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個城市裡的景觀步道,一步跨入森林之中

2021-05-14     一夜美學

原標題:10 個城市裡的景觀步道,一步跨入森林之中

在全國各地,現在都還算得上是不錯的季節,趁著炎熱夏天到來之前,多出門走走,也是目前的「頭等大事」。前段時間,我們搜羅了 8 個口袋公園 ,分享給大家散散步。今天我們又找來了 10 個位於城市裡的景觀步道,更是散步、騎車的好去處,如果你身邊還有其他值得推薦的「漏網之魚」,也歡迎分享給大家一起種草。

01

天府「智慧之環」

成都

Jonathan Leijonhufvud Architectural Photography,下同

在處於發展中的天府新區,天府「智慧之環」這條耀眼的紅色圓環無論從造型還是色彩上,都是這一片區域裡的標誌性建築物。

引人矚目的紅色環狀物體是一條屋頂步道,隱身在屋頂步道下的是科技展館和接待中心兩大功能分區,除了視覺上的美感,「智慧之環」在功能上也物盡其用,沒有浪費一絲空間。

「智慧之環」本身處於起起伏伏的小坡上,在進行設計時,Powerhouse Company 沒有刻意抹平地勢,像莫比烏斯環一樣的「智慧之環」就依著坡勢起伏,這種有機的流線形態也呼應著環繞成都平原的山脈群。

整個屋頂步道長 698 米,鋪設了適合田徑運動的塑膠跑道,在步道上散步、跑步都十分適合。15218 片定製的鋁板在兩側包圍著步道,也將 LED 燈、檐槽、扶手等功能元素「隱藏」起來,只把好風景留在行人眼中。

四川省成都市雙流區天府大道南三段輔道

https://www.archdaily.cn/cn/949686/cheng-du-tian-fu-zhi-hui-zhi-huan-powerhouse-company

02

西村·貝森大院

成都

家琨建築設計事務所,存在建築/陳忱/Chin Hyosook,下同

2016 年,西村·貝森大院入選了第 15 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主題館展區。2021 年,它又獲得了首屆三聯人文城市獎的公共空間獎,頒獎方認為「 西村大院為中國城市公共空間建設打開了嶄新的想像維度」,主持設計師劉家琨則說:「四川是盆地加火鍋,貫穿的精神是包容。這種精神自古以來就在成都人心中。 西村大院就是成都精神的賦形。

西村·貝森大院東西長 237 米,南北長 178 米,位於街道中心、被住宅區環繞的它是一個完整的街廊。四周的街廊較高,圍出中間的運動場所,這也符合劉家琨所說的盆地代表的成都精神。

看似空曠的開放式建築內,其實包容著多種多樣的生活方式,把運動休閒、文化藝術、時尚創意有機融合在一起,無論是年輕人、老人,各種興趣愛好者,都能在這裡找到快樂或創造快樂。

當地常見的手工竹膠板作為模板,被賦予了清水混凝土的質感,再生磚也採用了不少,走近細看各有亮點。整個西村·貝森大院地下滿鋪兩層,地上五至六層,開闊的空間喚起很多人關於兒時的回憶。

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區貝森北路 1 號

https://www.gooood.cn/west-village-basis-yard-by-jiakun-architects.htm

03

hyperlane超線公園

成都

魯冰,下同

長 2.4 公里的 hyperlane 超線公園是國內首個超線性空中立體商業公園,依託於附近的校園和年輕社區,這個充滿活力的線性公園正在快速生長中,第一階段的「城市靈感空間」已在去年開放。

「城市靈感空間」以景觀設計為主,如水滴流淌出的點陣裝飾密布,變化多樣,十分豐富,它們與植物完美搭配,也承擔著區分功能區域的使命,有些流線型區域是座椅,有些則是噴泉水池,區別一目了然,又交融在一起。

