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時攝影的魅力在於它可以以我們平常看不到的畫面展現給我們,延時攝影也是眾多攝影愛好者熱愛的一種拍攝手法。
什麼是延時攝影?其實就是一張張相同視角的照片組成的,我們通過控制每張照片的拍攝時間間隔,來達到壓縮時間的目的,延時拍攝的效果其實就是相機拍出來的一張張照片進行快進播放的效果。這一課,四月綿羊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下一些延時拍攝的基本知識,希望對大家實踐延時拍攝有所幫助。
首先,當然是準備器材了,要玩延時攝影,相機當然是必不可少的,其次你還需準備三腳架,以及具有計時拍攝功能的快門線,主要器材也就這三樣。
延時攝影對拍攝時的間隔時長控制是非常重要的,拍攝的間隔時長不同,直接影響作品的展現效果,視頻最小單位是幀,目前的視頻1秒保持在24幀,也就是說,如果你要播放5秒的視屏,你就需要合成120張照片來實現你的5秒視屏。
如何讓延時拍攝在固定的時間內展現更長時間的內容呢?簡單來說,就是調整間隔拍攝的時間,比如我們要做一個5秒的延時視屏,想要在5秒視屏里展現更長的變化,就需要延長抓取拍攝的時間,我們以5分鐘的一個抓拍時間為例,首先我們換算出5分鐘時間內需要多少幀,5分鐘是300秒,1秒是要24幀,也就是5分鐘需要7200幀,我們要以5秒來表現這5分鐘內容,5秒需要120幀,也就是說,要把5分鐘7200幀均勻的刪減到120幀才可以,也就是300秒/120張=5分鐘時間內每2.5秒拍攝一張,5分鐘剛好拍到120張。 120張/每秒2幀(張),剛好組成5秒延時視屏。
延時拍攝的場景選擇有講究,一定要選擇有變化的,在移動的那些動靜結合的場景,這樣拍出來的效果才有趣,有意思,如果場景里沒有動態元素,那你拍這個延時視屏將毫無意義,就像一張照片一樣死板。
延時拍攝,拍的是同一場景長時間的空間變化,因此整個拍攝過程參數,風格應保持一致。所以拍攝模式一定要選擇手動檔來拍攝,這樣每張照片的拍攝參數都是一樣的,另外,延時攝影一般都是拍攝大場景,大場景就需要遠近都清晰的效果,因此你光圈不能設置過大,應選擇小光圈為主,一般光圈設置在F8-F16之間即可。
延時拍攝應該設置多少快門速度呢?一般建議大家將快門速度設置在1/50秒左右,因為這樣的快門速度最接近於人眼的視覺感受,如果將快門速度設置過快,那樣,拍攝下來的運動物體會過於清晰,當後期合成後,視覺效果會顯得很奇怪很突兀。由於延時拍攝是需要使用三腳架來進行拍攝,所以在快門方面,不存在安全快門這個問題了,我們可以放心的使用較慢的快門來拍攝,尤其是晚上的車流,用慢速快門效果尤為明顯,不過在白天拍攝類似場景,需要有慢快門的話,就需要在鏡頭前加上減光濾鏡來避免畫面的過度曝光。
為了保證畫質的細膩,ISO我們可以儘量的把它設低,另外,在晚上拍攝時,特別是在有燈光的城市裡,最好給鏡頭裝上遮光罩,這樣可以避免雜光進入到鏡頭裡去,保證畫面清晰乾淨。
拍攝延時攝影時,白平衡不要設置成自動,一定要設置成固定白平衡,因為延時攝影時間跨度比較大,有時是日轉夜的跨度,所以固定白平衡,讓拍攝的畫面色彩儘量保持一致。
版權聲明:本文為「四月綿羊」原創,版權所有。文章已簽約版權機構,受全網保護和維權,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於其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