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上饒,古稱信州,從地理位置上看,上饒是江西的邊緣地區,位置贛東北。上饒名山勝跡眾多,自唐以來,歷代名流文人留下的詩詞歌詠也不在少數,比如:辛棄疾晚年隱居在上饒,就寫過「醉里吳音相媚好」的名句。
上饒地區歷史悠久,在歷史上,最早為周之番邑,屬楚東境。上饒市地貌以丘陵為主,北東南三面環山,西面為中國第一大淡水湖鄱陽湖。當地的氣候溫濕,光照充足,雨量充沛。
美麗的上饒飲食文化非常豐富,上饒萬年更是自古就享有「食盡江南米糧川」的美譽,當地獨具稻作文化的小吃品種繁多,飯麩果、元宵果、社果、清明果、千層糕、貫心米糖、酒糟魚等,都是讓人吃不厭的美食。
鉛山燙粉
說起各地的特色美食,如:重慶的火鍋、雲南的過橋米線、天津的狗不理包子、嘉興的粽子等都是名氣斐然。而上饒人也有自己的特色美食,這就是"鉛山燙粉"了。
鉛山縣有個永平鎮,據考證「鉛山燙粉」正宗原產地就是永平鎮。「鉛山燙粉」之所以有名,除製作工藝嚴謹之外,最重要的是米粉,本地人用自己種出來的新米壓榨出來的這種粉,因為是用傳統的小作坊式生產,所以產出的粉也是傳統的味道。
這種粉又叫做「榨粉」。榨出來的粉條色澤光亮,潔白如玉,每一根粉條的粗細均勻。「榨粉」按照直徑的大小分為粗粉和細粉,一般來說粗粉比較適用於炒,而細粉適用於燙,當然也因人而異,粗粉用來燙著吃的話口感會比細粉勁道一些。
至於燙粉的湯並統一的標準,各家有各家的配方。湯裡面有蝦米,海帶絲,酸菜,榨菜絲,還有一點肉絲,當然,還有江西人都愛吃的碎辣椒,味道酸辣中夾雜著一絲鮮,一口粉一口湯,才是當地最美味地道的早餐。
廿四都糖糕
相傳為南宋時期當地老百姓為慰問抗金宋兵而制,距今已有千年歷史。在贛浙閩邊界地區被奉為「糕中之王」。
它採用多種天然配料,經傳統的工藝和配方,再加以現代科學的生產流程,形狀各異,保持糖糕特有的原味,香軟而不甜膩,甜蜜的滋味像紅玫瑰般在舌尖綻放,在心頭盛開。
鱅魚頭燒豆腐
鱅魚頭燒豆腐是省上饒市信州區的一道名菜。以魚頭的「味鮮」和豆腐的「鮮美」為一體,風味獨具一格。特別指出的是此菜所使用的油是上饒本土出產的茶籽油,魚頭也是信州本土出產的雄魚頭。上饒信州區的雄魚頭燒豆腐是在大街小巷的大小餐館酒店都可以吃到的。
上饒市飲食業興起於明代,當時規模較小,多以經營地方小吃為主,後來京津和江浙地區的菜肴逐漸傳入當地,並很快流行起來,沿襲至今。
鱅魚頭燒豆腐就是一道兼具贛菜的香,江浙菜的鮮,徽州菜風韻的「饒幫菜」,其以嫩滑鮮美為特點,讓食客們回味無窮。
薄荷炒螺螄
在上饒縣,可以炒著吃的螺螄分為兩類,一種是生長在田裡的田螺,一種是生在小河裡的。一盤薄荷炒螺螄、一瓶啤酒,是上饒夏季夜宵的黃金搭檔。其做法也比不複雜,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在家完成。
【做法】
1. 把螺螄放在清水裡養2天(水裡最好再滴幾滴食用油)讓螺螄吐盡沙污,然後用夾鉗剪去螺螄尾部。
2. 做菜之前撈出螺螄,放到簍盆里蓋上蓋,上下左右使勁搖盆,把螺螄身上污垢再清理一下。
3. 姜蒜薄荷都切成碎(薄荷最好等要放時再切)。
4. 取鍋燒油,油五成熱時,下入姜蒜煸香;火力加大,倒下螺螄不停翻炒(大約2分鐘)後,加料酒、白糖、鹽和水燜煮3分鐘。
5. 開蓋看湯色變白,再放干辣椒碎和一湯匙的鮮貝露給螺螄提味。
6. 最後,放下碎薄荷、味精即可裝盤。
酒因大都盛於壺,又被稱為壺中物,張祜在《題上饒亭》詩中寫道,「唯是壺中物,憂來且自斟」。
中國是酒文化的極盛地,飲酒的意義遠不止生理性消費,遠不止口腹之樂,從李白的 「舉杯邀明月」,到蘇軾的「把酒問青天」,再到歐陽修的「酒逢知己千杯少」,酒已然成為一種文化符號,一種心境。
上饒地區的酒文化也有上千年的歷史,南宋時,著名詞人辛棄疾酷愛當地的一種酒,並將其取名為「信州春」。當然他喝的並不是現在的「信州春」,但一定是江西上饒的美酒。
眾所周知,水源水質的好壞直接決定酒的品質,上饒的水源因花崗岩地貌密集,清澈甘甜,富含微量元素及多種礦物質,正是釀酒的上好水源,也正因如此,上饒的地方酒在江西一直有著重要的地位。
江西上饒,名山勝跡,美酒美食。數不勝數,在這片2.28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無不盡顯其綠色的天然之美,讓人樂於其中。
*本文圖片部分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