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關注,靜心科技為您提供不一樣的靜心視角。
2017年2月28日,亞馬遜的一名工程師通過輸入一條標準命令來停用一些亞馬遜雲伺服器(Amazon Web Services,簡稱AWS),以修復計費問題。但意外的是,這條標準命令中有一個拼寫錯誤,從而導致大量的亞馬遜AWS雲伺服器崩潰,迫使亞馬遜AWS雲伺服器啟動整個簡單存儲服務(簡稱「S3」)。
亞馬遜AWS雲伺服器是美國最著名的雲計算服務。很多用戶採用租用亞馬遜的伺服器,而不是建立自己的伺服器,從而減少購買、維護、管理伺服器的費用成本。亞馬遜AWS雲伺服器最大的兩個應用就是彈性計算雲(簡稱「EC2」)和簡單存儲服務(S3)。
簡單來說,EC2允許用戶在伺服器上運行應用程式的代碼,而S3則允許用戶在伺服器上存儲應用程式的所有數據。
在AWS雲伺服器奔潰的4個小時時間內,有將近20%的網站奔潰,其中有在美國非常著名的輕量級內容發行平台Medium、問答社交網絡服務網站Quora、音樂服務平台Spotify、在線影片租賃提供商Netflix等熱門網站,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標準普爾500指數成分公司損失更是超過1.5億美元。
這一切都是怎麼發生?答案很簡單,奔潰的網站基本都依賴亞馬遜AWS雲伺服器,其數據也基本存儲在亞馬遜AWS雲伺服器上。亞馬遜AWS雲伺服器奔潰,其他依賴網站自然也會崩潰。
那麼與傳統的服務模式相比,這種雲伺服器中的「雲計算服務」是什麼?具有什麼樣的特性?又有什麼不同的「雲計算服務」模式?面對雲服務存在的巨大缺陷,為什麼還有那樣多的企業紛紛追捧這種「雲計算服務」?
什麼是雲計算服務?
雲計算服務,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雲計算,即能夠依託雲計算產品(雲主機、雲空間、雲開發、雲測試等)提供相應網絡計算服務。
過去,我們會購買像Microsoft Office這樣的軟體,並將應用程式產生的Word、Excel、PPT等文件存儲在自己的電腦之中。但是如果你的電腦一旦損壞,電腦中的文件也會隨之而消失。並且不管你是否經常使用Microsoft Office等軟體,你都必須支付一定價格的電腦硬體成本。
2000年以後,谷歌開始發布一些雲服務產品,比如在瀏覽器中運行谷歌文檔(Google Docs)以及谷歌雲端網盤(Google Drive)。這就保證你只要在任何能夠連接到網際網路的地方,登陸谷歌帳號,就可以使用在線文檔編輯和訪問雲盤文件。
如果你需要更大的網盤存儲空間,你就得支付額外的費用。但是你並不需要擁有任何提供服務的硬體設備或者軟體本身,就像我們平常使用的共享單車一樣,與傳統擁有單車的方式不同,你只需要為你所需要的服務支付費用即可。
這種新的計算服務方式,就叫做「雲計算」,簡單來說,就是在線運行程序和讀寫存取文件。
但是這個雲計算中的雲到底在哪裡?很顯然,天空中是不存在存儲用戶數據的計算機。簡單來說,雲計算中的「雲」,就是別人的計算機,也就是提供雲服務的供應商的伺服器。
數據中心
伺服器通常放置在被稱為「數據中心」的巨大建築物中,數據中心都是由許多機櫃和機櫃中的伺服器堆組成。數據中心需要強大的散熱系統,從而防止伺服器過熱至崩潰。並且需要備用發電機,防止意外斷電。
一些租用伺服器的開發商會將自己的產品(例如網站、App等)呈現給用戶,使得用戶對前端產品具有更多的控制權。但是無論這些公司是將用戶數據存放在租用伺服器上,還是自建伺服器上,開發商將對用戶數據等具有更多的控制權。
那麼,這種模式就會引發出很多新的安全風險問題。
2014年,黑客入侵蘋果公司的iCloud伺服器,導致幾位好萊塢演員的裸照泄露。之後,很多雲服務提供商開始更加重視伺服器的安全性問題。數據存放在伺服器中,勢必會埋下隱私泄露的風險。而且在沒有網際網路接入的情況下,你的辦公、娛樂、生活也將受到影響。
但是儘管如此,雲服務的便捷性、安全性仍然使得雲服務成為個人或者開發商的較好選擇。
雲計算的三種服務模式
雲計算的三種服務模式為軟體即服務(簡稱「SaaS」)、基礎架構即服務(簡稱「IaaS」)、平台即服務(簡稱「PaaS」)。
1990年的時候,Adobe公司發布著名的圖片編輯軟體Photoshop,但是當時你只能通過購買帶有Photoshop的軟盤。之後又發布刻錄在CD上更高版本的Photoshop。但是無論是那種方式,你只需要購買就永久具有Photoshop使用權。
但是到了2013年,Adobe公司改變之前的營銷模式。用戶將可以免費下載Photoshop,但是如果需要使用,就必須訂閱Adobe公司新的Creative Cloud服務。這種「租借」新模式就是軟體即服務模式(SaaS)。
下載Photoshop之後,你需要輸入訂閱伺服器的許可密鑰。然後Photoshop會自動到伺服器上去驗證許可密鑰是否有效。Photoshop仍然在自己的電腦上運行,但是Photoshop需通過「雲」來驗證用戶的訂閱狀態。當用戶許可密鑰過期之後,Photoshop將停止運行。