公園內的一些圍欄也採用流線型設計,輕巧地分割出完全公開的場所和相對私密的社交空間,滿足多種社交需求,「城市靈感空間」也正是主打景觀社交。

這條線性公園之後還會引入更多演藝活動、創意文化內容、互動藝術裝置,並保持由植物、動物帶來的自然趣味,讓城市裡的線性森林延伸得更遠。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區學院路東段四川音樂學院南門

https://www.archdaily.cn/cn/944001/cheng-du-chao-xian-gong-yuan-hyperlane-ao-pai-jing-guan-she-ji-gong-zuo-shi

04

石圍新村西區步道

深圳

深圳園林股份有限公司,下同

在城市與城中村的交界點上,這條改造重生的步道像重織的線,連接著兩端,介入不同人群的生活之中。

新改造的步道將大量自然景觀引入其中,既增強了可欣賞度,也可以作為納涼點應對氣候濕熱的深圳。

過去,在石圍新村西區 7 萬平的城中村中,很難尋找到可以落腳、休息的設施,人與人匆匆相遇,又匆匆離開。在進行改造後,步道上增添了座椅,許多台階也被合理利用成可以坐下的地方,鄰里之間的關係在這樣的引導中更和諧。

從空中俯瞰,夜晚的石圍新村西區步道也同樣驚艷,彩色燈光裝飾打造的氛圍感讓這裡沒有因為城中村的身份矮人一頭,容納著那麼多追夢者的城中村也可以是閃著光的主角。

廣東 省深圳市光明區馬田街道

https://www.gooood.cn/landscape-the-line-diffraction-of-life-china-by-szla.htm

05

鹽田海濱棧道

深圳

曾天培,下同

在深圳東部鹽田海岸線,這條長 19.5 公里的鹽田海濱棧道是深圳最著名的濱海步道,經歷了颱風山竹的摧毀、衝擊,又被重建,重新恢復了它的風姿。

新的棧道在建築結構上更能抵禦危害天氣,也新增了一些適合行人活動、休息的設施與空間。新的鹽田海濱棧道拉攏了城市空間與自然景觀之間的距離,讓二者不再割裂,一脈相承。

車行道、自行車騎行道、行人可以散步的濱海棧道三者有層次地疊加在一起,還新增了三座圖書館,觀景平台也不少,再加上海鮮街等商業部分,成為多元化的城市空間典範。

廣東省深圳市鹽田區海岸線

https://www.archdaily.cn/cn/958433/shen-zhen-yan-tian-1gong-li-hai-bin-zhan-dao-zhong-jian-yi-di-shi-wu-suo

06

江陰綠道

江陰

Pavel Shubskiy — Egghead Photo,下同

江陰綠道在建設之初就定義自己「不僅僅是步道」,它希望能融入城市,也能再升華。綠道的環路東段與長江相連接,長江是江陰所在地,因此江陰綠道也著重突出長江。

江陰綠道所處的公園專注貫通南北,忽略了東西向的連接,新加入的江陰綠道就承擔起串聯各區域的責任,讓公園活力重現,城市更靈動,綠道與城市街道、其他人行道的聯繫也更加緊密。

回歸步道本身,江陰綠道也的確不僅僅是步道,它把自己變成一座遊樂場,自帶鞦韆、滑梯等娛樂設施,走膩了在其中玩耍也是不錯的消磨時間的方式。休息區域的設置與步道本身的景觀裝置結合,一物兩用,很是巧妙。

即使江陰綠道是架空的,公園裡的樹木仍然用傲人的高度為步道遮擋陽光,行走其中也有在森林裡散步的小小錯覺。

江蘇省無錫市江陰市濱江中路

https://www.gooood.cn/jiangyin-greenway-china-by-bau.htm

07

福道

福州

Zhou Yue Dong,下同

作為中國綠色景觀最豐富的城市之一,福州有這樣一條全長 6.3 公里的森林步道的確是一件福事,這條依山傍水的步道被稱為「福道」也是名副其實。

福道位於金牛山內,這是福州市內最大的「綠肺」之一,因此福道也被叫作 福州金牛山森林步道。福道還是中國首個鋼架懸空棧道,開創了先河。

福道一共有 10 個入口與城市相連,不少入口都來頭不小。其中有一段是「懸崖步道」,大約 20 層樓高,懸挑的踏步嵌入現有的懸崖表面,行走在其上緊張又刺激。

還有一部分是直徑 24 米的螺旋形坡道,遠觀效果極佳。

福建省福州市鼓樓區金牛山體育館

https://www.archdaily.cn/cn/875247/zhong-guo-fu-zhou-jin-niu-shan-sen-lin-bu-dao-fu-dao-rui-ke-she-ji

