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銀行螺絲釘 (轉載請獲本人授權,並註明作者與出處)
關注公眾號:定投十年賺十倍
同名微博:@銀行螺絲釘
昨天有位朋友問了螺絲釘一個問題:
不是說指數基金過去歷史上,長期平均收益在10%以上麼?為何從2017年定投到現在,A股下跌,收益達不到這個水平呢?
其實這跟股票本身的投資特徵有關係。
持續低迷
指數基金並不是一個均勻上漲的品種。
特別是在A股,「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的特徵非常明顯。
舉個例子。
2013-2014年,是A股上一輪熊市周期。
在2012年下半年,有部分品種已經進入到低估區域,市場整體估值也不貴。
但之後,A股還是出現接近3年的熊市下跌。
到2014年的時候,很多指數基金品種的估值都已經到了歷史最低估值,連茅台也只有10倍市盈率。
假如說一個投資者從2012年開始定投,堅持到2014年5月份A股最低點。
那麼,這段時間裡,A股從2000多點,下跌到1900點左右。
對應投資者的帳面收益,也大機率是浮虧的。
雖然浮虧比例不大,大約是百分之幾。但是定投了快3年的指數基金,結果還是浮虧百分之幾,心情肯定是不好的。
同期買點銀行理財,3年下來也有百分之十幾的收益呢。
所以在2014年的時候,A股的人氣已經低迷到極點。
整個市場的成交量、指數基金的申購量,都是歷史低位 。
因為投資者很現實。
兩年多都賺不到錢,還能堅持定投的,真的是很少比例的人。
大幅上漲
但是2014年下半年開始,A股就在短期里迅速上漲。
從2014年10月份到2015年年中,不到一年時間裡,A股從2000點上漲到5000點。
這還只是上證指數的漲幅。上證指數本身是一個收益比較低的指數。
放在其他優秀指數基金上,漲幅很多在2-3倍以上。
站在2015年牛市的時候,沒有人說指數基金的收益不好了。
這時候再看,從2012年開始定投指數基金,年復合收益率能達到20-30%以上,非常的驚人。
耐心是投資者最好的美德
但這個時候又到了另一個極端:市場過於火熱,指數基金很昂貴。
短期的大幅上漲很難維持。
所以2015年之後,指數基金整體下跌,市場也持續低迷至今。
從2004年底以來,滬深300和中證500這兩個指數的長期年復合收益率,大約是10%-12%左右。
紅利、價值、基本面、低波動等優秀策略指數,以及消費、醫藥等優秀行業指數,過去歷史上的平均收益能到12%-14%以上。
這是經歷了兩輪牛熊市至今的平均年復合收益率。
這個收益,是不考慮任何估值因素也可以拿到的收益。
如果稍微控制下估值,不要在牛市高位投資,收益還會高一截。
但在這長達15年的時間裡,有7年是下跌的,8年是上漲的。
連續兩年上漲的,只有2006-2007年,和2014-2015年牛市。
最長下跌的年份超過4年。
任意一個時間點買入A股指數基金,遇到2年下跌,機率還是很大的。
也就是說,即便在低估區域投資,也會面對長達2-3年的熊市低迷。
這段時間裡堅持定投,不會有太大的浮虧,但也談不上收益有多理想。
想要達到牛市最佳收益,真的需要耐心。
所以我們也經常說,耐心是投資者最好的美德。
總結
明白了很多道理,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對經歷過牛市的老司機來說,堅持下來比較容易,因為嘗過熊和牛的味道,知道堅持下來的好收益。
對新手來說,可能就比較難熬一些。
定投、制定好計劃、跟投組合、看螺絲釘寫的文章、每天看看估值表和留言,這些都是提高堅持下來機率的方法。
不過真正堅持下來,最後還是要看自己的行動~
螺絲釘也希望能跟大家一起,堅持到牛市到來。
作者:銀行螺絲釘(轉載請獲本人授權,並註明作者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