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海軍向韓國訂購的飛彈巡防艦「何塞•黎薩爾號」(舷號FF-150) 已離開韓國蔚山造船廠,預計將在下周抵達菲律賓三描禮士港,屆時菲律賓海軍將為該艦舉行正式的驗收儀式,該艦到時也是菲律賓海軍成立以來獲得的最強大的作戰艦艇。
何塞•黎薩爾號下水儀式
「何塞·黎薩爾」號是菲律賓海軍委託韓國現代重工造船公司(HHI)建造的一款輕型飛彈護衛艦,又稱飛彈巡防艦,該艦是韓國海軍「大邱」級護衛艦的衍生版(簡化版),在排水量上,「大邱」級為3080噸,而「何塞·黎薩爾」號減輕到了2600噸,該艦於2018年開工建造,2019年下水,並在去年在韓國進行了2次海試。
菲律賓海軍現役最大水面作戰艦
該艦安裝有一部韓國製造的艦載雷達,具備S和X波段的工作能力,可同時進行搜索和武器引導,能夠勝任多種任務,包括防空、反艦、反潛作戰和電子戰,最值得注意的是,該級艦雖然排水量只有2600噸,但其武器系統也相當多樣化,集成了一門韓國產的76毫米隱身速射炮,一門土耳其產的30毫米近防炮,四挺12.7毫米韓國產重機槍和一門近迫武器系統、8枚法國產西北風防空飛彈(安裝在一次性簡易垂直發射系統內)、8枚韓國產SSM-700反艦飛彈,以及一個3聯裝魚雷發射器,其艦身後方有一個飛行甲板和機庫,可以容納一架英國產AW-159野貓直升機。
何塞•黎薩爾號模型
該艦雖然排水量只有2600噸,即使是在中等海軍強國中都只能算是次等艦,但它卻對菲律賓海軍具有非常重大的戰略意義,要知道到現在為止,菲律賓海軍雖然擁有2.6萬人的兵力,114艘各類艦艇和數十架飛機,但這些艦艇基本是一些小型近海巡邏艇和西方國家二戰時期的淘汰艦艇,主要武裝均為火炮和魚雷,有網友和專家斷言目前菲律賓海軍現役的大部分艦艇甚至都出不了公海,因為一旦出了公海,差不多就會拋錨,當然更不具備現代化海戰能力,而該艦的到來也成為了菲律賓海軍現代化的一個開端,畢竟這是菲律賓海軍第一艘現代化飛彈艦艇。
韓國海軍「大邱」級護衛艦
此外菲律賓海軍訂購的第二艘同級艦也即將完工,它被稱為「安東尼奧·盧納號」(舷號FF-151)也於去年11月8日下水,原定在今年9月或10月交付給菲律賓海軍,但受到疫情影響,可能會推遲交接,近年來韓國造艦能力在一些中小國家海軍中頗受肯定,紐西蘭海軍未來的油彈補給艦「奧特羅拉」號也是由現代重工製造的,不過,就菲律賓周圍各國海軍來說,一艘排水量2600噸級的飛彈護衛艦顯然是不夠看的。
本文資料和圖片素材均來自於網絡,由作者整理髮出,如有不嚴謹之處或侵權行為,請聯繫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