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商環境|專班推進強服務 這裡辦業務「像網購一樣方便」

2019-11-04     中國企業報

這幾年,黑龍江省恆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朝旭明顯感覺到,跑政府的次數大幅減少了。「企業在佳木斯,各部門甚至會直接到企業服務。」王朝旭說。

「辦事群眾需要什麼?市場主體期盼什麼?振興發展依靠什麼?」圍繞這三問,地處三江平原地區的黑龍江省佳木斯市近年以優化營商環境為基礎自我加壓,做實改革舉措、釋放改革活力,吸引外來投資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讓各類人才安心、安身、安業,闖出了從農業大市向創新型城市轉型的新路徑。

精簡流程提效率,人們辦事更舒心

永久封存22枚行政審批印章,啟用1枚審批專用章——在佳木斯樺南縣,印章雖小,卻能釋放大能量。

設計年產30萬噸燃料乙醇的黑龍江鴻展生物能源有限公司,從簽訂土地出讓合同到拿到工程規劃許可證僅用時9天。

「我們緊緊盯住當前群眾最反感、市場主體最困擾、制約發展最突出的問題,從企業和群眾最不滿意的問題改起,從企業和群眾最受益的事情抓起。」佳木斯市委書記徐建國說。

走進在佳木斯人口中慣稱「8號樓」的佳木斯市政務服務中心,集約式的辦公部門一應俱全。

在「一窗式」自助辦稅區前,佳木斯橙子會計服務有限公司員工於琦告訴記者:「有了電子稅務局,絕大多數業務都可以在家辦。等審核通過後,抽空來取走就行了,也可以選擇郵寄,像網購一樣方便。」

「坐一天窗口、走一次流程、辦一項業務、解決一些問題」,這份由佳木斯市深化機關作風整頓領導小組布置給進駐市政務服務中心各窗口所屬單位主要負責同志的「作業單」,從今年4月以來已解題299個。

通過流程再造,佳木斯政務服務事項前置要件、簽批環節、審批時限分別再減少32%、48%和46%。截至目前,市政務服務中心共進駐市本級政務服務事項1043項,進駐比例達96.4%,其中894項可「綜合一窗」受理。

為解決曾一度困擾佳木斯9.7萬多戶家庭「買了房,卻拿不到房產證」的遺留難題,佳木斯2017年7月成立專班,協調多個職能部門,分門別類解決了130多個具體問題。「知道百姓心急,我們就延時服務,日辦件數翻了一番。」佳木斯市房產部門工作人員介紹。截至今年9月,已解決107個項目9.3萬餘戶「辦證難」問題,其餘的18個疑難項目正在積極推動中。

專班推進強服務,企業發展更安心

十一前夕,受不可抗力影響停產了1年半的黑龍江泉林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復工了。這家位於佳木斯、依託「秸稈製紙和有機肥料」主打生態循環農業的民營企業,剛一恢復生產就接到2000噸生產訂單。

「可以說是不離不棄。」該公司董事長楊吉慧說,停產期間,省市成立專班,幫助聯繫市場主體增資擴股,注入2億元資金,緩解了復產及職工工資支付等燃眉之急。復工以來,業務開展很穩定。

針對重大項目落地,佳木斯建立起由市級領導帶隊「專班推進」的工作機制。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佳木斯市級幹部帶頭深入項目建設一線,梳理出35個部門58項營商環境堵點。組織300餘名幹部體驗辦事流程,推動立行立改事項22個。

「打造良好營商環境是第一競爭力,貴在真刀真槍。」佳木斯市長邵國強說,要靠法治化環境聚人聚財,同時把改革向縱深推進,久久為功。

開放,是佳木斯開啟振興新征程的重要一環。在佳木斯同江市,得益於中俄首座跨江大橋同江鐵路橋的建設,這裡正成為投資者紛至沓來的熱門地。

自山東引進的同江市潤泓木業貿易有限公司,因擴建廠房,辦置不動產耗時長,影響資金流動,面臨一定壓力。「營商環境建設監督局剛成立時來『自我推介』,我就試著聯繫了。」公司經理陳劍鵬說,局裡幫著協調,不到10天就辦好了不動產手續。因為審批快,銀行給公司的貸款額度從300萬元提高到了750萬元。

今年,佳木斯市參與建設的黑龍江省「百大項目」共63項,年度計劃投資61.31億元,目前已完成投資19億多元。

多點創新促轉型,發展答卷展信心

有好環境助力,城市轉型靠什麼?佳木斯的回答是:靠創新。如今,一幅嶄新圖景正在這裡徐徐展開:大力實施骨幹企業技術改造,推動傳統產業由「擴量」向「提質」轉變;著眼創新驅動,加快推進各類創業社區和孵化器建設,重塑發展新優勢。

佳木斯高新區內,黑龍江迪爾製藥機械有限責任公司車間正全負荷生產。也許你想不到,北京同仁堂、長沙九芝堂等廠商所用的製藥設備,就訂購自這家成立於上世紀70年代的「老店」。總經理徐興國說,公司近年來「老戲新唱」,以銷定產,占領了國內中藥栓劑設備製造九成市場,去年銷售收入近6000萬元,生產規模這幾年擴大了兩倍。