08

湘江江灘公園

長沙

石川

林濤,下同

和福道一樣,長沙湘江邊的這條公園式步道也是當地人常去的散步好地點。湘江江灘公園位於湘江西岸,總長約 10 公里,東邊是橘子洲頭,西邊是著名的嶽麓山,將江邊的好風光悉數握於手中。

對於一條江邊的步道,夏季洪水是最大的挑戰,自然災害無法避免,設計團隊便尊重江灘的自然屬性,以常水位線、豐水期水位線、行洪期水位線為界限,逐步栽種不同的植物,進行適宜的景觀、建築設計。

因此灘地棧道離江面較遠,有少數觀景台伸出,行走在其中更像是走在一片自然保護區內,空氣清新,在城市裡也能盡情森呼吸。

湖南省長沙市湘江西岸江灘

https://www.gooood.cn/marshland-park-along-xiangjiang-river-changsha-by-la-design.htm

09

宮下公園

東京

看過了國內的 8 條步道,接下來我們再看看兩個來自泰國和日本的藝術性、公園式的步道開開眼,一起雲散步。

在疫情期間完成的 MIYASHITA PARK(宮下公園)是 一個「 連接澀谷與原宿時尚商圈的城市森林,即使現在無法親自感受,也不妨礙它成為旅行清單里理想的一個。

宮下公園把公園、商業和酒店融為一體,在極其繁忙的東京城裡,兼顧休息和繁華,讓兩種場景可以隨時切換自如,也許這正是未來時代公共空間的理想狀態。

底層安置商業空間,屋頂是無遮擋的綠道公園,在自然稀缺的世界級城市中心,這顯得十分難得。宮下公園把 拱形「林冠」作為自己的標誌,不僅保證了樹木不會給附近的鐵路交通造成隱患,視覺上又獨樹一幟,潛移默化地提醒著遊人「你已來到宮下公園」。

這條 330 米長的公園步道「交通」十分便捷,從附近任何商業區域都能很快觸達,即使身處高空,也不容易「勸退」他人。新冠疫情爆發後,這樣寬敞的室外綠色空間也更成為了主流。

依託著這樣的景致,宮下公園的酒店也興建起來,住在公園步道中,對於見怪不怪的城市人來說也算是值得一試的新體驗。

日本東京市澀谷區神宮前 6-20

https://www.gooood.cn/miyashita-park-by-nikken-sekkei-ltd.htm

10

藝術節步行道

泰國

Spaceshift Studio,下同

在泰國一個「Moobaan Wonder」藝術活動節中,這個架空在草地上的紅色走道極力引起人們的關注。

八個 1 米寬,12-15 米不等的弧形近乎咬合在一起,組成符號狀的形態。它試圖喚醒一種場所精神,引起人們對類似於草地的小型植物的關注。隨著草地的四季變化、高低生長,這個藝術性步道也會和自然一起「生長」。

在這個藝術項目的闡述里,有這樣一段話很擊中我: 走路是一種天然的人類運動,就像魚在河裡游泳,鳥在天上飛一樣。這個步行道會持續提醒著人們去關注那些從現在開始不會再被忽略了的細微之處。

喚起人們在行走中去思考和回顧,也許正是散步的意義、步道的意義。

https://www.archdaily.cn/cn/953725/tai-guo-yi-zhu-jie-bu-xing-dao-bangkok-project-studio

哪一個城市步道讓你最想

「一走了之」?

你也許還想看,點擊圖片查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tyn7aHkBbyZbTSdkh-bU.html