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防控辦:爭取在較短時間內讓產能恢復率達到預期目標

2020-02-24     浙江發布

2月24日下午,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浙江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第二十八場)。省防控領導小組辦公室常務副主任、省政府副秘書長陳廣勝,浙大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黨委書記梁廷波出席發布會,現場還視頻連線了省支援湖北省荊門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前方指揮部常務副指揮長、浙大邵逸夫醫院黨委書記劉利民和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副院長吳高俊,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

陳廣勝就企業復工復產等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提問:現在復工復產熱度比上周有了明顯提升,假如遇到突發疫情,將如何處置?

回答:突發疫情的可能性是存在的。省委、省政府在作出「兩手抓」決策部署之時,就對可能產生的新情況新問題作了充分估量,加強了風險防範的責任機制。

首先,在復工復產的過程中,即使有幾起新增病例,只要快速處置、不留死角,風險是完全能夠控制的。在浙江,主要是落實屬地政府的責任,落實企業等用人單位和社區閉環管控的機制,管住「中門」和「小門。以寧波市為例,就制定了企業復工復產後疫情發現和應急處置預案,分了8個關鍵環節,包括:立即單獨隔離、專車送發熱門診、排查密切接觸者、集中隔離或居家觀察、組織專家評估處置等等。要將處置程序規範化、標準化,防止處置的隨意性而導致疏漏。

需要指出的是,不同企業在防控措施落實方面還不平衡,有的對員工體溫檢測、分開就餐、公共場所消毒等,還不夠重視。一定不能掉以輕心。企業生產規模和營業利潤是「1」之後的幾個「0」,防疫在今天就是「1」。防疫工作出了問題,發生了一個病例,整個廠該隔離的隔離,就只能關停,這對企業將損失慘重。所以,必須防患於未然。只有堅持底線思維,才能爭取到更好效果,使應急處置預案藏而不用。大家都希望每天新增確診病例是零報告。

提問:最近在採訪中發現,有的企業雖然復工了,但仍有部分員工還未到崗。接下來將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回答:以昨天為例(2月23日),全省規上工業企業復工率為98.6%,但用電量同比跟這個比例的差距還是比較大的,說明產能恢復還不夠理想。

究其原因,一是企業管理人員到崗了,但不少一線員工身在外地,返程有一個過程;二是產業鏈沒有完全恢復,如原材料不足、配套件還不能及時到貨,即使生產也難以持續;三是也存在銷售市場、外貿訂單方面的問題。所以,「復工難復產,復產難續產,續產難高產」的情況是存在的。

省委、省政府對企業產能恢復問題高度重視。特別是上周各地的復工率已達到節點目標,所以就更要聚焦產能恢復問題。企業復產雖然是市場行為,但當前企業發展面臨的硬制約,需要政府採取相應措施。要針對企業發展中面臨的問題,大力暢通人流、物流、商流、資金流,既注重政策供給,又注重政策落地;既關注重點企業,又幫扶小微企業,努力減少因產業鏈不暢而導致的結構性生產受到的制約,爭取在較短時間內,將產能恢復率達到預期目標。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u-8XeHABgx9BqZZInzP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