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聽說過「親吻病」嗎?
前一陣,22歲的小陳,就因為和女友的一次熱吻,被連夜送進了醫院。
這讓熊貓君立馬回想起之前看到的另一個新聞:因為被人親了下嘴巴,2歲萌娃當晚發高燒、甚至面癱...
秋天本就是「親吻病」的高發季。中秋剛過,又即將迎來國慶,一大波親吻正在向娃襲來!
貼心如熊貓君,必須趕來提個醒!
「親吻病」的學名叫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是由EB病毒所致的急性自限性傳染病。
EB病毒有多「可怕」?兩個數據了解一下:
95%以上的成人都攜帶著EB病毒!主要由口腔分泌物傳播。如果抵抗力低下時,就會傳染、發病。
最多見於學齡前的兒童!在我國,因為飲食習慣、生活習慣等原因,EB病毒感染多在6歲以前出現!除了親吻,口對口喂食、共用餐具、飛沫等行為都可以引起傳播。
親吻病的症狀,很容易和流感傻傻分不清。熊貓君特意做了一張表,仔細查看、建議保存!
如果還是還是分不清?那就交給專業人士,到醫院抽血檢查一下吧!
我們上面說了,「親吻病」是一種自限性疾病。這說明啥?
好好對症治療、做好護理,沒有引起病發病,一般1周之後,娃又恢復了生龍活虎。
不過「親吻病」雖不難治,但比感冒更粘人的一點是,它會侵犯人體的各個臟器組織,引發很多併發症!
發熱
物理退燒。必要時布洛芬、對乙醯氨基酚安排!
(如果孩子精神狀態好,即使體溫超過了 38.5℃ 也可不使用退熱藥;若孩子精神狀態不好,即便體溫未達到 38.5℃,也可以使用退熱藥)
注意:脫水症、腎臟功能不全的寶寶,這兩種退熱藥均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哦!
淋巴結大、咽炎
有些情況需較徹底地清除體內剩餘的病毒,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或者靜脈注射抗病毒藥物,比如:阿昔洛韋。
預防脫水
及時補充水和電解質,比如:口服補液鹽Ⅲ。
如果孩子抗拒口服補液鹽的味道,可以在裡面加點果汁。(家長們不用擔心,添加果汁並不會改變其成分,目的只是讓其改變口味,讓孩子更喜歡喝)
嗓子疼
可以選擇軟爛一些的、易於吞咽的食物(生病期間情況特殊,固體食物的攝入並沒有那麼重要)避免偏硬的食物加重吞咽疼痛。
可以吃些涼的東西緩解,比如:涼的酸奶、果汁等(孩子生病期間實在不願意接受白水,果汁也可以選擇。)
注意:選擇溫和的果汁,避免柑橘、西紅柿等太酸的果汁。同時,要讓娃多多臥床休息,家裡勤開窗通風。
出現這些症狀趕緊就醫
發燒體溫一般在39度左右波動,吃退燒藥也沒用,發熱持續一周左右,並伴有眼瞼浮腫,有些兒童可持續發燒10餘天。
咽喉痛、扁桃體紅腫、淋巴結腫大、眼瞼腫大喉嚨有化膿性的白斑、眼睛腫。
約10%的患病兒童皮膚可出現皮疹,部分患兒可能伴有嘔吐。
約20%的患病兒童可以出現肝臟腫大,肝區壓痛,比較類似肝炎的症狀。
對嘴親吻!
還不只是EB病毒,大多數耳熟能詳的病原體都能通過親密接觸傳播,如:幽門螺桿菌、口腔細菌等。
尤其這7類人,千萬不能密切接觸孩子!
臉上有皰疹引起的皮疹(水皰)正在發作。
不僅不能親吻寶寶嘴巴,只要長皰疹的地方都不要接觸到孩子。
患有牙周病等口腔疾病的人。
化濃妝的人。
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患者。
拉肚子的人。
感冒、咳嗽的人。
感染幽門螺桿菌的人。
另外,孩子的手腳也不要親。孩子愛吸手腳指頭的幼兒很可能把剛剛被吻過的小手放進口中吸吮,增加病菌感染的機會。
父母一定要懂得拒絕,最後,熊貓君傾情提供幾招好用又不傷感情的婉拒大法:
建議親友親孩子的臉頰、額頭、頭頂,或者牽手、擁抱代替;(不要親娃的手腳,我們上面說了)
對於不好直接拒絕的長輩,可以推脫孩子最近不太舒服,不能隨便摸和親;
嬰兒車上做一個【不要觸碰寶寶】的標識;
大一點的娃,教他親吻別人時,只親臉頰不親嘴,有人走過來想親他時,可以把臉頰側過去。
轉發這篇文章到朋友圈,先表明一下你的態度!
ps: 對於EB病毒家長也不用過於恐慌,它還有一個特點就是一旦感染後治癒,基本可以達到持久免疫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