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水同治」是對水資源、
水生態、水環境、水災害進行統籌治理。
那麼,2019年,
我市的「四水同治」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果?
2020年,我市將如何推進「四水同治」?
1月10日,記者進行了採訪。
2019年,我市共謀劃「四水同治」項目七大類47個,總投資115億元
當日上午,市區西郊237省道跨潁汝總乾渠大橋處,乾渠內蕩漾著一渠碧水,河坡上鋪滿了米黃色的連鎖磚;兩岸的道路得到了整飭,綠色的防塵網覆蓋著裸露的黃土;一輛洒水車在乾渠兩岸洒水,抑制揚塵……這裡便是潁汝總乾渠綜合整治工程施工現場。
開鑿於20世紀70年代的潁汝總乾渠一直為市區輸送工農業用水、生活用水和生態用水,是許昌城市的「生命線」。但是,潁汝總乾渠通水40多年來,多處河床淤積。為改變這一現狀,我市水利部門實施潁汝總乾渠綜合整治工程。
「該工程是我市2019年為推進『四水同治』而上馬的一個重點項目!」市水利局規劃計劃科科長梁勇彬說,2019年,我市共謀劃「四水同治」項目七大類47個(其中前期項目1個、建設項目46個),總投資115億元,年度投資28億元。截至目前,我市46個應開工項目已全部開工。其中,已完工項目25個,在建項目21個,累計完成投資29.32億元,占年度投資的105%。
「許昌治水,秉持尊重水系自然條件,正確處理水系保護與綜合利用的關係。」梁勇彬說,我市致力於打造林水相依、水文共榮、城水互動、人水和諧的水生態宜居之城。
我市水利部門為「四水同治」定下了2020年的「小目標」:到今年年底,水資源利用效率和效益有效提高,地下水超採得到有效控制,河湖管控能力有效加強,主要河道防洪減災能力有效提升;中心城區公共供水管網漏損率控制在10%以下,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98.9%,全面解決貧困人口飲水安全問題: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係數提高到0.703,水土流失治理度達到79.3%;中心城區再生水利用率達到30%。
我市水利部門將著重做好鞏固提升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成果、有力保障城鄉供水安全、持續提升水旱災害防禦能力、嚴格水資源節約保護、不斷提升城市污水處理能力等6項工作。
今年,我市將上馬一批重點水源項目,加大引水開源,優化水資源配置。其中,中心城區再生水輸送工程是一項重點項目。
該項目主要包括建設輸水管道、提升泵站、臭氧處理設備、生態濕地等。該項目需要鋪設兩條管道(總長37公里)。第一條管道將瑞貝卡污水處理廠(21.5萬噸/天)、屯南污水處理廠(3萬噸/天)提標後的中水輸送至潁汝總乾渠。第二條管道輸送清潩河下泄出境的部分生態水(21.5萬噸/天),在河湖水系循環水量不足時輸送至潁汝總乾渠。兩條管道合計每天輸送再生水約46萬噸。
中心城區再生水輸送工程建設期為2020年3月至2021年5月。該項目完工後,市區工業企業、市政用水,以及河湖水系等將獲得新的保障水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