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芯升級打天下,運20成功變身,新型發動機終於修成正果

2020-07-09   軍事編輯部

原標題:換芯升級打天下,運20成功變身,新型發動機終於修成正果

殲-20戰機,運-20運輸機,甚至未來的殲轟20轟炸機,共同構成了我國的新型戰機20系列。雖然運20運輸機看似攻擊能力不強,但是其所起的作用卻非同小可,與其他20系列戰鬥機具備同等意義。因此,運-20運輸機是否能夠大規模生產,也成為我們20系列非常關鍵的一環。

日前,航空工業一飛院官方微博發布了一篇稿子,這篇題為時間過半,任務過半,戮力同心共加油的文章。其中提到一飛院經過了連續11天的奮鬥,終於迎來了項目發動機的起飛成功,電源和液壓系統加載正常,排查電磁干擾等問題,在四天三夜裡,實驗團隊從機身檢查到短艙……作為鯤鵬的研發單位,一飛院的這個消息充分證明了運-20運輸機換裝了新型的渦扇20發動機。換芯升級打天下,運-20成功變身,新型發動機終於修成了正果。

為什麼說這次一定是渦扇20發動機呢?有兩大特點成明證。首先在文中提到的短艙,可以證明這是一款大涵道比的大直徑發動機,一般在大型客機上才會使用這種發動機,而渦扇20發動機是我國唯一研發的一款軍民兩用大涵道比發動機。另外文中提到的電磁兼容性問題,在傳統的液壓控制系統為主的發動機上並不存在這個問題。比如我們從俄羅斯進口的D-30KP2發動機,國產的渦扇18發動機都不存在電磁干擾問題。但是渦扇20發動機採用了最新的FADEC,也就是全權限數字式控制系統,可以由晶片來控制發動機運行,電磁兼容問題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所以,不管是短艙的描述,還是採用全權限數字式控制系統的描述,都可以證明這款發動機是渦扇20發動機。

其實渦扇20發動機早在2014年就開始進行了試飛,在2016年也有圖片顯示,有一架伊爾-76運輸機安裝了渦扇20發動機進行試飛。在一般情況下,大型發動機的試飛時間在5年左右。從2014年到2020年,運-20運輸機標配的渦扇20發動機,已經經歷了6年左右,所以到現在應該已經成熟了,時間進度上來看十分吻合。

作為以太行發動機為核心機研製的一款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渦扇20發動機正式用在運-20運輸機上。當然,它也可以裝備在民用客機和雙發中型運輸機以及未來的新型反潛巡邏機上使用。最初我們的運-20運輸機裝備的D-30KP2發動機,推力最高只有12.5噸。就算是我們的同等替代產品渦扇18的推力,也只有13.2噸,對於運20運輸機來說還是太小了。但是渦扇20發動機的推力最高可以達到15噸,將會讓運-20運輸機獲得澎湃動力。

渦扇20發動機,讓太行發動機再結碩果,使得我們的戰機再次獲得真正的"中國芯",確實是一件值得慶祝的事情。其實渦扇20發動機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用途,就是將會用在我們的轟20遠程戰略隱身轟炸機上。從這個消息上來看,渦扇20發動機的研發時間節點提前,是否也意味著我們的轟-20遠程戰略隱身轟炸機的研製成功節點同樣提前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