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道現在流行"番位"之說,《三十而已》這部劇,說是三個女人的故事,可演員表上江疏影卻是妥妥的一番。
像這樣很有爆相的現實主義女性題材電視劇,江疏影這個一番女主只要演好了,她在電視劇圈的地位絕對飛升,可偏偏沒有!這部劇讓童謠吃盡了紅利,江疏影的演技卻再一次受到了質疑。
要說王漫妮是三個女性角色(另外兩個是顧佳和鍾曉芹)中最豐滿的一個人物了。
小城市出生,到上海打拚八年,在高級奢品店當銷售,每個月掙一萬五,花一半的工資租房住,月光族還沒有存款。但是她有能力有相貌,所以她清高又虛榮。
她理想中的伴侶,要有錢、要有顏、要浪漫有情調、要有眼界和學識,還要對她忠心不二。
她心比天高,命比紙薄,她的生存狀態是很多在大城市打拚漂泊的女性的縮影,但就這樣一個性格如此豐滿的人物,江疏影根本沒有演出這個角色內心的矛盾與掙扎,用扁平的情緒讓這個角色變得平平無奇……
無論是得知自己被小三、和正房談話、找海王分手、辭職、回到小鎮上重新開始,都無法從王漫妮的表情上看出這個人物情緒的遞進,只能從劇情的進展和偶爾幾句的旁白中去了解讀這個人物的心路歷程。
之前《清平樂》結束後,江疏影發了一篇長文名叫《一個怎麼捧都不紅的女演員的獨白》。她說,她知道自己演的角色基本都被狙擊過,承認自己天賦資質都一般,但自己"笨鳥先飛",認為勤能補拙。她演戲從來不是為了"紅"才演,她想要與最頂級的製作班底合作,和最有力量的演員交手,但這些機會能不能輪到她,取決於她紅不紅,如果"紅"是一個衡量標準,她想紅。
《清平樂》看過了,曹皇后,不出彩。
若是曹皇后演的好,也不至於被僅僅客串了一集的張天愛搶了風頭。
當時江疏影方和張天愛方直接把這個話題擺到了明面上來說,也是撕得難看極了。
不過此事雙方也只是打了一個平手,張天愛團隊以前愛發"艷壓"通稿大家也知道;可江疏影的演技確實沒有撐起曹皇后這個角色也是事實,爭來爭去除了在大眾面前無限放大兩方的弱點之外,也得不到什麼好處。
其實業內早已對江疏影的演技頗有微詞……
王傳君說,江疏影是以藝考第一名的成績進入他們班的,但是後來發現她除了皮膚白以外,很平庸;
趙薇說,江疏影演戲像一塊木頭,活生生把一個大家閨秀演成了一個丫鬟;
就連她最拿得出手的江萊這個角色,和她搭戲的王耀慶都說不太能理解她為了抓住人物的狀態每天要在片場喝二兩白酒的行為,因為如果非要喝酒才能演出醉酒的狀態的話,那演戲上的很多事就不成立了……
江疏影的演技之所以像木偶一般,是她沒有辦法很好地和自己所飾演的角色融為一體,她所有的角色里都帶著自己的影子,挺"端著"的。
她像是一個局外人,在俯視自己的角色,作為觀眾感受不到她對這個角色的真誠,雖然都知道,她非常敬業,並且也盡力了。
她可以讓別人記住她的美貌、記住她的大長腿,可就是記不住她的演技和角色。可一個演員,如果不能讓觀眾從她的演技中得到共鳴,難道不是一件很可悲的事嗎?這和看木偶戲有什麼區別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uiyH8XMBLq-Ct6CZ9Lo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