SaaS模式對於Adobe公司來說是一個明智之舉。這樣Adobe公司每個月都可以收取訂閱費,而不至於等到隔幾年才發布一次大型軟體更新的時候才獲得軟體的銷售收入。並且這種雲驗證的模式能夠有效打擊盜版軟體的出現,還能定期向用戶推送軟體更新和補丁。
Adobe公司的新商業舉措在一開始的時候招致很多非議,被很多人認為是持續榨取用戶的金錢,是軟體歷史上最直觀的金錢掠奪。但是,很快因為能夠免費得到更新、新用戶可以免費試用軟體、雲存儲等優勢,被廣泛接納。
亞馬遜雲服務不是唯一的雲伺服器提供商,谷歌、微軟也加入美國雲服務市場的混戰。國內雲伺服器市場同樣存在很多強勁追逐者,例如阿里巴巴、騰訊、美團、華為等。而這些雲伺服器不僅僅支持伺服器提供商開發的應用程式,基本也都支持其他開發商開發的應用程式,而且所含技術是一致。亞馬遜、谷歌、微軟將提供的這種服務稱為基礎架構即服務(laaS)。
例如,亞馬遜AWS就是基於IaaS模式的雲服務提供商,你使用亞馬遜AWS開發應用程式的時候,你所借用的工具和亞馬遜構建自己運營系統的工具是一樣的。
還有一種就是介於IaaS、SaaS之間的雲服務模式——平台即服務。提供PaaS服務的平台通常還能夠提供其他功能,例如資料庫、數據分析軟體以及作業系統等。採用PaaS模式的服務商並不多,Salesforce 旗下的雲服務商Heroku算是其中一個。Heroku的雲服務可以讓用戶輸入代碼就可以使用自動開發網站服務
主流雲計算產品
那麼這三者雲服務模式有什麼區別?
以獲取食物作為類比。SaaS模式就像是餐廳,你只需要購買餐廳提供的食物,而且也只能按照餐廳的菜單進行選購。IaaS模式則像是租一間廚房,但是你必須自己準備食材、食譜、廚具以及餐具,然後自己做飯自己吃。那麼PaSS模式就介於兩者之間,你需要提供給供應商食材和食譜,供應商就能為你做好食物。
企業為何如此追捧雲計算?
企業如果想運營一個大型的網站、應用程式(App),就需要大型伺服器。但是伺服器的價格並不便宜,而且安裝維護都是一件非常麻煩的事情。
要想構建自己的伺服器,你必須購買伺服器主機,申請IP位址,安裝Apache等複雜的伺服器軟體,並且需要強大的溫控系統來維持機房溫度(這個問題並不是想像中那樣簡單,特別是耗電量、溫控設計等),並維護自己的網站或者應用程式的運行。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你需要聘請一些伺服器管理運營專家。這一切都是成本,相反,採用雲服務能夠解決這其中很多問題。企業採用雲計算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1)便捷性。用戶採用雲的方式要比自己建立運行伺服器要來得容易,不僅僅是運營建設的成本,還有維護管理的成本。亞馬遜公司擁有數百萬台伺服器,用戶都可以共享這些伺服器資源,用戶只需要根據自己的需求購買相應的伺服器資源。而且亞馬遜雲伺服器運營已經成為規模經濟,大幅度降低了用戶使用伺服器的成本。
(2)安全性。有人說,將用戶信息掌握在別人的伺服器之上,安全風險很大。但是,即使是將自己的信息存放在自己的電腦上,同樣也存在泄漏的風險。反而,擁有大批量網絡安全管理團隊的大公司能夠更有效控制數據泄漏的風險。試想,一個小公司相比亞馬遜、阿里巴巴等,那個公司擁有更多的在線安全專家?
(3)可靠性。小公司的伺服器出現問題的時候,直接帶來的就是經濟損失。相反,像亞馬遜、阿里巴巴這類大公司能夠更好地保持伺服器的運行。亞馬遜的伺服器更是將應用程式副本轉存在其他世界各地的幾個數據中心,因此,即使某一個數據中心出問題,也不影響用戶的應用程式使用。
但是,對於一些產品而言,過快轉換成為雲計算的運行模式,可能會遭到用戶的反感。
2019年,微軟公司發布了幾條非常奇怪的廣告。新發布的Office 2019的廣告是「只要你一次購買,就能永久擁有但永遠無法升級」,而新發布的Office 365的廣告是「可以通過包年訂閱來獲得持續的升級和其他功能」。
微軟正是試圖告訴用戶,基於SaaS雲計算模式的Office 365要比Office 2019好。但是長期的用戶已經習慣微軟之前這種「凍結一次性購買」的模式,要想轉換到讓微軟持續獲利且更利於增強用戶對微軟生態依賴的Office 365,還需要時間。
微軟推出兩種模式的office軟體,更有利於用戶的平穩轉化。微軟也在努力讓用戶從「凍結」模式轉到盈利更高的Office 365。
因此,企業選擇雲計算模式的時候,還是需要綜合考慮和慎重選擇。
總結
本文從亞馬遜雲服務因一個錯字導致20%的網站奔潰的事故出發,引出雲計算服務這一主題。之後,從什麼是雲計算服務、雲計算服務的特性的角度,論述雲計算服務的屬性。並且,通過案例分析,詳細說明雲計算服務的三種模式的特點和區別。
最後,本文總結分析企業極力推崇雲計算的原因,表明未來雲計算將是企業發展的重要選擇。但是在從傳統計算轉向雲計算模式的時候,還需要結合實際情況,考慮用戶的接納度和平穩轉化的問題,不可盲目選擇和盲目否定。
你們怎麼看待雲計算服務?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