幾年來,佳木斯還通過開展院士專家行、央企對接、京佳對接等活動,吸引企業、人才來「佳」創業「安家」。

在市校企共建的佳木斯工業技術研究院,佳木斯高新區黨工委書記司雅娟說,入駐者可以享受技術研發、成果轉化、企業孵化、技術服務和人才培養服務。據介紹,自2015年啟動實施「科技型企業行動計劃」以來,佳木斯3年內新成立科技型企業692戶,超計劃數量73%,新建科技企業孵化器12家。

國家「萬人計劃」科技創業領軍人才鮑文波創辦的黑龍江省潤特科技有限公司,通過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等合作,將國際領先的自主創新技術轉化為電纜行業和阻燃劑行業產品。「我們成立的科技型孵化器,從高校引進團隊、技術,瞄準藥業等領域成立公司,已有30多家企業入孵。」鮑文波說。

得益於良好營商環境保障,佳木斯「內引外聯」促經濟轉型升級。2018年,佳木斯經濟總量突破1000億元大關,營業收入超億元企業達到48戶。為企業降低生產經營成本3.29億元。

今年前9個月,有35項科技成果在佳木斯落地轉化,技術合同成交金額6200萬元,比去年全年增長100%。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

《中國企業報》匠心推出:《中國營商環境融媒體周刊》,每周一期,適合地方政府、園區管委會、企業、投資機構等單位訂閱。歡迎電話、郵件或微信諮詢。

【周刊介紹】

《中國企業報》是由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主管主辦,以企業和企業家為報道對象的中央級媒體,是國務院國資委系統最重要的新聞信息平台,是服務地方經濟、產業園區招商、特色小鎮建設和企業經營發展服務的專業型智庫型融媒體。

《中國營商環境融媒體周刊》是《中國企業報》旗下的電子出版物,由《中國企業報》專業團隊編輯出版,通過對國內外營商環境信息的全面搜索和長期跟蹤,對營商環境信息分門別類提煉匯總,為政府部門、企業和機構提供「最新、最重要、最全面、最有價值」的營商環境動態信息。《中國營商環境融媒體周刊》適合地方政府、園區管委會、企業、投資機構等單位訂閱。

【內容特點】

《中國營商環境融媒體周刊》的內容分為【調研】【政策】【訪談】【案列】四大板塊,內容廣泛、信息豐富、具有深度。

《調研》欄目,即時呈現由《中國企業報》集團組織的34個調研組在全國100個地市、近1000個縣區和園區採訪調研和產業服務的最新成果;

《政策》欄目,分為宏觀政策和地方政策。宏觀政策層面,邀請政府部門相關負責人,深入解讀國家各部委發布的有關優化企業營商環境的政策。地方政策層面,及時梳理全國各省、市、區以及園區有關營商環境的相關政策信息,並根據用戶需求,再細分為投資環境、發展環境、人才環境、政務環境、環保環境和法治環境等多個專題,實行定製化服務;

《訪談》欄目,地市、司局級以上領導和知名專家關於營商環境的講話、演講和訪談;

《案例》欄目,以園區招商、小鎮建設為切入點,及時報道各地優化企業營商環境的成功經驗,包括政府服務、管理、人才、稅收等方面。

周刊不僅提供PDF文件,還將為訂戶提供豐富的音頻、視頻形式的內容。

《中國營商環境融媒體周刊》每年訂閱價格9800元(自訂閱日起,一整年。比如今年7月2日-明年7月1日)。每周一期,全年約50期,每期約100頁(A4),以PDF形式發送給單位郵箱或指定微信

提供在周刊中添加單位定製名稱和LOGO的服務,適合以單位名義直接快印成紙質版分發至各科室,也可通過手機閱讀。

—— —— 訂戶權益 —— ——

融媒體周刊一經訂閱,訂閱單位即享有如下權益:

1、贈送同期《中國企業報》紙質版一份。

2、融媒體周刊不定期免費刊登訂閱單位介紹及企業動態信息。

3、訂閱單位可不定期向融媒體周刊供稿,周刊編輯部根據稿件質量擇優刊登,並選擇優秀稿件在《中國企業報》全媒體進行刊發報道。以上稿件一經採用,按相應標準給予稿酬。

4、訂閱單位有權免費參加由《中國企業報》舉辦的各種沙龍、論壇等會議活動,並優先推薦參與《中國企業報》舉辦的各種評選及榜單發布。

5、訂閱單位在《中國企業報》上發布廣告,享有優惠政策。

訂閱熱線

010-68735713,68701052

聯繫人:康女士,劉先生

郵箱:zhiku@zqcn.com.cn

【匯款信息】

單位名稱:《中國企業報》股份有限公司

開戶銀行:華夏銀行北京車公莊支行

單位帳號:10282000000248270

融媒體周刊訂閱

----------------------------------

本文選自半月談。編輯:米果。

本平台尊重文章原作者的辛勤勞動和原著版權,如您對我們的文章存在異議,歡迎後台聯繫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回復處理。

在這個時代,我們以傳播信息、分享知識為已任。微信關注中國企業報公號:zgqybnews,關於財經你想知道的這都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uFISOG4BMH2_cNUgVNF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