保障的持續發力。
楊振海介紹,去年8月以來,農業農村部會同相關部門出台了一系列扶持生豬生產的政策措施。目前,各地正在紮實落實各項政策,成效明顯。
2019年,中央預算內投資安排生豬生產規模化養殖場建設補助項目資金3億元,目前項目資金已撥付到縣,各地正按批覆開工建設。2020年,將繼續安排項目資金用於支持新建、改擴建種豬場、規模豬場。
「截至目前,各地已落實種豬場和規模豬場貸款貼息資金4億元左右,適用於生豬生產的農機購置補助機具品種目錄擴大到22個,涉及自動飼喂、環境控制、疫病防控、廢棄物處理四類,已使用補貼資金1.8億元,支持7.2萬個養豬場戶購置機具7.6萬台。」楊振海說。
「從生產供應看,生豬生產繼續保持恢復發展的良好勢頭。從消費監測數據看,12月全國集貿市場豬肉零售交易量環比增長11.7%。供應增速高於消費需求增速,豬肉供需矛盾有所緩解,加上商業儲備、政府儲備和進口增加的豬肉都會陸續投放,預計春節期間的豬肉供需總體平穩。」于康震表示。
此外,2019年以來,牛羊、家禽養殖場戶生產積極性高漲,牛羊肉、禽肉、雞蛋和牛奶生產全面增長。于康震介紹,總的來看,牛羊禽肉市場供應十分充足,既可一定程度上填補豬肉供應缺口,又能豐富老百姓的「菜籃子」、改善膳食結構。
確保舌尖上的肉品安全
數據顯示,從2018年8月我國確診發生第一例非洲豬瘟疫情至今,全國共報告發生162起非洲豬瘟疫情,共撲殺120萬頭染疫生豬。
楊振海介紹,針對非洲豬瘟防控的嚴峻複雜形勢,近期農業農村部在持續強化監測、排查、報告、處置等工作的基礎上,面向全國所有養殖場戶和動物防疫人員舉辦了非洲豬瘟防控和復養技術大講堂,組織各地開展「大場帶小戶」技術培訓,提高防控能力,同時將根據防控形勢的變化,及時調整優化非洲豬瘟疫情處置方案,降低疫情傳播和發生的風險,確保疫情不反彈,為生豬生產的恢復發展保駕護航。
「為保障豬肉質量安全,農業農村部在全國範圍內開展了生豬屠宰環節大檢查。」楊振海說,大檢查對全國所有的生豬屠宰企業全覆蓋,不留死角。根據屠宰企業生產規模的大小,由省、市和縣級農業農村部門分別檢查,確保屠宰企業按照「批批檢、全覆蓋」的要求開展非洲豬瘟檢測,降低非洲豬瘟通過屠宰環節擴散的風險。同時嚴防屠宰企業儲存不合格的產品,防範食品安全風險。
臨近春節,生豬產品消費進入高峰,不法分子私屠濫宰屠宰加工病死豬等違法行為易發多發。「各級農業農村部門將嚴厲打擊屠宰病死豬、注水注藥、私屠濫宰等違法違規行為,讓老百姓能吃上肉、放心吃肉。」于康震說。
作者:記者 李 慧
來源:《光明日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uoBkiG8BMH2_cNUgToB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