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團會議上,領導搶了我的功勞,我卻在座位上笑成了傻子」

2019-04-29     西門君不吐槽

文 / 西門君

圖 / 網絡

1.

昨天和一個叫小光的朋友聊天,挺有感觸的。

小光在一家食品公司做市場營銷,因為工作踏實,態度端正,所以很得領導的賞識。

雖然正處於升職的瓶頸期,但是他沒有絲毫的抱怨。不僅如此,除了完成本職的工作,他還自發為公司的發展規劃了許多方案。

得知其中一個方案被領導張姐採納了,他興奮得三天睡不著覺。

然而,尷尬的一幕發生了。

在一次集團的大型會議上,張姐上台總結了部門過去幾個月的功過是非,順帶推廣了一下小光的方案。出乎她意料的是,台下的反應極其熱烈,就連CEO都頻頻點頭。

小光心想,畢竟方案是自己遞交的,張姐提一句自己的名字也是應當的吧?然而,直到會議結束,他都沒有等到自己的名字出現。

「你當時一定很氣憤吧!」我問小光。

「哈哈,氣憤倒不至於,失望多少還是有點的。但說實話,當那個方案從張姐口中蹦出來的時候,我就已經開心壞了。」

「可是她都沒提你的名字啊!」

「也許她有自己的顧慮吧,但是對我而言,初衷本來就是為了公司好,這就夠了呀。」

那一刻,我感覺小光真的是「閃閃發光」的。換做是我,絕對做不到這樣的境界。我可能會找張姐討個說法,或者找部門的同事抱怨下,甚至寫一篇文章暗諷......

不得不承認,在氣度上,人和人之間是真的有差距的,而且差距還不小。

2.

媒體策略師萊恩.霍利得,曾經提出過一個著名的「畫布策略」——如果身邊的人要畫油畫,請你主動給他找一張畫布。

這幅畫也許有你的功勞,也可能沒有。但是你必須認栽,因為你只是個提供畫布的人而已。

我理解的「畫布策略」,有點像是「學徒思維」——我成就了某位大師,世人認識他、敬仰他,卻沒人知道默默付出的我。儘管如此,我也必須全盤接受。

新英格蘭愛國者隊的主教練比爾.貝利奇克,總共拿過四次超級碗的殊榮。你一定想不到,他也曾經當過不計功勞的學徒。

比爾.貝利奇克

他在職業球隊的第一份工作是錄像分析師, 這是一份費時費力,甚至沒有工資的工作。貝利奇克每天需要用幾個小時的時間分析別隊的比賽錄像,然後根據數據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戰術建議,最後再提交給助理教練。

每次和主教練討論戰術的時候,助理教練都會把所有想法歸功給自己,「貝利奇克」這個名字壓根連提都不會提。以至於很長時間內,主教練根本不知道貝利奇克的存在。

儘管如此,貝利奇克依舊選擇任勞任怨地做好自己的本分。

「是金子總會發光的。」很快,這個甘當綠葉的年輕人就被挖掘了出來,一步步從無名小卒,躍成為了新英格蘭愛國者隊史上最有名的主教練之一。

有句話你一定聽過,但是你未必能做到,那就是——「成就別人就是成就自己」。

道理也很簡單,稍微有點感恩之心的人,這些年受了你的恩惠,多少會在未來提攜你一把。

與其欠大人物人情,不如讓大人物欠你一個人情來的划算。

然而,為什麼很多人做不到這一點呢?因為他們眼裡,永遠只有自己,永遠只有短期的目標,完全接受不了吃哪怕一丁點的虧。

「老子辛辛苦苦奉獻,結果光環都讓你給占了!不行,我要據理力爭,我要讓世人知道真相!」

可是你別忘了,你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就,其實也是一幫人默默輔佐你的結果。如果真的算起帳來,你壓根就不占理。

3.

我寫這篇文章,是想告訴你三件事:

第一,上面說了,成就別人就是成就自己。

第二,你的貢獻,不過是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你把自己想的太重要了,

第三,一個不懂得奉獻的人,不值得與之談回報。

當然,西門君也不是鼓勵你在任何時候,都默默的「當好人」。

比如,你成全的那個人,不在榮光的時候想起你就罷了,居然一出事,第一想法是甩鍋給你......遇見這樣的人,咱就別委屈自己了,該撕逼撕逼,誓死捍衛自己的權益。

這個社會很殘酷的,像王思聰那樣含著金鑰匙出生的人畢竟是特例,大多數人的職場履歷,其實都是從「學徒」做起來的。

既然都是學徒,都是回報與付出不成正比,何不調整一下自己的心態?

何況,當好學徒,本身也是一種不帶功利的自我修養。就像學者萬維鋼說的那樣:「對高手難道不應該禮敬嗎?對事業難道不應該奉獻嗎?不計功勞,難道不也是氣度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如果你想當一個英雄,請你先從一個無名小卒做起。一個連服從都不會的人,又有什麼資格去指揮別人呢?

作者簡介:西門君,前《跑男》一二季現場導演,目前就讀浙大傳播學在職研究生。關注我,毒雞湯管夠。商務合作請私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uc2WLWwB8g2yegNDr_p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